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研究信任关系对在线口碑传播过程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控制口碑传播。以社会关系强度刻画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考虑社会强化现象及消费者兴趣转移现象;以SIR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构建基于信任关系的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在线口碑传播模型。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不同网络结构下信任关系对在线口碑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信任度的提升可显著促进在线口碑传播,当社区存在交叠时,社区信任度的促进作用增强,而社会信任度作用则减弱;另外,相比于社区内部信任,提升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促进作用更强,尤其是当网络社区结构一般或较弱时,且此时高影响力用户可在控制口碑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研究信任关系对在线口碑传播过程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控制口碑传播。首先,以社会关系强度刻画消费者之间的信任度,考虑社会强化现象及消费者兴趣转移现象,以SIR传染病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信任关系的连续时间马尔科夫在线口碑传播模型;其次,通过数值实验分析了不同网络结构下信任关系对在线口碑传播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信任度的提升可显著促进在线口碑传播,当社区存在交叠时,社区信任度的促进作用增强,而社会信任度作用则减弱。另外,相比于社区内部信任,提升陌生人之间的信任促进作用更强,尤其是当网络社区结构一般或较弱时,且此时高影响力用户可在控制口碑传播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更新产品的延期投放成为许多企业的产品运营策略。目前关于产品投放时机的研究主要基于Bass模型,假定同质用户,没有考虑具体的社会网络,也没有优化初始的投放种子选择。基于社会影响力最大化模型的更新产品投放时机和种子优化问题:在一个已存在旧产品的社会网络 中,产品以扩散模型 的形式传播其影响力,但更新产品投放时旧产品停止扩散,如何选择投放阶段 和 个更新产品的种子使得新旧产品利润之和最大化。在本文的扩散模型中,如果用户来自已购买产品的邻居影响力超过某一确定阈值,则该用户保持激活并影响其未激活邻居,当未有新的激活用户时停止扩散。本文建立了更新产品扩散的投放时机和种子优化问题的整数规划模型,设计了求解大规模问题的多阶段贪婪算法。计算实验显示,相比传统贪婪算法,该算法具有更高的求解效率,相比度数下降算法、随机算法,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求解质量。同时在一个真实网络中进行扩散模拟,发现:更新产品利润小、种子数量少、计划阶段限制大时,延期投放容易使厂商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市场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分析用户创新社区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间关系,建立用户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在对用户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系统梳理的基础上,筛选出13项主要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方法,建立了用户持续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整体框架模型。结果表明:社区认同、用户满意度、感知风险和使用经验因素是决定用户持续参与意愿的最直接原因,系统质量、信息质量、社区互动、知识资源、自我效能和关系资源因素是决定用户持续参与意愿的最根本原因,感知愉悦性、感知个人利益和信任因素在促进用户持续参与意愿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达到更进一步理解群体事件在微博中的传播机理并得到能够综合评定事件参与用户在传播中重要程度的方法,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基于真实案例的传播数据对社会群体事件的微博进行了分析。通过事件的消息转发关系构建了群体事件的微博传播系统;通过对若干传播基础指标实施主成分分析,构建了群体事件用户传播重要性的综合评价模型;结合复杂网络的相关理论,开展了该模型的评价值和复杂网络中心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和研究,发现了群体事件的网络是具有无标度性质、小世界特征和较高集聚系数的复杂网络,在该网络中用户传播重要性的评价值实际与用户的复杂网络 核分解指标值存在极高的相关性。因此,人们可以依靠 核分解为核心的分析方法更精确、更有效地找到影响群体事件微博传播的重要用户。  相似文献   

6.
基于耦合网络理论,建立了微信群与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中的知识传播模型,应用下一代矩阵法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微信群既可以对组织中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抑制作用。当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和线下社交网络两种渠道交流知识的次数较接近时,这一耦合网络中传播趋于稳态时的知识拥有者比例较大;员工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微信群交流的次数过多或过少,都将对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产生抑制作用。研究还表明,这一耦合网络的拓扑结构对知识传播有重要影响,无标度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均大于匀质耦合网络。  相似文献   

