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陀螺随机漂移的神经网络预报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惯性导航系统中陀螺仪的漂移特性,在时间序列分析及神经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结构,并采用此种网络模型对某捷联惯导系统中所用的陀螺仪漂移数据进行了预报。预测结果表明,这种预测方法对于陀螺漂移建模及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剩余寿命预测是惯导系统作战使用、战备测试和维修决策的重要依据。本文利用漂移Wiener过程建立其性能退化模型,考虑总体与个体之间的差异,用随机变量描述其漂移参数和扩散参数,提出了一种自助评估预测方法,并通过对某惯导系统的加速度计剩余寿命预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陀螺仪的漂移误差是空间稳定惯性导航系统的主要误差源,对漂移模型系数的准确辨识是保证系统实现长时间、高精度自主导航的关键.独立标定陀螺仪的数据无法全面反映陀螺仪在系统中的特性,必须在系统中实现对陀螺仪漂移模型系数的辨识,为此,分析了系统稳定平台坐标系随动于陀螺坐标系的运动过程,推导出稳定平台的运动微分方程,建立了以陀螺仪漂移模型系数为状态变量的系统方程;以平台上加速度计的输出为观测量,采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对陀螺仪漂移系数进行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新的陀螺仪漂移系数辨识方法是有效的和准确的.  相似文献   

4.
干涉型光纤陀螺的工作方式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光纤陀螺仪的特点及其在新式惯导系统中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干涉型光纤陀螺开、闭环方式的工作原理,并根据实际研制情况论述了提高光纤陀螺技术性能的关键 开发高精度,谪可靠性光纤陀螺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景硕  程传金  邸亚洲 《科技信息》2010,(31):I0066-I0067
陀螺仪冗余配置是提高捷联惯导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手段。研究了6个单自由度陀螺仪的配置方案和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多个陀螺仪同时出现故障的情况进行检测与隔离。  相似文献   

6.
针对平台式惯导系统进行综合校正时须要限制载体低速和等纬度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惯性坐标系下的捷联式惯导系统的综合校正技术.由于两点校需要精确的方位信息,但受安装偏差等影响,实际信息精度不能保证,因此采用三点校算法.利用间歇获得的外部位置信息,建立其与陀螺漂移和方位误差的关系式,再利用最小二乘法算出陀螺漂移并进行方位误差补偿.通过理论和实验分析表明:当捷联惯导系统工作在水平阻尼状态下时,三点综合校正方法不受载体运动和纬度变化的影响,能够准确地对位置和方位误差进行补偿,进而显著提高惯导系统的长期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7.
孙枫  王根  高伟 《应用科技》2012,39(1):61-64
推导了用于地球表面导航的船用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误差方程,通过求解静基座状态下的系统误差方程,分析了各类误差源对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的影响.理论分析及系统仿真实验表明各误差源中只有陀螺常值漂移会引起随时间而发散的误差,其他误差源只引起周期性振荡误差和常值误差,并且空间稳定型惯导系统的位置误差和速度误差以舒勒频率和地球频率进行传播.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地研究小型战术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误差特性,在初始对准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坐标变换和相似变换原理,建立了捷联惯导系统数学平台漂移模型、加速度误差模型和瞄准线转动误差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给出了满足要求的惯性器件精度.  相似文献   

9.
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转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轴旋转式捷联惯导系统进行研究,针对系统不隔离载体运动会使常值漂移不能被完全平均而产生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转位方案.基于旋转式惯导系统的基本原理,对传统的四位置转停方案进行了改进.在不隔离载体运动的情况下,周期性地对载体运动给系统带来的误差进行补偿,从而使系统的精度大大提高,并且降低了系统的复杂程度.对陆用车辆和水上舰艇进行了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在不隔离载体运动的条件下,抑制因载体运动所产生的常值漂移误差,并对其进行实时补偿.  相似文献   

