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e—C—Si合金C—Si偏聚理论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志林 《科学通报》1987,32(23):1787-1787
按固溶体微观不均匀性理论,异类原子(AB)间的结合力大于同类原子(AA)或(BB)间的结合力时,溶体原子在点阵中的位置将按一定的规则呈短程有序分布。据此,对Fe—C—Si合金奥氏体做出如下假设:  相似文献   

2.
微观相场模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对Ni75Al17Zn8合金过渡有序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子图像演化经历了:溶质原子簇聚+L10短程有序→L10长程有序化→L12相形成的过程,在形成L12相之前,先发生了基体到低有序度预析出L10相的一次转变,后发生L10→L12的二次转变行为;弹性应变能增大对L10短程有序化进程影响不大,却明显缩短溶质原子的簇聚时间,加快L10长程有序转变;同时,随弹性应变能增大,有助于二维平面L10相晶体取向的单一性,并增大Al,Zn原子的长程有序度,而温度增加,过渡有序相的有序度减小.  相似文献   

3.
赖祖涵 《科学通报》1958,3(17):540-540
在无序合金中存在着短程有序。当无序化温度比较靠近于柯诺库头点 T_c 时这种短程有序的核心近似地用长程有序度 s 来表示。假定山高温淬火后这些有序小核心保留下来经过空穴的扩散和热涨落而长大,可以推导出恒温有序化的成核率与时间的关系及成核率达到最大的时间和实验比较。设(?)_0~A(甲)表示在温度 T(相似文献   

4.
芶清泉 《科学通报》1962,7(6):22-22
引言我们知道固体的结构和性能主要决定于组成固体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热运动。因此,分析和研究组成固体的粒子的结构和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及结合力的性质是固休物理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当原子、分子、离子等通过结合力而形成固体时,我们就称为形成了固体键。由于组成粒子和结合力的不同,固体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键。我们已熟知,最简单最典型的固体键,不外有下列四种:  相似文献   

5.
赵彦  陈铮  王永欣  张明义  张静 《科学通报》2010,55(2):182-187
微观相场模型研究了弹性应变能对Ni75Al17Zn8合金过渡有序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原子图像演化经历了: 溶质原子簇聚+L10短程有序→L10长程有序化→L12相形成的过程, 在形成L12相之前, 先发生了基体到低有序度预析出L10相的一次转变, 后发生L10→L12的二次转变行为; 弹性应变能增大对L10短程有序化进程影响不大, 却明显缩短溶质原子的簇聚时间, 加快L10长程有序转变; 同时, 随弹性应变能增大, 有助于二维平面L10相晶体取向的单一性, 并增大Al, Zn原子的长程有序度, 而温度增加, 过渡有序相的有序度减小.  相似文献   

6.
运动晶界附近硼偏聚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怀洋 《科学通报》1995,40(18):1648-1648
微量杂质原子能够显著地降低再结晶过程中晶界的运动速度.Kasen用电阻法研究铝合金退火再结晶与晶粒长大过程,认为运动晶界能大量捕获溶质原子.本文利用硼径迹显微照相技术研究了含硼Fe-30%Ni合金高温热变形再结晶过程中硼在晶界上的偏聚行为,该合金在淬火至室温的过程中不发生γ-α相变,从而可以排除相变对组织和溶质原子分布的影响.1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7.
刘方新 《科学通报》1993,38(10):884-884
纳米材料由于其中粒子直径与晶体中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当,显现许多特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引起了许多科学工作者的浓厚兴趣。由于纳米材料中既有由约50%的原子组成的长短程均有序的晶粒,又有由约50%原子组成的既无长程秩序又无短程秩序的界面,可以预料这种材料会有其它固体材料所没有的独特的体相和界面性质。由于纳米材料是由纳米尺度粒子经加压后制得,因此开展纳米粒子的性质研究是纳米材料研究的基础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此我们进行了半导体纳米微粉α-Fe_2O_3的光声谱测量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占勇  周邦新  倪建森  徐晖 《科学通报》2006,51(12):1487-1488
三维原子探针(3DAP)是一种能分析逐个原子的仪器, 可以在纳米空间内分析导电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分布, 是目前最微观的分析仪器, 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和传统材料中纳米析出相的研究. 用三维原子探针研究了Nd2Fe14B/a -Fe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分布特征. 研究发现, 快淬薄带晶化处理后元素分布不均匀, 存在(1) 富B, Fe, 贫Nd, Zr, Co区; (2) 富Zr区; (3) 富Nd, Fe, 贫B, Zr, Co区. 这些区域是用其他分析手段难以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9.
典型的晶体中的景象是出名的单调的。一排整齐的原子相隔固定的间距一个接一个地出现。你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以结构单元堆叠而成的有序固体。一种特定晶体的单元有完全相同的原子结构。用这些晶胞构造晶体很象砌砖筑墙。直到1984年,科学家们认为所有的有序固体都有这样简单、周期性的结构。之后,在位于盖萨斯堡的国家标准和技术学会的一个项目中,以色列技术研究院的丹·谢兹曼(DanShechtman)吃惊地发现,看上去象晶体的铝锰合金不服从晶体结构的一般规则。使这种材料不同于普通晶体的是原子排列间的距离。这种被称为类晶体的物质的原子…  相似文献   

