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地铁隧道盾构施工的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机下穿危房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赵论礼 《科技资讯》2013,(35):43-43,45
在地铁车站下穿铁路线施工中,为避免对铁路运输影响,采取暗挖施工方法,并应用D便梁进行既有线路加固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段线路养护及防护措施,保证铁路通行安全.本文结合某地铁车站暗挖下穿铁路路线施工工程,对D便梁在地铁暗挖下穿铁路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重点介绍了D便梁加固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应用D便梁,可以实现地铁暗挖下穿铁路线施工工程质量,保障线路通车安全.  相似文献   

3.
李云  龚伦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64-64,66
结合某公路隧道下穿某既有铁路隧道的工程实际,采用现场测试对既有铁路隧道受下穿公路隧道施工产生的振动影响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公路隧道在铁路隧道正下方爆破施工时,爆破施工所采用的重大段装药量不得大于2.7kg。通过施工过程中进行的爆破振动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及时的监测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爆破参数进行调整,确定了该工程关键段落的安全施工。该技术可为此类地下近接工程成功修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肖亮 《甘肃科技》2012,28(1):116-117,132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中,地铁车辆段及停车场的出入段(场)线多采用下穿正线的方式进行施工,由此产生了出入段(场)线下穿正线的多种工况.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盾构隧道下穿路桥过渡段整体模型并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因素,研究地铁出入段(场)线下穿路桥过渡段,盾构施工对桥梁轨道结构的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兰渝铁路龙凤泄水隧道同时下穿3条既有铁路隧道,且下穿段围岩级别设计均为Ⅴ级围岩,施工难度大,泄水隧道和既有铁路隧道的沉降控制和爆破振动速率控制对铁路运营安全至关重要。针对这些难点,现场在下穿前多次进行试验段试验并总结了隧道沉降控制、爆破控制方面的一些重要施工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确定的采用电子雷管错相减震爆破进行降振的技术方案及隧道沉降控制技术标准,对正式下穿段施工安全顺利的完成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奚正兵 《科技信息》2012,(36):384-386,382
郑州地铁郑州火车站站-二七广场站区间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下穿郑州火车站,本段关键控制环节为如何确保既有陇海铁路郑州火车站的结构安全稳定。为确保郑州地铁本段施工安全质量,采用数值模拟等辅助手段研究、编制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数值模拟成果表明,采用盾构法下穿既有陇海线郑州火车站,能够满足郑州火车站的结构安全稳定要求。实践证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在郑州地铁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地铁浅埋隧道掘进过程中爆破振动对地铁施工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论文以新疆乌鲁木齐市地铁1号线东线隧道中营工-小西沟区间段为工程背景,对地铁隧道掘进爆破时地表产生的振动效应进行了多次监测,得出地表振动速度自掌子面正上方向两边逐渐减小;将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通过HHT方法变换,发现隧道掘进爆破产生的振动信号,其能量主要分布在时间段0~1.2 s,其频率主要分布在频率段0~60 Hz之间.采用掏槽孔分段起爆技术,显著降低爆破振动效应,同时有效控制了隧道爆破施工对周围建构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志云 《广东科技》2008,(12):104-106
城市地铁施工大多数位于闹市区,人口、建筑物密集,尤其需要爆破施工的基坑开挖,更要保证周边建筑物等的稳定及安全。通过对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黄沙站主体基坑爆破开挖的研究,从爆破装药量、爆破孔网参数、防护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及实地操作,为城市内、闹市区、施工近危房区等的地表控制爆破提供了可操作性理论及数据。  相似文献   

9.
隧道施工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18字原则组织施工。为确保工期,红土地站下穿段采用机械开挖结合控制(弱)爆破施工,施工影响范围内标准断面设计为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采用机械开挖结合控制爆破(松动弱爆破)方式开挖。论述了工程概况、施工要求及相关施工工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城市浅埋隧道下穿密集建筑群时,如何在保证掘进效率的前提下,控制爆破振动对地表建筑物安全的影响是关键。现以贵阳观山西路至兴筑西路段隧道施工下穿金阳步行街为工程背景,通过中心大空孔二阶复式掏槽形式,设计合理的装药结构和爆破参数,采用雷管跳段使用对起爆网路进行优化,成功地将地表振动速度控制在2.0cm/s范围内。通过地表振动监测与爆破信号分析,证明了该爆破方案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武汉地铁27号线纸地区间段为暗挖隧道,下穿3层砖混结构建筑物,埋深为16~26m。为了使地铁隧道安全地下穿砖混结构建筑物,通过减小最大单段药量、多分段和增加上下台阶的距离来优化爆破方案。将监测点沿着径向布置在地表,对爆破方案优化前与优化后测点所测的振动峰值速度和频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显著降低,频率明显增大,使建筑物更为安全;爆破方案优化后,当工作面位于建筑物外墙正下方时,振动峰值速度最大;从工作面后方到工作面前方,地表质点振动峰值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空洞效应和应力波的绕射现象明显,为类似工程的修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地下工程对稳定性、承载力、安全性的要求,采用了一种掘进施工技术,以成都地铁5号线工程为例,明确地铁盾构下穿建筑群的重难点,详细分析地铁施工中盾构下穿建筑群的掘进施工技术。研究表明,在条件适应的情况下,应用盾构施工技术,能够获取理想的施工效果,更好的满足地下工程质量要求,为后续相似工程施工开展总结经验。  相似文献   

