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试验目的 为探索土菌消在甜菜、棉花拌种应用最佳用量和效果,为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适宜在我区棉田应用的杀菌剂 ,通过对50 %立枯净、35 %棉壮可湿性粉剂不同用量、不同配方试验 ,认为用35%棉壮0.3 %、0.5 %拌种量效果较好 ,尤其是以0.5 %拌种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3.
太得肥用于棉花拌种和拌种加蕾期、花铃期喷洒的试验结果表明,用太得肥拌种加蕾期和花铃期喷洒,增产增收效果最好,其次为太得肥拌种加花铃期喷洒、拌种加蕾期喷洒和太得肥拌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以上太得肥不同的使用方法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不同拌种剂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对花生产量的影响,以花生"泉花551"为试验材料,通过开展多菌灵、噻呋酰胺、啶氧菌酯、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农用链霉素等7种拌种剂对花生的拌种试验,测定并统计花生的出苗率、成苗率、发病率、发病指数及产量等指标,评价不同拌种剂对花生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戊唑醇、醚菌酯、百菌清处理的花生出苗率和成苗率均高于空白对照,且对花生叶斑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其中以醚菌酯处理的出苗率和成苗率最高,防控效果最好;噻呋酰胺、戊唑醇处理对花生锈病的发生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百菌清处理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试验结果为开发并筛选出安全高效环保型的花生拌种剂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指导,提高了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2006—2007年连续两年在黑龙江省进行几种大豆拌种剂拌种效果对比试验,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德农生物种衣剂拌种增产明显,亩产205.5公斤,较对照增产9.2%,可在大豆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麦饭石拌种的田间实际效果,以甜菜为试材,开展了麦饭石不同剂量的排种试验,并与稀土、多元微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6%的麦饭石拌种效果最好,其次是2.5%的稀土拌种。因此,麦饭石拌种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大豆拌种剂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连续两年在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进行几种大豆拌种剂拌种效果对比试验,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德农生物种衣剂拌种增产明显。亩产205.5公斤,较对照增产9.2%,可在大豆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逐年增加的大麦条纹病对啤饲大麦发展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八种药剂对啤饲大麦种子进行湿拌种处理,以探索各种药剂对条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立克秀湿拌种剂以干种子重量比0.2%用量湿拌种,12.5%科胜水溶剂以0.05%浓度拌种,15%粉锈宁以干种子重量比0.2%用量湿拌种,10%浸种灵以0.3%浓度拌种,25%金力士以0.05%浓度拌种,五种药剂处理对啤饲大麦条纹病均有较好防效,其中以立克秀和科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逐年增加的大麦条纹病对啤饲大麦发展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八种药剂对啤饲大麦种子进行湿拌种处理,以探索各种药剂对条纹病的防效。结果表明,2%立克秀湿拌种剂以干种子重量比0.2%用量湿拌种,12.5%科胜水溶剂以0.05%浓度拌种,15%粉锈宁以干种子重量比0.2%用量湿拌种,10%浸种灵以0.3%浓度拌种,25%金力士以0.05%浓度拌种,五种药剂处理对啤饲大麦条纹病均有较好防效,其中以立克秀和科胜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0.
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高寒阴湿山区菌根化育苗、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油松、桦树种子利用菌根剂拌种育苗和常规育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区日本落叶松、油松苗木的生长状况、产苗量、一级苗出圃率均优于常规苗木,而红桦应用菌根剂育苗效果不明显。采用自育的2年菌根化苗木和同龄菌液蘸根苗木与同龄常规苗木进行荒山造林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油松菌根化苗木造林比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的幼苗年生长量、造林成活率都高于对照区;且菌根化苗木造林优于菌液蘸根苗木造林。红桦应用菌根剂造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应用“高巧”种子包衣剂在张易镇种植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用当地推广种植面积最大的庄薯3号为供试品种。试验设3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三次,小区面积10m×6m=60m2,等行距排列,排距80cm,行距60cm,株距0.28cm,667m2播种4000株,每小区播种10行,360株马铃薯。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高巧包衣剂拌种平均产量达到1581.6kg/666.7m2,比不拌种增产19.8%,比常规拌种剂增产11.7%,产值达到1518.3元/666.7m2,净产值达到813.7元/666.7m2,比不拌种净增产值17.07元/666.7m2,投产比达到1:2.1,增产、增收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油松容器育苗相关技术的叠加效应,试验研究了遮阴网、植物动力2003、ABT-3号与常规容器育苗技术集成后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采用遮阴网加容器、常规容器、常规大田三种育苗方式比较,测定对发芽天数、出苗天数、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量和成苗率等指标的影响。采用植物动力2003不同浓度梯度比较,以苗高、地径指标确定最适喷施浓度;以植物动力2003与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比较,测定对苗高、地径指标的影响。采用ABT-3号4种浓度梯度比较,以出苗率确定最适拌种浓度;以最适浓度拌种,测定对苗高、地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遮阴网加容器育苗能显著促进油松容器苗的生长;植物动力2003稀释1500倍喷施效果最佳,叶面喷施可明显增加油松容器苗的生长量;ABT-3号拌种浓度以50 mg/kg效果最好,使用该浓度拌种1a生油松容器苗苗高增加0.8cm,地径增加0.04cm。  相似文献   

14.
经过1997年大豆应用ABT生根粉拌种试验,结果表明:ABT生根粉能增加大豆根系数量,植株干重,有效分枝数,抗逆性,株粒数和百粒重,对大豆的增产作用显著,拌种浓度以15—30ppm为宜,在播种前拌种可提高产量8.3—17.5%。  相似文献   

15.
应用卫福、敌克松拌种结果表明:卫福能够促进棉苗生长发育,出苗期可比敌克松提前2天且能减轻烂根病的发病程度,是棉花苗期理想的拌种剂。  相似文献   

16.
据1988—1989年在延安等地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增产菌以拌种加拨节期喷雾效果最优,拌种次之。采用最优施菌方法,较对照亩增玉米19.5%,差异极显著。另外,增产菌对玉米的大小斑病也有显著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盆栽接种试验表明:供试三种杀菌剂代森锰锌、粉锈宁、倍得利分别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对小麦根腐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以代森锰锌防效最好,粉锈宁次之。种子纸上发芽法试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粉锈宁、倍得利按上述剂量拌种对种子发芽率均无显著影响;但粉锈宁对种子发芽指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化学试剂在旱地春小麦上应用的可能性及增产效果,摸索适宜的种类及方法,笔者连续三年进行了旱地春小麦不同化学试剂的喷施和浸、拌种实验。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设在定西地区旱农中心旱地试验地,海拔1920m,年平均气温6.3℃,年平均降水量415.2mm。供试品种为定西24号,前作扁豆。处理:在春小麦孕穗期喷施5%的抗旱剂1号、1:40的长风3号、1%的CaCl_2、0.5×10~(-2)M NaHSO_3、0.05%ZnSO_4、0.5%醋;拔节前期喷施1500PPm矮壮素;1%的CaCl_2浸种和抗旱剂1号拌种;以喷清水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区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用PG制剂拌种,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高;其次为多元微肥和氨基酸多元微肥,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以上拌种微肥均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麦业丰结果表明,成穗数和穗粒数随喷施浓度增高有一定降低,并能有效降低基部节间长度,但对株高没有影响,从而增强了小麦抗倒能力。原剂型375-750ml/hm^2处理增产6.8%-11.2%;新剂型375ml/hm^2处理增产14.2%。麦业丰拌种试验表明,高浓度麦业丰拌种,可抑制小麦出苗和降低株高,影响产量,但主要器官干物重则相对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