10.
高锰钢的价电子结构及其本质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朱瑞富 《科学通报》1996,41(14):1336-1338
合金元素在固溶体中以C—Me形式呈短程有序偏聚分布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进展.这一理论已从电子探针和Mossbauer谱等实验中得到了证明.本文采用EET理论对高锰钢的价电子结构进行计算,并结合我们近期的研究结果,试图从电子层次上揭示高锰钢异常高的奥氏体稳定性、冲击韧度、加工硬化能力和抗冲击耐磨性等特性的本质原因.1 高锰钢的价电子结构高锰钢(C原子质量分数为1.2%,Mn原子质量分数为12%)奥氏体是由C原子溶入面心立方结构的γ-Fe的八面体间隙,Mn原子置换Fe原子而形成的Fe—Mn—C合金固溶体.计算表明,平均约3~4个奥氏体晶胞中含有1个C原子,2个奥氏体晶胞中含有1个Mn原子.M(?)ssbauer谱测定结果证明,高锰钢中含C奥氏体占35%,无C奥氏体占65%.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证明,C,Mn原子在高锰钢奥氏体中均呈微观不均匀分布,且富C处亦富Mn,贫C处亦贫Mn.按文献[4,5]的思想和上述结果可以认为,高锰钢奥氏体是由不含C晶胞、含C晶胞和含C—Mn晶胞堆垛而成.利用余瑞璜的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计算得到的各类晶胞的价电子结构主要数据汇总于表1.其中C—C、Fe—Fe、Fe—Mn原子之间的最大共价电子对数n_A值均在0.0053~0.3299之间.由计算结果可见,在所有原子组合当中,C—Mn(n_A~(C—Mn=1.2078)和C—Fe~f(n_A(C—F  相似文献   

11.
卫英慧 《科学通报》1997,42(20):2238-2238
时效硬化Cu-Ti合金因其相变涉及到原子的短程有序化、调幅分解和长程有序化等复杂过程而成为连续相变研究的重要合金,上述每一相变行为存在与否及其发生的顺序目前仍存在很大分歧.针对上述问题,作者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Cu(-2%,3%和4%(重量百分数))Ti合金经固溶处理后,不同温度时效试样的相变过程,其结果支持了Biehl等人对该合金的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的研究结果.研究发现,Cu-Ti合金时效过程中除出现已经实验所证实的Dl_a型(Ni_4MO)的Cu_4Ti有序相(其电子衍射斑点如图1(a))外,  相似文献   

