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分析了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因素对我国会计改革的影响,提出应将会计改革纳入我国深刻、广泛的社会变革中,对会计改革进行一系列的战略性决策,首先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政府主导的会计模式;其次是继续国有企业改革,建立规范的企业会计制度;第三是加强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选择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路.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大部份完成了公司制的改造,成了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但是,也要看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还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要积极稳妥地进行产权结构的调整,建立国有产权代表制度,完善企业法人制理结构,建立起对国有股权代表,企业经营者、企业职工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股权分置改革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有企业经过股权分置后的状况.分析了股权分置在新的历史阶段的缺陷,论述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必要性.股权分置改革的实施,有利于国有上市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战略重组,增强上市公司市场竞争力.但同时,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只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须进一步提高企业质量,积极推进大型、特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健全法制,树立诚信,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与美国成熟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相比,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市场仍待进一步完善。中关私募股权基金在项目选择、审慎调查、投资方案设计和项目后续管理这四个投资运作机制以及与其相应的配套法律制度上的差异.显示出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土情况通过完善项目选择、中介机构规范、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以及激励约束的相应法律制度来进行我国监管制度构建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层激励方式,为改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文章概括分析了股权激励制度的缺陷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以期对未来股权激励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双重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国有企业经营权是一个涵义极广而又非常模糊的概念,也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话题.对于其概念和法律性质,学界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认为,国有企业经营权是国有企业由全民所有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的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经营权将恢复其本来所具有的经济学概念,而将被公司法人的股权所取代.  相似文献   

9.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市场退出机制。从分析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理论入手,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状况,全面总结了市场退出法的规制方式、程序和我国市场退出法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改进措施,以期对我国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立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内部人控制是股权分散情况下现代大公司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国有企业出现了被扭曲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经理人与行政组织的重复博弈、与企业组织的一次性博弈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产生的制度性根源;进而提出减少内部人控制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陈骅 《海峡科学》2005,(10):12-1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加深,这几件相互关联的大事,对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是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企业法制建设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已成为企业法律工作者深切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债转股问题是大陆近来的一个热门话题。所谓债转股就是国有商业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不良债权转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国有企业中的股权。债转股问题在前几年就已经提出来了,并有过一些讨论,最近付诸实施。债转股:两方面需要实施债转股是来自两个方面的需要:一个方面是来自国有商业银行的需要,这就是它们在经营中积累了对国有  相似文献   

13.
何强 《广东科技》2013,(24):193-193,228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国有企业兴衰成败,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党和领导人提出的关于建设一系列新要求和新举措,使人们对当今社会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审视和分析。鉴于此,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改进措施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将面对全流通的新环境。在上市公司壳资源仍很稀缺,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许多公司的市值被严重低估的背景下,敌意收购发生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并且实践中已经发生了诸多反收购的实例,但我国反收购的法律制度却不尽完善,缺乏有效地监管,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反收购制度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5.
债转股在我国最初的实现是基于国家的政策性考虑,为了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国有企业高负债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从法律角度解释,债转股实际上是债权人与债务人通过签订将债权转为股权的协议使双方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被持股与控股关系代替的一种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16.
方文彬 《甘肃科技》2011,27(23):102-104
股权激励可以使公司经营者参与公司剩余利益的分享,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两权分离而带来的代理问题,但是在我国,股权激励制度尚不完善,还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对目前我国股权激励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范金湘 《科技信息》2009,(28):73-74
军队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健全的法制作为保障。在现行法律法规对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做出保障的基础上,有必要从健全相关国内法以及引入新的国际法规则两个方面完善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并继续推进军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法律保障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国有股权是国家所有权在公司制度下的转换形式和新型权利形态,依据股权投资主体和管理主体情况的不同,国有股可以分为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两大类;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由于股权主体的属性与股权行使之目的的不同,导致国有股与流通的社会公众股之间存在同股不同资、同股不同利、同股不同权等几个方面的差异性.国有股权在其设立、配置、管理、行使、流通转让过程中,国有股权主体或拟制代表主体与其他法律关系主体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包括国有股权投资法律关系、国有股权代表法律关系、国有股权监督管理法律关系、国有股权内部参与权授权关系.探讨国有股权法律关系对推进国企公司化改制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挖掘股权制衡对非效率投资发挥作用的深层传导机制和作用机理,本文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以2009~2018年我国公用事业上市公司数据为基础,对公用事业上市公司股权制衡与非效率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股权制衡度对缓解公用事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代理成本是股权制衡影响公用事业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的有效途径;同时,相对于中央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股权制衡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程度更为显著。本研究将为公用事业上市公司配置合理的股权结构并制定最优的对外投资政策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0.
以2012—2014年沪深两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关系,并进一步区分不同产权性质下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在未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正相关,而且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正向提升作用;在剔除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修饰情况下,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关系由正相关转变为负相关,且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在剔除盈余管理修饰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有更为明显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