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不确定需求下供应链合作广告与订货策略的博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报童类型产品的二级供应链结构,放宽了市场需求为确定性的假设,引入了订货量这一决策变量,先后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及零售商的最优订货策略,比较了不同博弈均衡下的策略选择及系统期望利润,探讨了市场需求随机性对制造商与零售商广告投入水平的抑制作用.并利用Nash讨价还价理论对合作利益进行了分配.最后,通过一个数学算例验证了有关结论.  相似文献   

2.
纵向合作广告的微分对策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单一制造商与单一零售商所组成的渠道结构,假设零售商广告促销活动对制造商品牌商誉存在消极影响,运用微分对策的方法,分别考察了动态架构中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广告策略,并对此三种博弈结构下的反馈均衡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的系统利润、制造商和零售商广告投入都要优于非合作博弈情形时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的合作广告策略.在随机需求条件下,分别考察了Stackelberg主从博弈和Nash合作博弈两种情形下的最优广告策略,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选择合作时的广告水平、订货量和整条供应链利润均优于不合作情形的结论.对于Stackelberg主从博弈,证明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会选择承担零售商的广告费用.进一步分析得出博弈的合作均衡具有Pareto优势,应用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对增加的利润进行了分配.最后,结合数值算例对有关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Shapley值和相同利润增长率的供应链协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两级供应链系统,在非线性市场需求下,通过非合作博弈和联舍定价两种决策方法,给出了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得出联合定价不仅可使系统达到最优,而且消费者也从中受益.针对联合定价策略,分别运用Shapley值法和相同利润增长率两种形式对合作带来的系统增益进行了分配,并首次对两种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当制造商为核心企业时,若非合作时制造商的利润小于零售商,则采用Shapley值法进行分配对制造商更有利;相反,若非合作时制造商的利润大于零售商,则采用相同的利润增长率进行协调对制造商更有利.最后,对协调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并通过实例进一步对各种情形下的定价和利润分配策略进行了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多级供应链不同主体间应对碳限制与碳税机制问题,基于Stackelberg博弈理论研究了由单制造商、多分销商和多零售商构成的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碳税博弈策略.针对政府对于企业超标准排放的容忍程度,设定了级差等级碳税,并据此建立了多级供应链生产-库存系统策略集合;对比级差碳税与统一碳税下四种博弈策略的成本及碳排放水平变化,给出了制造商和零售商主导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以及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博弈模型,并进行了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双渠道供应链电子渠道与零售商合作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于双渠道供应链中电子渠道独立于零售商时,会存在"渠道冲突",因此考虑制造商在电子渠道领域和零售商进行合作,把电子渠道的订单全部交由零售商来完成,收益共享,建立了基于Staekelberg博弈的理论模型.分析发现电子渠道的需求不受零售商是否合作的影响,对一个简化情形,得到了制造商和零售商选择在电子渠道合作的解析条件.通过算例仿真,探讨了电子渠道独立于零售商时的批发价格和制造商的电子渠道收益分享比例对合作的影响,发现某些情形下制造商电子渠道和零售商合作为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7.
考虑品牌制造商开发移动客户端对线上线下渠道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的影响,品牌制造商可通过移动渠道,电脑渠道与零售渠道三种渠道销售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需求模型受价格与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共同影响,构建了非合作博弈,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的定价与订货联合策略模型,运用逆向求解法得到均衡解.数值算例表明不同策略下,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系统总利润均先增加后减少,零售商订货量随着移动客户端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得到了竞合博弈与合作博弈下系统总利润近似相等,并且渠道价格一致策略并不一定是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8.
考虑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研究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的定价策略问题.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三种定价决策模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析解.分析了渠道权力结构、零售商的在线渠道选择以及消费者渠道忠诚度对最优定价策略和渠道成员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开辟在线渠道时,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情形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不利的;不论在哪种博弈情形下,零售商开辟在线渠道对制造商和零售商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考虑制造商线上线下销售,零售商实体店销售,制造商与零售商共同承担网络平台建设,消费者存在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在Stackelberg博弈、竞合博弈、价格不统一合作博弈、价格统一合作博弈四种情形下,分析消费者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对企业定价决策、利润的影响。主要结论是:服务损失厌恶心理导致零售价格、网络销售价格、批发价格下降; Stackelberg博弈下的零售价格高于其他情形下的零售价格;供应链利润、制造商利润、零售商利润先下降后递增,存在导致利润最小的服务损失厌恶系数临界值;竞合博弈下的供应链利润最高,Stackelberg博弈下的供应链利润最低。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物流费用分摊比例的闭环供应链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电零售商为制造商提供丰富的销售渠道之时,也给制造商带来大量具有盘剥性质的费用成本.针对这一现象,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引入到闭环供应链系统中来,通过分析正向和逆向物流费用在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分担比例,发现零售商承担的正向或逆向物流费用比例越大,则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均会得到提高,从而通过设置合理的分摊比例,可以达到优化供应链的目的.另外进一步分析了非合作博弈下的外包策略及步骤,发现运用物流费用分摊比例的大小可以进行外包决策;在合作决策下,为了避免合作失败的风险,运用不对称的NASH协商模型设计了供应链系统的利益分配方法及步骤,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进一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在网络渠道和实体商店零售渠道的广告效应下,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的制造商与零售商之间考虑进行信息共享策略.