12.
Li/Li(100)体系的吸附与表面扩散的对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新 《科学通报》1991,36(22):1715-1715
原子、分子同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是多相催化,气体腐蚀,分离以及晶体生长等领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分子水平上进行理论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吸附质和表面相互作用机理,而且可以获得吸附、表面扩散等动力学信息。尤其是台阶缺陷表面对吸附、扩散扰动的研究,使我们对气固吸附本质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于志伟 《科学通报》1993,38(24):2230-2230
受裂纹应力场诱使,进入材料间隙位置的氢原子会向裂端附近区域偏聚,形成“氢气团”。龙期威、Hirth等基于裂纹线弹性应力场与氢原子的弹性交互作用提出了氢原子偏聚Ⅰ型裂端的物理模型。黄显亚、吴世丁等采用离子探针探测到Ⅰ型裂纹前端出现氢富集峰。而对复合裂端附近溶质偏聚的理论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氢致α-Fe脆性机理的电子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民 《科学通报》1995,40(3):234-234
α-Fe的氢脆很受重视,尤其对其机理研究,人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一般认为,脆断取决于原子间键的特性.有人认为,α-Fe的氢脆机理是氢原子的溶入降低了裂纹尖端原子间的结合力,减少了{100}面的解理应力,但又有人认为,氢并不降低铁原子的键合力.可见,迄今氢致α-Fe变脆的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本文通过计算含氢α-Fe解理面间原子结合键的键能,分析了氢原子对α-Fe键结构特性及电子分布的影响,发现氢原子溶入后改变了Fe原子的状态,使晶体中不同解理面的强度出现了严重的各向异性,并且,显著降低了晶体中的晶格电子数.我们认为,这可能是使α-Fe易于解理断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张振禹  叶大年  刘蔚玲 《科学通报》1997,42(20):2186-2187
热膨胀是矿物和矿物材料的重要热学性质,有关矿物的热膨胀系数的理论计算,长期以来一直是矿物学家、材料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Megaw给出矿物的热膨胀系数与键强的关系;Ruffa从统计热力学理论出发,给出矿物的热膨胀系数与离子之间距离和其他热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但是,由于影响矿物热膨胀性能的因素复杂,这些计算方法均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前者只能给出半定量的计算结果;后者虽然计算精度有较大提高,而对AB型卤化物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结果,只能较好地反映热膨胀系数随阴离子的变化规律,而不能很好地反映随阳离子的变化规律,且误差较大(其计算结果见表1).1 计算方法我们从矿物的晶体结构、晶体化学理论和原子及其核外电子层性质,通过分析AB型卤化物的热膨胀系数随晶体结构类型、晶体化学特征和元素周期表的变化规律,给出AB型卤化物  相似文献   

16.
锰铬奥氏体钢中合金元素及碳的短程有序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福成 《科学通报》1991,36(5):382-382
合金元素在固溶体中以C-Me形式呈短程有序偏聚的理论研究近年来已取得了一定成果.这一理论已从能谱等实验中间接地得到了证明.穆斯堡尔谱对钢中铁原子核周围环境十分敏感,它可以探测到原子核周围10~(-9)eV的能量变化,因而可以准确地获得铁原子核周围的电子结构、磁结构和点阵对称性等微观信息.本文首次用穆斯堡尔谱效应分析6Mn-  相似文献   

17.
罗渝然 《科学通报》1979,24(5):209-209
Benson-Buss原子团加和规则是预测多原子分子热力学参数的优秀方法之一。按照BB加和规则,键能D(RO—OH)应该是D(RO—OR)与D(HO—OH)的平均值,即  相似文献   

18.
吕钟  周健  孙志梅  陈荣石 《科学通报》2013,58(1):98-102
通过第一性原理方法, 计算了稀土镁合金的晶格常数、弹性模量、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各向异性参数等性能, 研究了稀土元素对镁合金的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固溶体中固溶原子和溶剂原子之间的最近邻原子间距增大, 固溶体的体模量减小; 固溶原子的4f电子对固溶体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Eu及Yb处出现的晶格常数和力学性能的反常来源于固溶原子的特殊的4f电子层结构; 方向性共价键是固溶体脆性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期的高压状态方程测量已证实,与原子束散射技术或精确量子力学计算方法所确定的氦原子对He-He间排斥势相比,高压下固态氦中原子间等效排斥势要弱得多。对凝聚态条件下引起原子势软化的机理,人们曾作过理论尝试。如LeSar曾研究过压缩状态下由原子中电子云收缩效应引起的软化现象,Loubeyre考虑过三原子关联引起的软化现象。这些工作之所以未能满意地预言更高压力范围的测量结果,原因是他们对高密度条件下多原子间复杂的关联作用缺乏全面的理论描述。本文提出一种孤立原子简单堆积方法,通过完全的量子力学计算研究压缩固态氦中原子势对邻近原子的依赖关系,并揭示原子势软化机理。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InGaAs晶体固-液相变过程,并运用径向分布函数、键角分布函数、配位数统计及可视化等方法,从微观结构的不同层面分析了固-液相变过程的结构演变.结果表明:对于InGaAs体系,固-液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一级相变时,其原子平均能量和比体积、径向分布函数、键角分布函数、配位数和原子截面图、局部原子分布以及钻石结构分析都显示出很明显的变化.熔化过程中InGaAs晶体原子间共价键发生断裂,体系从四配位结构变成三配位结构,通过占主导作用的三配位结构,结合少量的四配位结构,形成三配位结构之间的互连接和三配位结构穿插四配位结构的连接形成的拓扑无序的液态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