10.
传统INS辅助的伪距检测模型难以敏感低于惯导漂移误差的位置拉偏,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INS辅助的BDS伪距率一致性欺骗信号检测方法。利用惯导误差发散缓慢的速度信息,构造经INS校准后的伪距率,与实际测得的卫星伪距率差分获得一致性检验量,并采用故障检测的思想制定欺骗信号检测方案,分析得出检测门限。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随时间发散严重的伪距模型,所提方法同时适用于对位置欺骗和速度欺骗的检测,降低了检测误警率,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证检测灵敏性,且高精度的惯导系统辅助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1.
某型飞机导航软件校正部分的国产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无线电近导系统测量的距离和方位校正惯导是一种新的综合导航方式。根据某型飞机无线电近导校正惯导的有关结论 ,给出了适用于国内惯导系统与无线电近导综合导航的新算法 ,其数学模型已被将要国产化的惯导系统所采用 ,此算法对塔康与惯导组合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四阶龙格-库塔法在捷联惯导系统姿态解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捷联式惯导系统相对于平台式惯导系统姿态解算要复杂得多,捷联系统通过提取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测量值实时进行姿态矩阵更新,从而获得载体的姿态信息。介绍了利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解捷联姿态微分方程的方法,并以典型圆锥运动作为输入进行仿真分析,适当地改变圆锥运动参数,检验该姿态算法的准确性及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在圆锥运动环境下四阶龙格—库塔法的姿态解算的精度随着计算周期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锥运动参数α和ω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3.
反坦克导弹控制系统中,自由陀螺仪作为导弹姿态控制的基准,陀螺仪转子一般在惯转下工作.通过理论分析及试验证明,由于陀螺仪转子惯转使陀螺精度降低,为了满足控制精度要求,陀螺仪在导弹上安装必须遵守一定的准则.为了提高转子惯转下陀螺仪的精度,设计陀螺时,对陀螺转子的最高转速应有一定的限制,在保持平均动量矩不变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转速,增加转子的转动惯量,实践证明是提高陀螺仪精度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捷联惯导一种优化的惯性系粗对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捷联惯导初始对准在载体基座晃动比较强烈的情况下,陀螺仪与加速度计在的输出数据无法直接用来计算姿态矩阵,研究了一种优化后的惯性坐标系粗对准算法。算法应用惯性凝固方法通过利用重力加速度信息,将捷联惯导姿态转换矩阵分解为4个矩阵来求取,通过对所求出的姿态信息阵进行优化,有效抑制了加速度计的测量噪声,使捷联转换矩阵的求取准确度更高。理论分析和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很好的解决捷联惯导在晃动下的粗对准问题。  相似文献   

15.
VC环境下捷联惯导模拟器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娟  王琪  罗超 《应用科技》2006,33(3):46-49
以捷联惯导系统为基础,在VC编译环境中,设计出可以模拟多种环境扩展性较强的模拟器,完成了对捷联惯导系统各种状态下的模拟,包括捷联惯导解算、传感器误差设置与测试、航迹状态设置等,为相关导航系统算法的验证提供了数据源.  相似文献   

16.
光纤陀螺仪测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光纤陀螺仪测试系统的组成。对光纤陀螺仪的偏值稳定性、输入轴失准角和随机游走系数等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对陀螺仪随机漂移模型进行了辨识,分析了转台误差对陀螺仪输入轴失准角测试精度的影响.所得结论为陀螺仪生产工艺的改进、陀螺仪应用中的误差建模和补偿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陆用捷联惯导系统中里程计刻度因子的在线辨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陆用捷联惯导系统中里程计刻度因子的在线辨识算法.该算法利用捷联惯导系统在初始对准结束后,刚转入导航工作状态的短时间内,惯导解算精度高的特点,通过加速度计的测量值,采用渐消记忆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对里程计的刻度因子进行在线辨识.仿真试验表明,该算法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能有效地解决里程计测量路程的误差积累问题,从而提高整个陆用捷联惯导系统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8.
自适应格型算法对动调陀螺仪随机漂移的建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动力调谐陀螺仪启动过程中随机漂移模型参数的缓慢变化及逐次启动漂移模型系数的不同,提出了一种利用递归最小平方格型(LSL)算法对动力调谐陀螺仪随机漂移模型系数进行自适应估计的方法。格型相同节级联的特殊结构决定了LSL算法在自回归(AR)模型阶数增加时不必改变算法结构。使得该算法可以在线进行,并且收敛非常迅速,可以针对动力调谐陀螺仪不同次启动快速建立该次启动的随机漂移模型。通过对动力调谐陀螺仪启动1min后的4组实测漂移数据处理及模型检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惯导平台稳定系统MATLAB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惯导平台稳定系统的工作及测试过程,建立了数学物理模型并完成仿真,设计实现了惯导平台稳定系统动态性能测试的软测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小波模糊神经网络的陀螺仪故障诊断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陀螺仪故障检测灵敏度,分析了陀螺漂移特性,指出随机漂移是影响陀螺仪精度的主要漂移误差,也是影响性能可靠性的主要因素.针对此,提出了一种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模型.此模型运用串联方式将小波分析、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融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并对陀螺仪实测数据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分析提取陀螺的常值漂移,简单有效;运用神经网络对陀螺的误差和故障建模,使故障诊断具有自适应、自学习的能力,并互增强了故障诊断的容错能力;将模糊逻辑用于判决中,使判决结果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