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旱作区不同覆盖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旨在为马铃薯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随机设计,设黑膜全膜双垄栽培、白膜起垄覆膜栽培和露地栽培三个处理.结果表明:在马铃薯生长苗期、花期和成熟期,与露地处理相比,黑膜全膜双垄处理地上部、根、全株干物质平均增加了355.9%、126.3%、414.7%,白膜起垄覆膜处理平均增加了214.2%、74.3%、182.0%,黑膜全膜双垄较白膜起垄覆膜处理分别增加了173.0%、69.0%,160.2%.马铃薯花期、成熟期和收获期,黑膜全膜双垄栽培处理较白膜起垄覆膜栽培处理块茎干物质分别增加了113.5%、397.2%和56.9%.黑膜全膜双垄栽培显著增加了马铃薯干物质量.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与惠民县农业局良种棉加工厂协作,于1991~1995年开展了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选用中杂028F_1棉花进行小区对比试验,设露地直播(CK)、地膜覆盖和地膜加小拱棚覆盖(简称双膜覆盖)三种栽培方式.结果双膜覆盖平均亩产皮棉145.3公斤,比地膜覆盖增产4.5%.比CK增产42.5%;其中霜前花平均  相似文献   

3.
结合甘肃地区干旱的自然地理条件,在马铃薯种植过程中采取草膜双覆盖垄作膜下滴灌方式,对其节水增产效果进行试验研究.采取不同种植模式滴灌单因素区组设计,共设4组:草膜双覆盖垄作草下滴灌,覆膜垄作膜下滴灌,覆草垄作草下滴灌,垄作滴灌(CK).区组随机排列,重复试验3次.试验结果表明,草覆盖对提高产量有积极作用,而草膜双覆盖对提高产量所起积极作用更大,可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菜北调基地地膜加小拱棚的双膜覆盖抗霜早熟技术研究,研究出苦瓜、茄子、豇豆等三种蔬菜的双膜覆盖栽培技术,总结出了双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并在生产上进行示范及推广,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朱绍来 《今日科技》1998,(12):11-11
西瓜塑料薄膜双膜覆盖早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继地膜覆盖单膜栽培后的又一创新,其特点是保温效果好,能起到保苗、促苗、避病、稳产、增产、增值的作用.同时由于行距大,用膜量少,成本低廉,操作技术简便,因此能达到早栽、早熟、高产、高效的目的.西瓜种植大户金圣有采用双膜覆盖栽培的20000m~2西瓜,平均 666.7m~2产量2260kg~2640kg,并提早于6月初上市(比单膜覆盖提早12天),批发价平均每kg0.96元,666.7m~2产值2170元~2534元,比单膜覆盖666.7m~2产量1430kg,平均每kg0.82元,增1020kg,666.7m~2产值增加1174元,扣除单膜覆盖成本,净增收1100多元.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全膜双垄沟播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学兰 《甘肃科技》2011,27(19):183-185
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3种栽培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显著缩短了旱区玉米生育前期,延长了生育中后期,整个生育期较对照缩短21d;全膜双垄沟播栽培促进了玉米的生长,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积累,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较不覆膜平播显著提高玉米平均干物重53.23%;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显著增大了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生物性状各指标、土壤水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了耗水量,较不覆膜平播分别提高收后土壤水分88.83%、玉米产量29.24%和水分利用效率77.83%。表明秋季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是干旱和半干旱山区发展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蔬菜双膜覆盖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用事实说明其增产增值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水平沟台膜盖玉米微弓形双垄沟集流增墒栽培技术是我区农技人员试验研究成功的一项旱作农业新技术,它的研究成功解决了干旱山区坡耕地膜盖玉米不能进行双垄沟栽培的难题.丰富了我区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的内容,提高了坡耕地玉米栽培中对雨水的利用率,增强了抗旱性,大面积示范结果表明,坡耕地实行水平沟台微弓形双垄沟栽培,667m2产量可达480.5kg,较普通膜盖栽培增产26.8%,是一项很有推广价值的旱作农业新技术,其栽培要点为:1 整平水平台 坡耕地膜盖玉米双垄沟栽培中由于不易开好集流沟,雨水主要流向坡下方一侧沟内,减少了雨水截流及…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HY-1GZDVFM-130Ⅲ型履带自走式起垄施肥铺膜机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效果、作业效率及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该文进行了履带自走式起垄施肥铺膜机作业与常规作业的对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履带自走式起垄施肥铺膜机的起垄效果优于常规机械作业,施肥与铺膜的质量略低于常规手工方式;平均作业效率达1.54 hm2/8h,比常规方式降低了3678.55元/hm2的用工成本,大幅度降低了烟农成本投入.因此,履带自走式起垄施肥铺膜机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减少成本投入,且所产烟叶较协调,适宜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张万智 《甘肃科技纵横》2011,40(4):56-57,45
地膜砂田西瓜俗称"双覆盖栽培",是砂田之上再覆膜的栽培形式。与砂田西瓜相比,土壤保温保墒能力更强,也能抑制膜下杂草生长,覆膜后膜面形成微集流,苗期只要有5mm以上降雨即为有效降雨,可大大提高苗期抗旱能力,是旱地砂田西瓜的主要栽培方式。砂田覆膜可以蓄水保墒,提高水分利用率;隔热保温,提高地温;减轻盐分积累,防止土壤盐渍化...  相似文献   