13.
大中城市地铁已由点线状发展成网状,常会出现既有地铁车站密贴增建形成换乘车站的情况.为了保证既有地铁车站的正常使用,开展新建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变形控制研究.依托北京地铁6号线苹果园站零距离下穿既有地铁1号线苹果园站工程,结合具体施工方案,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两层三跨地铁车站密贴下穿既有结构变形控制技术,探究注浆抬升...  相似文献   

14.
《河南科学》2017,(11):1806-1812
以南京地铁三号线泥水平衡盾构下穿秦淮河施工为背景,对施工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揭示了双盾构下穿秦淮河施工沉降的规律.同时采用有限元中的渗流应力耦合算法对双盾构下穿秦淮河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对双盾构下穿秦淮河施工的沉降规律进行验证,以此揭示双盾构隧道下穿河流的一般规律,为以后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胶州湾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云南路隧道ZK1+180~ZK1+580段下穿高层建筑段的施工技术及处理方案,分析了过高层段对施工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施工方案。指出,该工程为以后类似隧道下穿建筑物施工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刘庆丰  吴剑  刘凯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2):4939-4947
以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左右线并行下穿既有昆明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为背景,结合数值模拟以及现场监测等方法,研究近接施工对既有隧道以及周围地层的影响规律,提出盾构近接相关的施工控制技术。首先,建立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盾构区间的三维有限差分计算模型,通过计算分析最终选择先下方区间、再上方区间的施工顺序,对既有结构及地层的扰动最小;其次,在现场建立试验段积累在类似下穿段地层中的盾构掘进经验,确定盾构下穿2号线的施工参数,并验证克泥效工艺的效果;最后,通过将现场监测数据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建议工程中加强信息化施工和相关施工优化措施,以保证2号线地铁盾构隧道及地铁车站的结构安全和正常运营。  相似文献   

17.
新宝塔山隧道进口下穿古滑坡体,且地表建筑物密集,本文详细介绍隧道下穿滑坡体时岩层爆破施工振动对地表建筑物及其滑坡体的影响,为在同类工程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爆破作业提供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盾构下穿地铁运营隧道沉降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确保盾构安全顺利地下穿地铁运营隧道,避免下穿过程中引起运营隧道过量沉降,影响既有线运营安全,以北京地铁14号线阜通西站~望京站盾构区间隧道下穿地铁15号线运营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左右线盾构2次下穿15号线运营隧道施工过程和沉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分析右线盾构首次下穿地铁运营隧道结构沉降规律的基础上,制定了左线盾构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的施工参数和相关控制措施,确保了二次下穿运营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设定较高的土压力,采用盾体上的径向注浆孔向盾体和土体之间的空隙注入填充物,提高同步注浆浆液质量和及时进行二次补浆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小运营隧道结构沉降;盾构施工引起15号线运营隧道的横向沉降范围与施工参数基本无关,左右线穿越有明显的叠加效应,叠加区域内,横向沉降显著影响区域在0~4 D;在不采取超前预加固措施的基础上,仅通过合理设定盾构施工参数和隧道内采取相关措施,能够将15号线隧道结构沉降控制在-3 mm以内。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价值,特别是对盾构下穿运营隧道施工方案的制定具有较强参考价值,也可为国内外类似盾构下穿既有线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林湘 《甘肃科技》2010,26(7):111-112,55
针对地铁建设中地铁车站与地下管线的关系问题,以北京某地铁车站为例,在详细分析地铁车站下穿在建热力管沟的各种方法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类似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持续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根据地铁线路规划和线路间换乘的需要,新的地铁线路在施工中将不可避免地会穿越既有运营线路.通过南京地铁2号线车站下穿1号线既有运营车站施工实例,对车站下穿设计、施工工艺及其关键工作等的详细论述,为在复杂施工环境和地质条件下进行新建地铁车站下穿既有运营车站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