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elest  刘隽 《世界科学》1992,(9):25-27
构建能转化烟草和油菜并得以表达的嵌合核糖核酸酶基因,这种基因在花药中的表达能有选择地破坏包围花粉囊的毡绒层细胞,从而阻止了花粉形成而导致雄性不育。这些核雄性不育基因的表达应有助于获得更多各类作物的杂交种子。  相似文献   

2.
徐速 《科学通报》1981,26(12):756-756
近年来,我国应用花药离体培养诱导花粉植株,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牧草方面报道极少。我们于1978年开始研究苜蓿花药离体培养,现已成功的获得了苜蓿花粉植株。这为苜蓿育种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74,19(9):409-409
应用离体培养花药的方法,诱导花粉形成单倍体植物,是近年来实验植物学上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进展。这项研究开始于六十年代中期。1964年Guha和Maheshwari在离体培养毛叶曼陀罗(Datura innoxia)的花药时发现花药的药室中生长出胚状体,他们在1966年进一步确定这些胚状体是起源于花粉的单倍体。在离体条件下,花粉改变正常的发育进程转向产  相似文献   

4.
绒毡层乌氏体在Ca2+运输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孟祥红  王建波  利容千 《科学通报》1999,44(24):2640-2643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小麦花药发育过程中Ca^2+的分布,四分体末期,在绒毡层内表面、药室和花粉的表面均分布的携带Ca^2+的乌氏体,并且乌氏体和花粉的表面相接触,分表面开始有Ca^2+的积累,单核花粉期,其药室内分布有大量携带Ca^2+的乌氏体,花粉表面的Ca^2+境我,成熟花粉时期,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Tirlapur等人的应用荧光标记方法研究了花粉发育过程中花药Ca^2+的分布,认为Ca^  相似文献   

5.
孙洪涛 《科学通报》1979,24(20):948-948
亚麻花药离体培养,虽然国内外有些研究者进行了不少工作,但到目前还未见有成功的报道。我所从1975年开始对亚麻花药进行培养研究,1978年8月获得3株无根花粉植株。1979年3月又获得21株绿色花粉植株(其中已有11株生根)。检查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16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重介绍了花药和花粉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特点和复杂性,花药和花粉的特异性基因以及特异性基因的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应用上述特异性基因的调节序列与一定的目的基因(如核糖核酸酶基因)构建的嵌合基因诱导植物雄性不育的前景和这种分子生物学方法在作物杂种优势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鲜花盛开的季节,繁忙的蜜蜂采访着每一朵鲜花,一些蜜蜂在采收花蜜,一些蜜蜂在采收花粉,作为自己的食物.所谓花粉就是植物雄蕊花药上一些粉状或细粒状的物质.花粉是花的雄性器官,通俗地说就是植物的精子.花粉的体积小,颜色大多是淡黄或淡栗色.通过花粉,植物可以结出果实,借以传宗接代,因此花粉实际上就是植物的雄性生殖细胞.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07,52(20):2391-2391
在花药发育过程中,绒毡层细胞为花粉发育提供胼胝质酶、合成花粉外壁酶及花粉成熟所需的其他营养物质.许多绒毡层发育关键基因的突变都会导致花粉发育缺陷,从而导致突变体呈现雄性不育的性状.  相似文献   

9.
钙调素mRNA在烟草花药发育过程中的原位定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陈绍荣  吕应堂  杨弘远 《科学通报》1998,43(20):2202-2206
利用RNA原位杂交技术,以地高辛标记的反义RNA为探针,研究了烟草花药发育过程中钙调素mRNA时空分布特点。烟草花药各个不同发育阶段均有钙调素mRNA的分布,但表达水平有明显的时空差异。花药发育早期,钙调素mRNA表达很强,主要分布于表皮,绒毡层和药隔和薄壁细胞等,尤其是即将进行减数分裂的小孢子母细胞核部位和减数分裂时期的染色体部位有较多的mRNA积累,随着花药的发育,药壁和花粉中的表达量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0.
开花,意味着雄蕊和雌蕊已经发育成熟,雄蕊的花药即将开裂,雌蕊的柱头可以接受花粉了。在大多数情况下,花开以后雌雄蕊总是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不再动了。不过,对于本文中的主角旱金莲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旱金莲又称金莲花,是原产在南美洲的由蜂鸟传粉的植物。旱金莲开花时,它的雄蕊能慢慢地  相似文献   

11.
颜昌敬 《科学通报》1985,30(24):1910-1910
用花药培养法从小麦花粉细胞再生成单倍体植株的工作,早已由欧阳闻俊出色地完成了,随后开始把它应用于小麦育种,我国胡道芬等在小麦花药培养育种上作了贡献,得到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国外也报道育成了花培新品系。但据目前报道,小麦花药愈伤组织和绿苗的诱导频率低,限制了它在育种上的广泛应用,因此进一步提高小麦花培绿苗频率和简  相似文献   

12.
曾君祉 《科学通报》1981,26(16):1014-1014
花药单倍体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由于花粉母细胞只有21条染色体(n=21),每条染色体都没有同源对象,所以减数分裂不正常,结果形成的小孢子大小不等,其中有一部分特小的小孢子只有少数几条染色体,我们称之为微型小孢子(mini-microspore),并曾认为它在细胞工程上和理论研究上可能有一定用途。微型小孢子是一种微小的细胞,最近几年其他作者对用不同方法获得的植物微细胞在细胞工程中的可能用途也做了一些探索。有的作者研究了动物微细胞的DNA合成情况,为了研究微型小孢子的细胞生物学特点,探索它  相似文献   