7.
借助微博、微信上有影响力的用户去推送广告以达到社会化营销效果的最大化,是营销决策管理的新问题。本文运用社会资本资源和分形维评价理论,以网络用户的领域威权、言论质量和互动参与三个测量维度构建话语影响力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根据网络用户的数据相似性及其特征数据属性,构建话语信息影响力价值分形维度量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计算求解和验证,检验了该模型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行为定价是企业实践中经常采用的策略,是指基于用户行为进行分类并实施区别定价。随着平台经济的发展,平台方拥有丰富的用户信息,竞争企业如何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细分用户并制定价格,成为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平台用户的品牌偏好异质性和有限理性行为使得这个问题更具挑战。基于数学建模和多智能体建模仿真方法,对比分析不同的信息和分类策略的优劣性。进一步探讨包括消费者购买意愿、品牌忠诚、有限理性等多种行为因素对消费者购买决策和价格博弈的影响。研究发现:根据用户的历史购买记录对用户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企业受益最大;反之,信息过量可能导致企业受损。面临消费者有限理性行为,企业采用行为定价策略可从中获益;当市场上消费者的产品购买意愿较低时,区别定价能为企业带来更显著的收益提升。此外,当竞争对手采用行为定价策略时,企业实施区别定价而非统一定价应对有利于自身。  相似文献   

9.
针对企业社交网络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知识传播效用低、传播不畅等问题,从感知公平视角出发,在经典的SIR模型基础上引入了公平因子,构建了基于公平理论的企业社交网络知识传播机理模型,探索了企业社交网络虚拟情境下员工感知公平程度对其持续知识共享行为的动态影响机理及状态转化.结果表明,员工在企业社交网络中的感知公平程度对其持续共享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当感知公平程度增加的时候,持续知识共享者数量出现明显增长,持续知识共享者与知识共享者达到平衡的时间明显缩短.当持续知识共享者人数到达平衡点时,ESN中的知识共享行为达到最佳水平.并且互动公平、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员工的持续知识共享行为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互动公平的影响最大,分配公平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0.
在社交网络中同样数量的种子用户群体在社交网络中的不同分布,往往对新产品的传播效率造成影响.探讨在具备小世界特性的社交网络中,种子用户分布与社交产品扩散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基于阈值模型和基于节点相关性的仿真实验,基于大规模实际社交网络的数据,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来从微观角度进行观察.研究发现,社交网络中种子用户紧密度与社交产品扩散速度正相关,但影响加速递减.  相似文献   

11.
群推荐系统已经成为社交网络平台的重要工具,为群体用户提供兼顾个性化和整体满意度的产品和服务.现有群推荐方法大多是对个性化推荐方法的集成和聚合,忽略了群体和用户的交互影响以及群偏好和成员偏好的动态变化,从而无法保障群推荐系统的效果.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群偏好和用户偏好协同演化的群推荐方法,能够建模群体和用户的动态交互.具体而言,本文将用户偏好建模成其历史偏好和群影响的加权聚合结果,将群偏好建模成群历史偏好和新加入成员偏好的加权聚合结果,最终预测群体可能消费的产品列表和成员可能加入的群体列表.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在群体消费行为和用户加群行为的预测表现都优于基准算法,并兼具很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Through a socio-technical approach and based on abductive case study analysis, this work explores the antecedents of differences in ICT use between two different employee groups in the same organizations. Prior to the large-scal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plex ERP system, one of the groups consisted of experienced ICT users, while the other consisted of inexperienced user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ature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task-technology fit, the leadership and the ICT-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es, and employees’ levels of self-determination, is investigated in relation to different user practices, and in particular, how it may institutionalize involuntary non-use for the group of inexperienced employees. Previous experience is a moderating variable, together with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possibilities in everyday work. In a perspective of sociomateriality where user practices are seen as developing through situated everyday actions and interactio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mands, control and support and inherent need satisfaction is elaborated. This study shows that employees’ use or non-use of new ICT has to do with how leadership behaviors affect the ICT-organization integration process and its outcomes, and how this process may serve the experienced employee group over the inexperienced, and as such contribute to involuntary non-use of new ICT for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经典熵方法的局限,提出一个新的区间直觉模糊熵计算方法.考虑社交网络数据高度动态及非结构化的特性,引入区间直觉模糊思想,创新性地将社交网络用户影响力量化评价转化为模糊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基于区间直觉模糊数的用户影响力动态评价模型.该模型对用户影响力进行多层次分解,建立模糊情境下的指标体系,以区间数描述用户数据,同时引入时间维度考察数据的动态差异,采用新的熵方法计算模糊熵,设计主客观相结合的熵权确定方法,从而对用户影响力进行量化分析.克服了主观赋权的局限,提供了社交网络量化评价的新思路,拓展了区间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的应用.最后,应用该模型对新浪微博用户进行影响力动态评价,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云计算环境下动态用户行为认证的机制、模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计算中,终端用户对云资源软硬件的影响和破坏远比目前用户利用因特网进行资源共享要严重的多,因此相对于用户的身份,用户的行为是否真实可信是云计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了户行为认证的机制,包括行为认证集的确立、行为证据的获得、行为认证的策略,建立相应的随机Petri网模型,并通过量化瞬时变迁的实施概率来模拟不同的认证选择,利用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位置中的平均标记数来评价认证效果,为云计算的安全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线评论所包含的产品特征观点在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还没有挖掘客户评论中的产品特征观点作为主要数据来源的推荐系统,并且,监督型方法中提取特征观点对的算法较少关注中文句式结构,提取规则缺乏动态适应性.因此,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观点对的产品推荐模型,首先,结合中文句式构成分析及特征观点的匹配关系分析,采用动态窗口提取特征观点对;在此基础上,结合特征树汇聚特征观点用于产品间比较,并为用户做出产品推荐;同时,提出情感可信度指标用于展示特征的典型评论.与采用静态窗口的基准方法相比,本模型的召回率和F值都有大幅提升,表明其可以为基于特征观点对的产品推荐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进而有效帮助用户做出购买决策.  相似文献   

