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化合价升降法或电子得失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在高中化学中既是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其所以是教学重点,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是中学化学教学必须培养的一项基本技能,而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使分散在初三、高一、高二各年级的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教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中学化学教育适应“四个面向”,中学化学教材必须改革。笔者认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比较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正确书写化合物的化学式(或分子式),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等方面,当引入氧化数的概念时便能合理解决。1 引入的必要性1.1 可以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一个更全面、更准确的定义关于氧休还原反应的定义,初中教材是这样编写的:“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  相似文献   

3.
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类型中一类重要的反应。本文根据有机化合物碳原子(或其它杂原子,象N、S、P等)在反应前后氧化数的变化来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4.
化合价是一个抽象的无实验现象可以直接观察的概念。建立化合价概念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之一,而化合价在书写分子式时的应用又是一个重点,因此,在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使概念逐步深化,使学生学的知识。现行中学化学课本因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没引入氧化数的概念,故未将化合价与氧化数的概念加以区别,而只好笼统地讲化合价。在教学中,我试用归纳法讲述化合价,收到  相似文献   

5.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极为重要的化学反应。正确理解氧化、还原、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正确书写氧化还原方程式,并准确而迅速地给予配平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引起了不少化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拟在简要阐述氧化还原的概念后,重点讨论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的定义 20世纪以前,氧化还原的概念总是限制于与氧有关的反应范围内。随着1897年电子的发现和1913年玻尔原子模型的提出,化学反应才逐渐地得到新的解释,把氧化还原反应看成是有电子得失的反应,氧化是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得到电子的过程,得到电子的物质叫氧  相似文献   

6.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这种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表现在化合价的变化上,无机氧化—还原反应和有机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唯一性”方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其思路是:一、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的原则,在计算化合价升降总数时,先确定两种物质的系数作为基础。再用观察法配上其它物质的系数,在选择哪两种物质作基础来开始配系数时,用“唯一性”方法,即:当化合价有变化的某元素在反应方程式中以多种物质出现时,应选择“唯一升高”或“唯一降低”的物质开始来计算化合价升降总数,如果一物质虽是氧化剂或是还原剂,但其组分中的某元素并未全部被氧化或全部被还原,就不应选择配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于水溶液中的物质若状态参数变化时可能会引起许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面讨论条件变化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几种情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介质的酸度对氧化还原电位是有影响的。介质的酸度不同,其电位也就不同。本文将着重讨论PH 值改变时半反应的电位是否发生改变,改变的原因,以及,介  相似文献   

9.
侯前进 《科技资讯》2011,(1):215-215
一氧化碳、亚硝酸盐、苯胺进入人体,引起机体中毒,主要是它们与血红蛋白发生了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化学反应,在化学药物治疗过程中,除络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外,还与化学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感到难以掌握,而歧化反应方程式又是氧化—还原反应方程中最炼殊的一种类型.本文在遵循质量守恒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简便、快速配平歧化反应方程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化学反应从本质上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是一种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在这类反应中氧化数的变化发生在同一分子中同种氧化态的同种元素的原子上。某种元素具有各种高低不同的氧化态,当处于中间氧化态时,在适当条件下其中一部份可转化为较高氧化态的物质,而另一部份转化为较低氧化态的物质而发生歧化反应。如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就发生歧化反应而转化为氯化钠和氯酸钠。  相似文献   

12.
<正> 从是否有电子传递的观点来观察,一切化学反应皆可以归结为两类:有电子传递者谓之氧还反应,无电子传递者则为非氧还反应。在化学发展的初级皆段,曾将化学反应划分为分解、化合、复分解、置换等,这是依据化学反应的表观特征的一种形式的分类法,没有抓住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这类反应很重要,因为从理论上讲,它将导致原子、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状态发生更剧烈的变化,因而使物质发生更深化的质变;从实用角度,它是人类获取新物质强有力的手段。例如,人类需要的各种金属及其合金,就是利用氧化还原从矿石中提炼  相似文献   

13.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分布于整个中学化学教材中,即是重点也是难点,还是竞赛和高考必考内容之一。在各年级化学教学中要把握好深度、广度、梯度,前呼后应,最后归纳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化学分支体系。本文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概念、分类,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一些规律及应用等方面来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在综合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代数法、化合价法等配平法则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反应方程式的奇偶法、观察法等的配平要领,介绍了氧化还原方程式的较为简便适用的迅速配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化合价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材中如何准确地介绍化合价概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众所周知,经典化合价概念产生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它的定义是:“一定数目的一种元素的原子只能跟一定数目的其他元素的原子化合,这种性质叫做化合价。”经典化合价的定义是指“元素原子相互化合的数量关系。”对一些简单化合物分子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反应的很大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本文总结了一些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的规律。以帮助学生对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与记忆,并激发其学习无机化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和还原是一对矛盾。下面试用学习《矛盾论》的体会,对氧化还原理论作一些初步的探讨。一、氧化还原反应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和对共他事物的认识一样,也有一个“由表及里”,由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最初,人们把物质与氧化合的反应叫做氧化;把氧化物失去氧而恢复原状的反应叫做还  相似文献   

18.
氧化还原反应不论在无机化学还是在有机化学中都是一类十分重要的反应。在无机化学中,定义氧化还原反应通常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电子得失定义,物质失去电子的反应称为氧化,获得电子的反应称为还原;第二种用氧化数定义.反应后反应物组成元素的氧化数升高称为氧化,氧化数降低称为还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括了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常用的四种方法:正向配平法、逆向配平法、零价法和平均化合价法,并介绍了每种方法所对应的方程式的类型和配平步骤。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电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的新概念--电极电位轴,它对电池的电动势、极性、电子流动方向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的措施很直观,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