13.
采用RNA原位杂交技术对水稻类查尔酮合酶基因D2进行细胞定位,结果表明D5基因特异地在水稻花药的绒毡层及维管束周围细胞中大量表达。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将水稻 劝蛋白基因(Actionl)启动子驱动的D5正义及反义基因分别转入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花粉不同发育时进行观察,发现表达反义D5义及反义基因分别转入水稻中,对转基因水稻花粉不同发育时期进行观察,发现表达了反义D5基因的花粉其形态表现明显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运用cDNA缩减杂交法克隆水稻花粉发育有关的cDNA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庄楚雄  徐是雄  卢永根  邱志平 《科学通报》1999,44(17):1842-1846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是花粉发育和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 .为了克隆此时期水稻花粉发育的基因 ,以可育系安农N及其温敏核雄性不育突变体安农S 1为材料 ,先抽提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穗的mRNA ,然后采用cDNA缩减杂交法 ,成功地克隆了RP 1 ,RP 2和RP 33个cDNA .Northern杂交分析表明 ,这 3个cDNA相对应的mRNA都只在花药中表达 ,而不在叶中表达 ,而且在安农S 1中的表达量 ,也明显低于在安农N中的表达量 .其次 ,在高温 (≥ 2 8℃ )下生长的安农S 1的表达量也明显低于在较低温 (≥ 2 5℃ )下生长的安农S 1 .经序列同源性分析 ,尚未发现与RP 1 ,RP 2和RP 3序列同源的基因 .以上结果显示这 3个是新的与水稻花粉发育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大农业对育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快速选育早熟、抗病、高产的新品种。为适应这一新形势,我们从1971年开始协作进行水稻单倍体育种研究。单倍体育种法就是通过培养杂种一代的花药,诱导花粉形成单  相似文献   

16.
马三梅  王永飞 《自然杂志》2004,26(6):342-342
花粉成熟后 ,从雄蕊花药或小孢子囊中散出后 ,传到雌蕊柱头或胚珠上的过程叫传粉 (pollination)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自花传粉与异花传粉 2种方式 .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称自花传粉 (self pollination) .一朵花的花粉落在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称异花传粉 (cross pollination) .有些植物是严格自花传粉的 ,有些植物是严格异花传粉的 ,大部分植物既可自花传粉又可异花传粉 .植物一般以风或者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粉 .以风作为授粉媒介的花称为风媒花 (anemophilousflower) ,例如小麦、水稻等 .风媒花的花粉散放后随风飘散 ,随机地落…  相似文献   

17.
二系杂交小麦技术体系是我国原创的利用不育系实现杂交小麦产业化应用的重要成果,其高效制种技术是杂交小麦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选育高配合力和异交性状优良的不育系与恢复系能够有效提高制种异交结实率和产量.本研究通过2016~2020年间二系杂交小麦相关制种试验,对制种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恢复系花粉传播距离、花药大小、花药外露率、花粉量和不育系的开颖角度、柱头外露率等异交生物学性状与异交结实性能有显著相关性;父本花期比母本晚2~3 d能够实现时空协同和生理协同的有效配制.按照父本比例5%对父母本进行混播制种比行比制种产量显著提高28.2%. 2019~2021年度,在南阳地区进行规模化混播制种生产效果突出, BS1453/JS1规模化制种产量达到5273.4 kg/hm2,为二系杂交小麦推广应用和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花粉传奇     
千娇百媚的花朵人见人爱,但花中之“粉”却很少惹人留意。殊不知,它是绿色生活的微尘,它充当隐形侦探,它更是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见证。生命微尘每当春天的脚步悄悄来临,人们都来到田野、森林或公园游玩,轻轻摇曳一支杨花或一株开花的小树,顷刻就有无数金黄色的粉末落下,如烟似云,飘飘扬扬,像下黄雨一样,植物学家把这种美妙的景色称作“花粉雨”。实际上花粉是植物的生殖细胞。花朵上的雄蕊成熟后,就会释放出大量花粉,四处飘散。一粒花粉孕育着一个彩色的生命。这些小家伙形体微小,数量却很多。一朵棉花大约有2万粒花粉,豌豆花有3万粒,玉米花…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植物也有血型、自卫能力———于是,植物有了一个新功能:作证。花粉“见证”春暖花开,植物花朵上的雄蕊成熟后,便释放出大量的花粉,四处飘散。一粒花粉孕育着一个彩色的生命。花粉外壳由孢粉素构成,高温、高压、酸、碱都奈何不了它。如此时作案,花粉就成了“见证人”。移尸灭迹是杀人犯的惯用伎俩。侦破此类案件,第一现场是重要的突破口。1959年,澳大利亚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命案:某夜,一位富商的遗孀沿着河岸散步时突然“人间蒸发”了。根据其友人的报案,执法人员认为,她可能已遭杀害,而邻居某男子嫌疑最大。检察官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如果你在一块玻璃板上涂上凡士林,让它暴露在空气中,然后再放到显微镜下,就会看到大量各种各样的微小颗粒。这就是植物的花粉。曾经有人计算过,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在莫斯科的每平方厘米面积里,沉积着1500粒这种活的花粉。在地球最古老的岩层里就积存着花粉层。尽管产生这种花粉的植物,甚之于连同它们的种属、目、类都早已消失,但花粉却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确实曾经存在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