16.
口碑营销已成为“互联网+”经济新形态下的主流营销渠道之一,消费者生成广告是口碑营销与广告结合而成的新型营销手段。以消费者生成广告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交易理论、互惠理论和前景理论,对奖励水平、隐私代价、产品类型三者与消费者生成广告之间的影响关系提出假设。采用组间实验设计,通过现场实验探究不同消费场景下消费者生成广告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奖励水平、隐私代价和产品类型对消费者生成广告都存在显著影响;奖励水平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受到隐私代价和产品类型的调节作用,即在不同隐私代价或不同产品类型下,奖励水平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但三者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即奖励水平、隐私代价对消费者生成广告的影响对于不同产品类型的作用模式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合理引导消费者生成广告,增强企业的口碑营销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具有伪控制补偿的自适应动态逆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论述了基于伪控制补偿解决自适应控制中作动器饱和问题的方法。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设计,神经网络用于对逆误差进行重构。伪控制补偿消除作动器和自适应单元之间的交互影响。通过在超机动飞行控制的应用仿真表明,该控制方案弥补了动态逆要求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消除了作动器饱和对自适应单元的影响,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功率控制和动态频谱接入是提高卫星通信中频谱利用率的关键技术。非注册用户以频谱租赁方式可对注册用户付出的代价进行补偿,亦可完成自身通信需求。针对注册用户和非注册用户给出不同的效用函数,对由两种用户作为参与者建立的博弈模型进行纳什均衡求解,之后通过最大化系统容量条件完成效用占优选择,得到最优化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可满足两种用户自身需求,亦可使系统通信容量最大。对于其性能,给出了两种用户数量和发送功率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非注册用户数量在系统容限内愈多则系统总容量愈大,注册用户所要求的最低信干噪比则在一定范围内最佳。  相似文献   

19.
具有多类资源多类用户智能电网实时定价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电网中的实时定价问题,对于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的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后继顺利发展以及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反映智能电网中电力需求或电力消耗动态变化需求侧管理(DSM)思想,利用动态博弈理论研究了实时定价和电力采购决策问题.该研究创新性地考虑了电力零售市场中零售商通常需要采购不同电力资源然后将其销售给不同类型用户这一现实,改变以往研究电力市场中零售商和用户之间策略互动时仅研究单一类型用户和单一类型电力来源局限,使用特殊的效用函数来模型短期用户的偏好和消费模式,将采购不同类型电力资源零售商与其服务的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策略互动构造出一个五阶段动态Stackelberg博弈模型,最终使用逆推归纳法求出博弈解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从而为零售商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网DSM实时定价的新型博弈决策机制,既为零售商提供了一种最优采购和定价机制,也通过实时定价为不同类型用户提供电力消费的不同最优反应模式.数值仿真表明了所提出的机制的有效性及系统参数变化对决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