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董艳艳 《科技信息》2011,(15):J0146-J0146
拉丁美洲独特的魔幻现实主义,在当代世界独秀一枝。其代表作品,享誉世界的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所著的《百年孤独》。本文浅析加西亚马尔克斯另外一部作品《纯真的埃伦蒂拉和残忍的祖母》中所运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针对所有西班牙语美洲文学的爱好者,从文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使得大家更深刻的了解魔幻现实主义。分析魔幻现实主义对文章主题的加深和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表面上看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和萨特的《墙》这两部短篇小说没有丝毫的联系,也没有什么可比性,但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解读这两部作品,可发现它们在人物、情节、内涵等方面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宠儿》中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效果。本文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入手,阐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在《宠儿》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们怎样表达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4.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她的小说《所罗门之歌》中运用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地表达出作品的主题.引起了强烈的震撼效果。从魔幻现实主义写作手法入手,阐述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技巧在《所罗门之歌》中的具体体现.以及它们怎样表达出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刘以鬯的《对倒》于1972年开始在《星岛晚报》上连载,讲述了60年代香港一对陌生男女之间迥异的生命历程。导演王家卫受此小说启发,拍摄了他享誉世界的经典作品《花样年华》,讲述了60年代一对各自已婚的男女之间发生的婚外情故事。两部作品虽然在情节上没有直接联系,但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对两位女主角的塑造上却不约而同地体现出某种相反的差异。本文尝试从身体和精神两个角度出发,就两部文本中对女性书写的差异进行对照分析,寻找这种差异背后所能窥见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象审美及其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实甫的《西厢记》是在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通过“刮垢磨光”,再创作出的一部高于原作、高于同类题材的震撼世界剧坛的戏剧作品。《西厢记》之所以能雄视百代,得益于作者点石成金的创造性笔法的运用。本文主要从主题、情节方面例谈王实甫的再创造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7.
《世界知识》2014,(9):79-79
当地时间4月17日下午,哥伦比亚籍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墨西哥城的家中去世,享年87岁。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1961年移居墨西哥继续从事文学、新闻和电影工作。马尔克斯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于198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主要代表作有《百年孤独》、《一桩事先张扬的谋杀案》、《霍乱时期的爱情》等。行销全球的《百年孤独》是马尔克斯所有作品中最广为流传的一部,在全世界销售了3000万本。  相似文献   

8.
姜鸿飞的《水浒中传》是一部博采众书的《水浒传》续书。它通过陈丽卿、祝永清形象与猿臂寨的更改对《荡寇志》做了全面的颠覆;通过招安、征辽、征方腊情节的改写对《征四寇》做了变更;通过预叙的表现手法对《水浒后传》做了照应。《水浒中传》最成功之处在于对《荡寇志》情节的颠覆,俞万春借《荡寇志》对《水浒传》肆意反击的一套被姜鸿飞利用,这种借续书来对其他续书发泄不满之情的作品,在《水浒传》接受史上是一个奇异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比较《白鹿原》与《百年孤独》,可以从它们共有的全景式写法、群体意识、梦幻与真实相通的世界、被打破的大同世界、真爱的控诉、不屈的原始生命力等六个方面发现两者在探讨人类命运、人类苦难的严肃主题和在表现各自本民族的群体意识、体现民族的特点上都有极大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本·奥克瑞的《饥饿的路》与莫言的《生死疲劳》在创作风格上均受到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一源头分流至非洲和中国,结合各自民族中丰富的传统文化,观照社会现实,形成同“源”不同“流”的迥异风格,但是并未由此流散而去。研究两部作品的家园书写主题,可以探究两条不同的“流”经由相异的国度重新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力量,共同憧憬和探索理想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李艳婷 《创新科技》2014,(12):121-12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从清末到解放初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变迁。这是一部浸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说,如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福祸相依”的人物因果命运,生命玄学神秘不可解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血窟》是英国女作家安吉拉·卡特根据童话故事《蓝胡子》改编的中篇小说。这部小说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也是一部充满了唯美主义色彩的佳作。本文从唯美主义基本理论中艺术与自然和生活的关系、艺术和道德的关系以及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挖掘《血窟》中唯美主义的艺术特征,以丰富《血窟》和唯美主义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它的学术意义不仅体现在历史地理方面,作为中古时期的作品,同时又记录了当时书中一代的语言,它的意义更体现在汉语史的语料方面。本文就试图对《华阳国志》中的一些前人未作解释的词语,作出训诂。  相似文献   

14.
罗大经《鹤林玉露》是南宋一部比较重要的文言小说集,作品记录了南宋中、后期的朝野遗事、社会风情和士大夫轶闻,展现了作者高度的爱国热情及其对南宋贫弱的理性反思,作品内容丰富,情节生动,文字雅洁,活泼风趣,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嘉莉妹妹》传人中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国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并且出现了中国版的“嘉莉妹妹”——《我要富贵》,两者之间有相通之处。本文在分析两部小说情节及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比较《嘉莉妹妹》与《我要富贵》的异同,揭示两者的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6.
在表现手法上,《离骚》、《神曲》、《浮士德》这三部作品都将虚幻的美人作为一个象征的符号;在其化意蕴上,这三部作品对人生的意义作了整体上的发展。通过这两方面的比较我们可以窥见到中西学传统和化传统中的某些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白鹿原》与《飘》中的主人公在特定时期内的性格和命运,探讨作者陈忠实与玛格丽特·米切尔分别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对特定历史时期中的文化再认知,试图从文化层面对此进行平行类同的研究,旨在指出这一认知倾向的共同存在,并指出从文化分析角度对作品进行研究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围城》是一部”黑色小说”——使人深切地感伤和深沉地思索.它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经历.揭示了战争时期人类普遍存在的生存困境,以传达政治腐败和战争对人生的影响.笔者初涉“钱海围城”,本文只是试图“从钱解‘钱’”,探讨一下《围城》历史的处理艺术,不过是偿试而已.那么,什么是“历史”呢,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它们在一部长篇小说里更是毫无例外地具有.这里,环境便是历史.《围城》写的是1937年至1939年的事,对1944至1946年的钱钟书先生来说,那其间的人事自然已成了历史.对于今天的我们,那更是历史了.我所要探讨的“历史”,正是那样的历史概念——包括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小说《白鹿原》的三重主题都具有异调性。仁义主题既正面张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精神,又表现了旧时代那种"仁义"的非仁爱非正义的一面。女性性爱主题表现了反封建的现代性爱意识,但没有洗尽民间女性偷情故事的"酸黄菜"味。共产党革命主题既倾心歌颂了共产党人的斗争,实际上又显示了革命与仁义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巴金从18岁起就开始阅读俄罗斯作家的小说,其中对屠格涅夫作品的感情尤其深,曾动情地说:“我学写短篇小说,屠格涅夫便是我的头一位老师。……我那些早期讲故事的短篇小说很可能是受屠格涅夫启发而写成的。”①本文试从巴金的《雾》与屠格涅夫的《罗亭》为例,剖析两人创作的内在联系,诸如作家的个人生活经历,作品的选材,作品男女主人公,情节的安排,人物性格的揭示,作品的场景描写,语言艺术及作品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