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及合作博弈模型,求解需求不确定性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策略.不同的数值实验表明当制造商对于市场的预期较低时,实体商店零售渠道广告影响越弱,零售商进行信息共享后的利润损失越小,会愿意进行信息共享,提升整个双渠道供应链的总利润.最后,将双渠道的广告效应延伸到现实的批发价格激励机制之中,表明该激励机制使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高于非信息共享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研究由一个主导零售商、两个竞争制造商以及一个第三方回收商组成闭环供应链的决策及协调问题,分别在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下构建了相应的决策模型,讨论了实现闭环供应链系统协调的分配机制.研究表明无论制造商间的竞争强度如何,分散式决策下的主导零售商总是获得了较其它成员更多的渠道利润.制造商间竞争强度的增强对扩大新产品的销量及废旧产品的回收都是有利的.成员合作可以有效地克服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双重边际"效应,且主导零售商总是获得了较其它成员更大的合作优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新产品的销售模型,建立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销售商的二级供应链垄断销售模型,研究它们为使自己利润最大,在非合作情况下的斯坦克尔伯格博弈动态最优定价决策,得到了制造商和销售商的动态定价最优策略及一些性质,如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是常数,产品销售累计量是时间的线性函数等,并与实际经验相比较,结果与实际是比较符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一个零售商主导的两级供应链,探讨信息不对称下的制造商返利策略,给出了博弈均衡解,并通过敏感性分析和数值分析研究制造商返利的影响.结果表明:1)渠道成员收益与返利敏感型消费者所占比例,返利兑现率和返利敏感因子密切相关;2)返利策略对供应链渠道有利,但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不一定有利.文章还探讨了零售商的信息共享策略和制造商的信息预测能力对渠道成员的影响,结果表明:1)信息共享对零售商有利,但对制造商不一定有利;2)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商的信息预测能力可以使渠道成员获得帕累托改进.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广告存在损害顾客忠诚度和降低品牌形象的情形.为分析制造商以成本分担形式开展合作广告的前提条件,以及合作广告对消费者需求和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以两条"单个制造商-单个零售商"组成的竞争供应链为对象,构建了供应链之间的Nash博弈和供应链内零售商为领导者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考虑广告长效作用,对两个销售周期的合作广告和非合作广告博弈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制造商仅在广告负效用显著和商品替代率高的条件下开展合作广告;当商品替代性不显著时,合作广告可以有效提升需求,反之则降低需求;合作广告并不能提升零售商收益,但当商品替代率低时,可以改善制造商收益,同时提升供应链总收益.研究结果对地方性广告实践中的供应链成员决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零售商主导供应链在碳交易和消费者低碳偏好下的减排合作决策问题,以供应商不减排投资分散决策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供应商减排投资的斯坦伯格博弈和垂直纳什博弈不合作模型及集中决策合作博弈模型.给出了供应商减排投资和选择垂直纳什博弈的条件,分析了零售价、减排量、需求和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变化.研究发现,供应商投资减排,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增加且供应商利润在垂直纳什博弈均衡时比斯坦伯格博弈均衡时大,但斯坦伯格博弈和垂直纳什博弈均不能实现低碳供应链协调;特定条件下的垂直纳什博弈和集中决策的零售价格低于供应商不进行减排投资下的普通产品零售价格,即低碳并不一定高价.指出零售商具有选择与供应商进行投资减排合作的动力,从而构建了供应商和零售商共同决策批发价格的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来实现供应链减排合作与利润分配.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针对供应链中制造商和零售商关于耐用商品的合作广告和零售价定价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微分博弈模型. 将市场累计销售量作为状态变量,并把广告和价格因素引入到市场累计销售量的动态方程中. 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得到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广告投入策略以及制造商对零售商广告成本的最优分担比例;发现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和制造商的分担比例均为常数,而零售商的广告投入随市场累计销售量的增加而递减;并且给出了制造商对零售商进行广告补贴的阈值. 最后,给出了各厂商决策变量的比较静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博弈模型,研究了制造商渠道侵入时,“制造商广告”、“制造商–零售商广告”、“零售商广告”三种不同广告模式下,企业的广告和定价决策,并分析了渠道侵入对企业广告、定价等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存在渠道侵入相比,即使渠道侵入导致了基础市场萎缩,当广告成本相对较低时,制造商和零售商仍能够同时通过广告获得更多的收益;相对较高的广告成本总会伤害零售商的收益,而制造商只有在零售商广告模式时其收益可能受到伤害.制造商渠道侵入对企业在分销渠道广告投递强度的影响与广告模式、广告成本系数及渠道替代效用有关,制造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降低,而制造商–零售商广告和零售商广告模式下,分销渠道中广告强度可能会提高也可能会降低.  相似文献   

19.
考虑到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影响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决策,分别在零售商公平中性和公平偏好情形下建立供应链动态博弈模型。其中,模型考虑了零售商预测市场需求信息并决定是否向制造商分享信息,旨在探讨零售商的公平偏好行为和信息分享策略对制造商和零售商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零售商公平偏好程度的增加,批发价降低,但零售价不变,零售商的效用增加,而制造商的效用减少;信息分享有助于制造商获得较高的效用,并且提高信息精确度,可以弥补制造商因零售商公平偏好行为带来的效用损失,然而,信息分享使零售商的效用减少,故零售商不会自愿分享预测信息;在合理的效用分配比例范围内,制造商的信息分享补偿机制能够让具有公平偏好行为的零售商自愿分享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20.
针对制造商开辟的电子直销渠道与传统零售渠道存在渠道冲突情景下的双渠道供应链合作广告问题,建立了一个随机微分对策模型进行研究,运用汉密尔顿-雅可比-贝尔曼方程分别求得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广告投入量和广告成本分担比例。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成员的合作广告决策除了与渠道边际利润相关,同时还取决于零售商广告对电子直销渠道产生的广告影响效应;进一步,通过对比集中决策和Stackelberg主从博弈下均衡的系统利润水平,给出了一个双向参与合作广告协调策略实现了双渠道供应链协调,并用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文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