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徽科技》2012,(12):15
宋朝年间(公元1066年),黄河发洪水,冲垮了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城外的一座浮桥。这座浮桥是用许多空木船一条紧靠一条排起来,再铺上木板架起来的,为了不让浮桥移动,人们铸了八只大铁牛,每只大铁牛有上万斤重,放在两岸拴住浮桥。这座浮桥既可以走人,也可以通过牲口和车辆,是河中府的交通要道。洪水泛滥时,不但把浮桥冲得一干二净,而且连八只大铁牛也冲到了河里。洪水退去以后,为了马上恢复交通,河中府准备重  相似文献   

2.
常德市西湖区交通局强化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力度,将水上浮桥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位,10年来未发生过水上浮桥安全事故。为了解决过河难的实际困难,1995年初夏,西湖区的下窖、新港、鼎港办事处部分沿河村组与汉寿县洲口镇部分村两岸村民联合投资20多万元,先后建起了5条静水浮桥。桥长200余米,宽2米,桥的东侧设有启动闸,可灵活升降,不影响船舶航行。浮桥建成后,酉港河中的小筏都不见了。浮桥成了两岸人民相互往来的交通要道,不论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人们过河既方便又安全。浮桥解决了两岸村民过河难的实际困难,为了加强浮桥的安全管理,确保行人…  相似文献   

3.
蒲津渡位于山西省永济县,是黄河上的一处重要渡口,自古以来就是秦晋之间的交通要冲。 历史上这里多次架设过浮桥,《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昭襄王五十年(公元前257年),“初 作浮桥”。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 桥也。”这是有明确记载的在蒲津渡第一次兴建的浮桥。此后至唐、宋的千余年间,此处的 浮桥屡毁屡建。近年在这里发现了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所建浮桥遗址,现存4尊铁牛、 4个 铁人、2座铁山、3个铁墩、6根铁柱,可见当时工程的浩大,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桥梁交通 史上的科技成就。笔者在学习《金史》的过程中,发现了几条金代黄河蒲津浮桥的史料,在 此辑出,以供专家研究蒲津浮桥使用。  相似文献   

4.
1996年汛前,黄河在清8附近进行人工出汊,至今已达12年。由于河道边界和水沙条件的影响,清6以下河段平面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局部滩岸坍塌严重,极大威胁滩区油田开发建设和河口生态旅游规划的实施,建议建设清加7右岸防护工程、清加8断面到新滩浮桥上游局部裁弯取直和改建新滩浮桥,以此调整河道的平面形态,稳定清8汊河,确保河口新滩油田安全。  相似文献   

5.
王佰案  常楠 《科技信息》2011,(33):I0364-I0364,I0347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随着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122亿m^3猛增到90年代的300亿m^3左右。从1972年起到1999年的28年间,黄河下游有22年断流,根据预测:正常来水年份情况下,2010年黄河流域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2050年缺水160亿m^3左右,由此可见,用水需求已超出了黄河水资源的承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缺水已成为沿黄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加强水资源管理,通过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对黄河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保护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赵运动  董梅  崔国庆 《科技信息》2009,(29):I0726-I0726
随着黄河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逐年猛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优化水黄河水资源配制不但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现地区、产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李征  于华利  刘滨  李燕  韩斐 《科技信息》2009,(5):362-362
随着黄河流域内工农业的发展,黄河两岸年用水量逐年猛增,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做好对黄河水资源的科学管理与调度,有效的规划、开发、利用、保护黄河水资源是实现黄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保证,是促进人水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阿慧:老博,都说黄河是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但是我觉得它渐渐地要成为人们的忧心河了。老博:阿慧,你怎么会那样想呢? 阿慧:因为我从报上看到,黄河每年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不少,而且由于水势渐渐平稳,泥沙沉积越来越多,越积越厚,每年的防汛都是加高两岸的堤坝,结果形成黄河河底比黄河的两岸要高的状况。这还不值得忧虑吗? 老博:阿慧,你说得很好。我国的专家和国家领导人早就想解决黄河下游河底泥沙淤积,以致使得河床比黄河两岸高的问题了。阿慧:提出什么有效的方案了吗?  相似文献   

9.
熊长青  鞠廷松  赵研新 《科技信息》2009,(33):I0301-I0301
跨河交通是联接黄河两岸的桥梁,也是联接两岸经济发展的一个纽带,为两岸的经济发展和交流作出了贡献,本文就搞好跨河交通,促进经济发展做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把黄河下游山东段分为黄河下游沿河两岸,黄河三角洲及渤海湾,莱州湾浅海区三部分进行研究,分析了黄河断流对该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解决黄河下游断流的几何措施。  相似文献   

