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虎跳峡水电工程区构造格架和历史地震的系统研究的基础上 ,对水库诱发地震的工程区地壳岩体力学环境、地热及地化异常、介质特征等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运用概率分析法 ,又对其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该工程蓄水后 ,会诱发地震 ,并且最大震级达 4.7级 相似文献
3.
不是所有水库都会诱发地震,水库诱发地震受许多因素影响。本文通过对贵州水库地震的分析研究提出,水库的库容、水位变化、库区基岩岩石类型和结构、库区断裂构造是诱发水库地震的主要影响因素。大型以上水库才可能诱发地震;水库地震往往在水位变化后发生,主要发生在水位上升后;库区以碳酸盐岩为主,可能会诱发独立的气爆型和塌陷型地震;库区如果断裂构造发育,容易诱发地震,还可能诱发震级比较大的地震。 相似文献
5.
柴宝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4):142-143
分析了山西省坪上水库工程区域的地质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活动特点,认为在区域地震影响下,坪上水库有可能发生水库诱发地震,但地震烈度小于VI度。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铜街子水库诱发地震的基本地质条件着手,采用了水库综合影响系数、概率预测、信息量预测、模糊预测等方法对其最大诱震震级进行了评估,并针对铜街子水库诱发地震的复式衰减特性,建立了指数自回归模型,对诱发地震的活动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水库诱发地震的时间、空间、强度分维的计算,并以新丰江等水库为例计算了时空强分维,初步证实了水库诱震大震前中小地震时空强分维的降维现象,并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降维是诱震、孕震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自组织化趋势的结果和反映。 相似文献
9.
对水库诱发地震的两种机理,静水压作用和岩石孔隙压作用进行了模拟对比研究和实例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同构造应力状态下,水库蓄水后由静水压作用诱发地震所需的蓄水深度比孔隙压作用诱发地震所需的蓄水深度要大得多.对于库区岩层含有隐伏断层的情况,由于水的渗透作用增强,产生诱发水库地震对孔隙压作用显得更为敏感.蓄水后孔隙水压力增加是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高拱坝蓄水过程中观测到了库岸变形和水库诱发地震现象,水库诱发地震可能是边坡大范围变形的前兆,这给高拱坝的长期、高效和安全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对溪洛渡拱坝蓄水期库岸变形监测资料的分析和对蓄水前后地震监测数据的分析,研究了蓄水后库岸变形的规律以及蓄水前后库区地震活动的变化规律,对水库蓄水后库岸变形和水库诱发地震的产生机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库岸变形和水库诱发地震在规律和机理上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都存在快速响应和滞后响应的特征,经历了由快变慢再到平缓的过程。快速响应是由于水的力学作用导致有效应力降低,产生了不可逆塑性变形和断层滑动。滞后响应是由于库水的物理化学作用降低了岩体和断层的抗剪强度,导致岩体的缓慢变形和断层的滑动。两种现象在规律和机理上的相关性为高拱坝蓄水期的智能监测和安全预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强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0(1):120-124
按照地球转动的动力学理论,证明了水库蓄水能使地球产生转动惯量变化,因而使地球释放动能,以三峡水库为例,计算出地球将释放1.448× 10^16J的能量。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儒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2):97-104
三峡水利枢纽规模宏大,举世瞩目,具有巨大的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长江的骨干工程.三峡工程已于2003年6月蓄水、永久船闸通航,7月第一批机组发电;2009年全部工程竣工投产.三峡水库已初步形成,随着蓄水位上升,库容加大,诱发水库地震的可能性也将加大.根据最大历史地震震级并适当加权,确定库区最大可信地震为6级左右.在仙女山和九湾溪断裂一带(距坝址为18 km)存在诱发地震的可能,震级MS=5.0~5.8级.对坝址所受影响烈度为Ⅵ度,不会对按烈度Ⅶ度设防的枢纽主要建筑物构成直接威胁.必须加强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监测及预报,预防地震及地质灾害,确保工程建设及运行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长治久安.本文搜集国内外及三峡水库有关地震研究、监测及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诱发地震研究进行综述,供参阅指正.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三板溪水库位于沅水干流上游河段的清水江下游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内。本文总结了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对三板溪水库区地质构造环境和地震活动特征、地壳表层卸荷型水库地震的发震构造条件和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三板溪库区蓄水以来地震活动频繁,蓄水前基本无震。三板溪水库地震活动主要集中在库区两岸多组断裂及破碎带通过地带,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震级小,震中震感强烈,并与库水位升降有明显响应关系。综合分析认为三板溪水库诱发地震成因类型大多数为地壳表层卸荷型,少数为构造型。 相似文献
19.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围绕芦山地震的发生是否与三峡水库、紫坪铺及瀑布沟等水库蓄水有关的争论较多。但定性的讨论难以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本文拟从定量计算分析讨论三峡、紫坪铺和瀑布沟水库蓄水对芦山地震震源处弹性应力场和孔隙压力场的影响。计算结果初步表明,三峡、紫坪铺及瀑布沟水库蓄水引起芦山地震震源处的弹性应力变化仅为几十Pa;在低渗透系数(扩散系数小于1m2/s)时,3个水库蓄水造成的孔隙压力变化接近于0,对Ms7.0芦山地震的发生几乎没有影响;当取高渗透扩散系数(10m2/s)时,只有瀑布沟水库蓄水引起震源处孔隙压力增加3.2kPa,库仑应力变化1.9kPa,然而连续延伸100km高渗透率断层基本不可能存在;在选取扩散系数1m2/s时,3个水库若均蓄水100a对Ms7.0芦山地震震源处孔隙压力也仅仅达到kPa量级。研究结果表明,此次Ms7.0芦山地震的发生与三峡、紫坪铺、瀑布沟等水库蓄水无关。 相似文献
20.
利用新丰江河源断裂内花岗岩质构造岩的三轴压缩实验结果,结合震源机制解以及光弹实验所得的新丰江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对1962年3月19日新丰江Ms6.1水库诱发地震的发震断裂进行了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支持该地震的发震断裂为走向NNW的石角-新港-白田断裂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