11.
刘新国  薛汉刚 《汉中科技》2010,(6):17-17,39
稻茬小麦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是一项节本增收,成熟的轻简化栽培新技术。本文从除草、播种、覆草到施肥、田管、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在庄浪县通化镇通边村采用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播种方式,进行了旱地梯田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试验,研究表明,在试验设计的密度范围内,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单株结薯数、薯块鲜重、大中薯率和小薯率等经济性状影响明显.单株结薯率随种植密度的提高而小幅减少,单株产量和大中薯率下降明显.综合考虑,马铃薯全膜通用垄沟垄作栽培密度以49...  相似文献   

13.
玉米地膜全覆盖垄沟栽培技术改变了地膜覆盖栽培作物垄上种植为垄沟种植。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获得稳产、高产创出了新路。该项技术集成了膜面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技术为一体。其主要优点是:一是通过大小双垄全地面覆盖地膜。充分接纳玉米生长期间的全部降雨。特别是春季10mm左右的微小降雨,通过膜面汇集到播种沟。有效解决旱作区因春早严重影响播种的问题,保证玉米正常出苗。二是全膜覆盖能最大限度的保蓄降雨,减少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冬小麦品种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下选择6个不同类型的冬小麦品种,研究了适合于甘肃陇东旱塬地区推广种植的冬小麦品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长6359、长6878、陇原061等株高适中、产量表现良好、抗倒伏能力强的品种适宜在陇东旱塬区采用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15.
稻茬马铃薯免耕栽培是不进行土壤耕耙.只开沟作畦直接施肥、播种再进行稻草覆盖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整个栽培中不犁不挖,成熟时揭草收获,方便实用、省时省力。具体步骤为开沟、除草、作畦、施肥、播种、盖草、覆膜,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刘新民 《甘肃科技》2006,22(8):226-227
玉米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技术集雨、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为旱作农业区玉米种植获得稳产、高产创出了新路,同时也丰富了集雨节灌农业的内容,是旱作节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实用技术,施肥起垄机的研制成功,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不同滴灌施肥方式对盐渍土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不同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对盐渍土壤上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对于膜下滴灌条件下盐渍土的合理利用和水肥管理有重要意义。在膜下滴灌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和土壤盐度对棉花生长和氮素吸收影响的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氮肥滴灌施肥方式和土壤盐度显著影响棉花的生物量和产量。氮肥在一次灌溉的前期施用的施肥方式可显著促进棉花生长,尤其可以显著提高结铃数,从而增加棉花的生物量和籽棉产量。棉花的氮素吸收受土壤盐度、施肥方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显著。在土壤盐度较低条件下,氮肥在一次灌溉的前期施用的施肥方式可显著提高棉花的氮素吸收总量;而盐度较高时,氮肥在一次灌溉的中间施用的施肥方式则有助于促进棉花的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8.
以湖泊底泥作为肥料使用的可行性为研究目的,以沙湖底泥为研究对象,以上海青为栽培对象,设计均匀混合和分层覆盖2种栽培方式,在室外和温室条件下分别进行盆栽实验.定期观察植株生长情况,测定植株的生物量,分析比较各种处理的结果,得出湖泊底泥作为肥料的利用的最佳使用方式和比例.经过实验得出结论:泥沙均匀混合和泥沙分层覆盖相比,前者更适合于盆栽.沙湖底泥与沙土均匀混合时,底泥占60%时效果最好;当下层铺沙土上层覆盖底泥情况下,底泥与沙土比例在3∶7时最佳.  相似文献   

19.
有机蔬菜是一种富营养、高品质、环保型的健康食品,它的生产与消费代表了当今国际蔬菜生产消费的新趋势.主要从有机蔬菜的品种特性、有机肥料的特点、耕作与栽培方式与施肥技术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合理施肥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方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含水量和无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作用不仅能影响冬小麦土壤水分,而且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返青期,全膜穴播处理0cm~20cm和20cm~40cm土壤含水量较农户处理分别提高28%和11.1%,比相同施肥量的测控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2.9%和9.2%;土壤硝态氮含量垄膜沟播处理和全膜穴播处理均比测控施肥分别高出8.7%和27.2%,铵态氮的变化趋势与土壤水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垄膜沟播和全膜穴播种植方式均利于土壤水分的保蓄和氮素的有效利用,适宜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