11.
传递矩阵法在浮桥动力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分析作用在浮桥上的移动荷载对浮桥连接接头动态响应的影响,选取带式浮桥和分置式浮桥2种桥型,将桥节和桥脚舟简化为刚体,连接接头用弹性铰来模拟。应用传递矩阵方法,建立了桥节、桥脚舟和连接接头的传递矩阵并组装成传递方程进行编程计算。分别对带式浮桥和分置式浮桥在不同荷载移动速度和不同连接接头刚度时的动态响应进行了计算,得到了2种浮桥跨中接头处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和受力时间历程曲线。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荷载移动速度的增加和连接接头刚度的减小,浮桥的变形和连接接头处的受力都在增加。为了保障浮桥通载的安全性,应控制浮桥的通载速度和提高连接接头的刚度,以减小浮桥的变形和接头受力。  相似文献   

12.
系泊浮桥运动的非线性动力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系泊分段线性恢复刚度对浮桥运动的影响,根据系泊浮桥的分段线性刚度,提出了浮桥动力响应的非线性分析模型.考虑浮桥的横荡运动,计算上下游锚链的系泊力及确定分段线性刚度,建立了浮桥横荡运动方程.以长1000m的浮桥为例,得到了浮桥横荡周期为4.33s,及不同波浪作用下浮桥横荡运动响应的幅频特性.计算表明,由于系泊刚度的分段线性,浮桥运动出现幅值跳跃,并且刚度比越大,幅值跳跃越大.  相似文献   

13.
浮桥通载时吃水变化对锚纲张力和浮桥临界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分析通载浮桥吃水改变和水阻力增加而导致锚纲张力改变的规律,以及锚纲张力引起桥脚舟绕浮心艏倾后降低浮桥动水稳定性的现象.利用经验公式计算了浮桥通载时吃水改变量对锚纲张力的影响,并采用等效偏心距方法计算了浮桥考虑艏倾时的临界流速.得出浮桥通载后吃水增加和水阻力增加将使锚纲张力大幅增加而浮桥临界流速略有降低的结论.同时,提出了浮桥在大流速下安全使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4.
 问题的提出黄河, 我们这条母亲河的下游今天却面临着决口、改道和断流3大问题。郑州以下的黄河下游河道, 河床高于两岸地区达10m以上, 全靠两岸1400km的堤坝围护行洪, 形成典型的“地上悬河”景观。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分体式全液压浮桥拆装装置的原理及主要结构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及分析。分体式全液压浮桥拆装装置的研制实现了对浮桥的快速拆解和连接,提高了浮桥拆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此装置值得在浮桥的拆装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黄河哺育了两岸人民,促进了两岸经济发展,但也因治理难度大,历史上发生水患多,频频给两岸经济发展带来损失,故防洪是黄河工作的第一要务.堤防作为黄河防洪的重要屏障,其安全对于保证抗洪斗争的胜利有着决定的意义.近堤坑塘作为对堤防工程安全形成威胁的严重隐患之一,对其成因、危害进行分析,有助于做出针对性地治理措施,消除隐患,保证堤防安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分析了河南省黄河两岸不同类型区农村经济的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各区未来近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论述了保障各种模式运行应注意的关键性问题。最后结论:不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不同,一定地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展模式也不同,而农业在各种模式中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黄河水质污染与渔业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黄河水质污染类型和形成的污染带,对黄河鱼类区系组成及鱼类生长、繁殖、发育、索饵的影响进行研究,提出了水体污染的预防措施和治理办法;认为沿黄两岸低洼易涝盐碱荒滩地的开发应以渔为主,综合经营.利用现有湖、库、河流进行鱼类增殖、养殖和引进适合本水域生长的其它经济鱼类,提高单产和养殖效益,使黄河水域鱼类资源和种群数量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经济能力的增强、科技的发展,新时期的黄河治理工作,吸取前人的经验,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终极目标,更新河道整治模式,积极利用新材料、新技术,以稳定主河槽为基础。本文结合调水调沙,对现有河道工程裁弯取直、缩短两岸堤距,从而塑造一条能够高效排沙、输沙的主河槽,使之逐步控制河道淤积。  相似文献   

20.
何仲健  周淑娟 《科技信息》2010,(31):I0279-I0279,I026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不畅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支持当地经济发展,许多跨河大桥便应运而生,跨河大桥的建设将带动黄河两岸经济的发展。依据防洪法和国家计委、水利部《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对于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必须进行防洪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