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比较分析了1995—2010年吉林省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城市化水平关系,从人口、产业结构和就业共3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四平市综合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结果表明:(1)四平市综合城市化水平15年来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值偏低;(2)四平市城市化人口主要为市内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这是四平市呈现“虚城市化”的主要原因;(3)四平地区工业发展的较好大环境和资源基础对综合城市化水平贡献较大,第一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滞后于第二产业;(4)四平市就业结构为“一、三、二”模式,就业结构较落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关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比较研究川渝两地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表明,从1998—2008年间,相对于全国来说,川渝两地的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都是正值,表现为产业结构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竞争力偏离分量由负值变为正值,表现为竞争力渐渐有了优势。经济增长由全靠结构效应拉动变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共同拉动,经济增长速度由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川渝两地还需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运用SSM法(偏离-份额分析法)分别构建了静态和动态分析模型,对平顶山市2004—2014年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呈粗放式发展,竞争力较弱;第二产业专业化水平高,是区域发展的支柱力量,但存在着产业结构老化、行业间发展不均衡以及竞争力下降的问题;第三产业虽然增长速度缓慢,但发展态势较好,产业结构贡献率达到76.28%,逐步上升为朝阳产业.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对珠江-西江经济带的11个城市2012—2016年三大产业发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珠江-西江经济带第一产业、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带产业结构整体较优化,区域竞争力有待提高;份额分量中,珠江-西江经济带各市三大产业增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产业增量依次为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各市产业竞争力各有优势,第一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肇庆市,第二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南宁市,第三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柳州市。在进一步的发展中,应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培育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5.
通过偏移-份额分析方法对银川平原城镇区域8市县三次产业的结构效益、竞争力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来分析银川平原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结果表明,1990—2010年,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但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带动为主;银川平原城镇区域3大产业结构效益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银川平原城镇区域第一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第二产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第三产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合理.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产业结构是区域的"资源转换器",合理优化的产业结构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德城区、曲阜市分别位于山东省的西北、西南部,两地在发展第三产业方面都具备优势,但均属欠发达县域,未来迫切需要改革发展.通过区位商法、偏移-份额法对两地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德城区第三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带动作用明显;曲阜市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的竞争力太弱,与其资源品质不符.因此,德城区要着力提升第一产业的竞争力,培育第二产业新的增长点,以打造鲁西北、冀东南区域服务中心为目标,做大做强第三产业;曲阜市要积极发展高科技农业,升级第二产业的科技水平,形成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  相似文献   

7.
基于SSM的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方法计算2000-2008年各地市及其3次产业地区生产总值的结构份额分量和竞争力份额分量,根据各地市在产业结构与竞争力方面的优、劣势比较分析,探讨江西省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研究表明:①江西省11个地市中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和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新余市和鹰潭市的竞争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突出.②江西省区域经济增长中起推动作用的主要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有待提高和加强,各地市3次产业竞争力的差异性较大.  相似文献   

8.
《工程与建设》2009,(4):599-599
中国城市竞争力依然是“东南高西北低”的格局,其综合竞争力在全球仍然属于中下水平,只有香港排名全球第26位,但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第一。2009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前十名城市依次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青岛、天津、苏州、高雄。就安徽来说,合肥、马鞍山、芜湖位列前三甲。  相似文献   

9.
影响因素的识别是矿业城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步骤,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以典型的煤炭型矿业城市——吉林省辽源市为案例城市,讨论了经济转型期辽源市经济系统脆弱性的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识别,运用DEMATEL法对辽源市经济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辨识.  相似文献   

10.
近10年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经济对比与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作为甘肃省经济的主动脉,是西部"两带一区"经济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述以1997~2006年经济数据为基础,对经济带节点城市在甘肃省的地位;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三方面进行对比,发现制约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存在的原因。以此为出发点,对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经济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宜宾市经济发展综合优势分析及战略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宜宾市地处川、滇、黔、渝4省市结合部,经济区位条件优越,是长江产业带西延的最优增长极。区内资源配套组合优势明显,开发利用潜力大,是宜宾市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近年来,宜宾市支柱产业迅速崛起,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结构趋于合理,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未来宜宾市在经济发展战略上应以建设大基础为突破口,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开放型区域经济,实现经济总量超常规、跨越式增长,加强地区间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四平市风能资源情况,利用该市近十年风速风向资料,详细计算和分析各风能资源参数,对四平市风能资源进行评价,并结合四平市风力发电现状,提出本市风能资源利用出现的问题,结果表明:四平市主导风向是SSW,年有效风能密度76.8 w/m2、年有效时数2939 h.由此可见,四平市属于风能可利用区,具有一定开发利用价值,其主要利用形式是风力发电.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对福州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分析,得出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GDP的关联性较为显著,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优化福州市的产业结构,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州如何通过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推动城市优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方面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一直保持着比较快的增长态势,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将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借助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推动皖江城市带与长三角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了呼和浩特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包括产业结构演进缓慢、工业化进程滞后,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工业经济竞争力弱、经济效益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等,以及产业结构问题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产业结构优化对策,以促进呼和浩特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经营城市途径选择已成为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事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重要问题.为此,选择18个城市的16个社会经济发展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影响四川经营城市的要素进行探讨,找出经营城市的思路,分析经营城市的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经营城市的主成分是城市基本建设、土地与房地产开发、非农业人口,城市产业发展,从而提出了经营城市的策略应是加强城市基本建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经营城市土地资源、促进房地产开发,繁荣城市经济、加速城市产业发展,提升城市经济实力、有条件地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SPSS统计软件和因子分析方法,对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综合实力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城市综合实力排名依次为武汉、郑州、长沙、太原、南昌、合肥,而郑州的"经济发展实力"排名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排名第三;"科教水平和产业结构"排名第六。可见,郑州的城市综合实力在中原地区省会城市中相对较强,但科教水平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较差,企业竞争力落后,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拉大了郑州与武汉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