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资产重组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以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出发点,然后必须处理好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低成本扩张与高水平整合、企业发展与同业竞争等关系,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稳定一方经济。  相似文献   

2.
王正堂 《甘肃科技》2013,(20):112-113
企业资产重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只要存在企业,只要存在市场和竞争,就有优胜劣汰,就有企业资产重组。资产重组不仅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而且利于激励和约束企业经营者,推动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发展。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实际上是一种牵动企业各个系统的全方位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在企业的资产重组中,市场、政府、企业的行为定位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是保证监督主体,企业是资产重组的主体,三者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3.
资产重组与优化是企业改制的关键环节,为提高资产重组与优化的质量,必须明确资产有硬资产、软资产两种类型,资产重组过程有四个阶段,资产优化有四个检验标准等几个基本问题。遵循这些基本规范进行资产重组,一定可以达到资产优化、企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尹桂凤 《长春大学学报》2001,11(1):47-48,61
在我国,有关企业资产重组问题一开始就与企业破产问题联系在一起,并且是为了掩盖企业破产问题,取代破产处理而提出来的,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重组并非可能取代破产,破产将会是国有危困企业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述 《科技信息》2009,(12):309-309,304
一、资产重组定义 在我国的理论研究中,对于资产重组并没有权威性的定义,只是就不同的研究角度,对资产重组的含义进行描述。如从内容上讲,资产重组是资产总体的重新选择与组合;从目的上讲,资产重组是一种优化企业结构,提高资产的总体质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行为;从操作方式上看,资产重组就是指兼并、收购、联合、托管等具体行为,在证券市场上则体现于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资产置换等一系列的公司重组活动。  相似文献   

6.
资本运作是以企业的资产为经营对象,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并购和股票上市等手段,改善资产组合方式,增加可控制资源,盘活有形无形资产,提高资产运作效率,实现在资产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此文章针对我国的大型建筑企业“大而不强”的特点,研究通过大型建筑企业的资产重组、内部结构调整以及通过横向合作等手段来增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借助数学判别模型,对企业资产重组进行定量分析,能为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操作提供更多、更有力的证据.本论文以资产重组概念和数学模型的功用为约束因素,结合我国企业资产重组的实际,研究资产重组的基本和个别判别模型,对于企业实施资产的整体和要素重组时,提出了运用基本和个别判别模型的建议,以期使资产重组决策数量化和科学化.  相似文献   

9.
《科技潮》1998,(6)
我们北京市辰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大兴县庞各庄镇的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成立于1995年12月,1997年6月,与座落在黄村卫星城的市属大型二类企业东辰铝业公司实行资产重组,成为北京郊区一家民营小厂与国营大厂联合,救活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老厂,催生一个生机勃勃的现代企业的先例。我们为什么寻求资产重组?我们公司的产品主要是电子铝箔,它是一种用于电解电容器正负极的原材料,属高科技产品。由于生产工艺复杂、难度  相似文献   

10.
资产重组是企业间强强联合的战略决策 ,也是使企业摆脱困境 ,实现资本最大增值的经济运行模式。本文针对日益严重的与企业资产重组宗旨相悖的短期行为进行探讨 ,分析其表现及成因 ,并提出选拔任用好人才、规范政府行为、法规明确化等遏制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资产重组的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市场交易,二是行政划拨。靠行政划拨实现企业资产重组,是政府通过行政干预,促成企业间资产重组,重组速度快,见效快,是我国近几年来资产重组普遍采用的方式。但靠行政划拨实现资产重组,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给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政府的多重身份导致了重组中的利益错位和利益冲突。资产重组从本意上讲属于资本经营的范畴,是市场交易行为,应该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其重组过程,重组的主体是企业。但在我国目前条件下,政府成为资产重组的重要主体,政府作为金融管理者,希望通过剥离清理银行不良债权,有效控制并化解金融风险,使国有银行摆脱历史包袱;政府作为国有企业所有者,所关心的是能否尽快摆脱企业的高负债率,实现扭亏增盈。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则更关注某个企业重组时对本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而很少关心重组所包含的对国家宏观金融改革和企业改革的意义,这种多重身份导致的利益错位和利益冲突,使政府在企业重组中很难保持政策的协调性和连惯性,使重组后的企业潜在风险进一步扩大。首先是重组企业自身的风险加大。绝大多数兼并自身的负债水平很高,无论是承债式兼并还是出资收购企业控股权,其负债比例都会大幅度提高,加之...  相似文献   

12.
从资产重组的目的着手,将资产重组的方式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经营性重组;二是资本经营性重组;三是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混合性重组;四是体制变改性重组.这四种类型的资产重组都有各自的领域和侧重点,都有各自的优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多种类型的重组方式应同时存在,共同发挥各自作用,以更快地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国有企业前期以资产重组和建立新的产权制度为核心所做的改革工作,提出了物资企业深化改革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从资产重组的目的着手,将资产重组的方式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经营性重组;二是资本经营性重组;三是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混合性重组;四是体制变改性重组.这四种类型的资产重组都有各自的领域和侧重点,都有各自的优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多种类型的重组方式应同时存在,共同发挥各自作用,以更快地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国企改革。  相似文献   

15.
张玉结  林新 《安徽科技》1999,(12):11-11,12
一、为有利于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企业联合开展资产重组,进入证券融资市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向中国证监会推荐上市。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企业的主体是国有企业,通过对锦州万得工业集团资产重组历程的分析,指出企业在资产重组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何春晖 《甘肃科技纵横》2008,37(1):59-59,108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并取得成功,必须对整个现有资产结构进行改造,使之达到最优.资产重组作为一种资产经营活动,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产的增值,提升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由于这些独特功能,资产重组已成为许多企业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工具.本文就试对我国资本市场中的资产重组状况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杠杆收购由于具有高负债、高风险、高收益及高投机的特点,在80年代的美国成为企业购并融资的新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经济结构、企业结构的调整与重组已成为时代的潮流,杠杆收购作为低成本扩张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成为国企改革和资产重组的一种选择。本文将主要围绕企业杠杆收购的概念、杠杆收购的主要特点、杠杆收购的主要形式、杠杆收购与运作风险以及杠杆收购在我国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论投资银行在企业重组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企业重组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许多主体,关系到众多方面,诸如政府、企业、商业银行等。在资产重组过程中,作为宏观经济管理者,政府通过决策和监督,把握资产重组的方向。作为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主体,企业是重组的当事人,但它只是被重组的对象,不可能自我完成重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债权人,商业银行只希望通过重组盘活资产,收回拖欠,维护自身利益,因此不可能在企业重组中充当公正的中介者。总而言之,理论和实践证明,企业重组必须由投资银行操作实施。1、目前我国企业重组存在的问题中国现行的企业重组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政…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中普遍存在着关联交易,其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企业资产重组的自身要求。本文试图从关联方关系及关联交易的相关涵义及分类出发,着重评价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重点探讨其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是否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真实经济收益,判断当前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关联交易的实质性内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