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以过氧化环己酮(cyclohexanone peroxide,CYHPO)为研究对象,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ccelerating rate calorimeter,ARC)分析了CYHPO的自加速分解过程,采用速率常数法计算反应动力学参数.经过绝热修正,得到最危险状态下CYHPO的热危险评价参数,对其失控反应的本征热危险性进行评价.基于Semenov热爆炸理论,推算了最大反应速率时间(TMRad)、不归还温度(θNR)、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计算表明可以忽略ARC仪器误差对推算结果的影响,推荐CYHPO储运采用25 kg以下的K型包装,储运温度控制在59.7℃以下.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二异丙苯热爆炸危险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娜 《科技导报(北京)》2010,28(3):37-40
为了预防和减少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生产过程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DCP、DCP/20%碳酸钠和DCP/20%苯酚的热危险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其初始放热温度、最大温升速率、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等热危险性参数和绝热放热曲线;对3种物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绝热校正。利用绝热相容性评价的判据初始放热温度和平均加速度的理论模型,计算DCP/20%碳酸钠和DCP/20%苯酚的相容性。结果表明,DCP、DCP/20%碳酸钠和DCP/20%苯酚的初始放热温度分别为97.47、106.40和115.59℃,最大温升速率分别为65.15、2.15和3.44℃·min-1,平均加速度分别为0.2977、0.0077和0.0127。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所选取的碳酸钠和苯酚催化剂与DCP的相容性都较好,但比较二者发现,选用碳酸钠作为催化剂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3.
过氧化尿素的制备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制备过氧化尿素(UP)的适宜条件,探讨了10种稳定剂对UP产品纯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稳定剂能提高uP的纯度,且酸式稳定剂优于碱式稳定剂。同时发现,稳定剂对UP的高温热稳定性影响较大。50℃、24h的恒温实验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对UP的热稳定效果最好,酒石酸的效果最差;复合稳定剂对UP的热稳定效果均优于单一稳定剂。此外,低温下葡萄糖酸钠对UP具有稳定效果,而高温则无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加速量热仪,对偶氮二甲酰胺、偶氮二异丁腈、苯磺酰肼、4,4’-氧代双苯磺酰肼、N-甲基-N-亚硝基对甲苯磺酰胺和赛璐珞6种易燃固体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绝热实验研究,得到了它们的初始放热温度、最大温升速率、最大温升速率时间等热稳定特性参数和绝热测试放热曲线;对6种物质的测试结果进行了绝热校正。结果表明,6种易燃固体普遍容易受热作用的影响而产生放热反应,且反应速度较快,并伴随显著的压力效应和温度效应,破坏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王霁 《科技导报(北京)》2012,30(1):60-64
利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在室温下存放不同时间的硝酸铵的热分解参数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显示,存放10a和20a的硝酸铵与新生产的硝酸铵相比,初始放热温度分别降低了42.26℃和58.02℃,最高温度分别升高了20.28℃和197.55℃,绝热温升分别提高了62.54℃和255.57℃,最大温升速率分别提高了31.1倍和 99.3倍。常温下长时间存放的硝酸铵热危险性增大,主要是因为含有了使其活性增大的硝酸和水分。研究结果为硝酸铵的安全储存提供了有益的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3,4-二硝基吡唑(DNP)的热分解性能和热稳定性,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ARC)对其在绝热条件下的热分解进行了研究,得到了DNP绝热分解的温度、压力、温升速率等随时间及温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DNP的绝热分解分为四个阶段,后两个阶段为其主要热分解阶段,主要的热分解从245.5℃开始,绝热分解整体是较为缓慢的,没有自催化现象发生,证明DNP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根据温升速率方程及Arrhenius公式对这后两个阶段进行了动力学计算,两个阶段的热分解反应级数为0.5和1,活化能分别为218.4 kJ/mol、331.1 kJ/mol,指前因子分别为7.9×1018min-1、6.9×1028 min-1,并得到了DNP绝热分解温升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7.
膨化硝酸铵绝热分解的加速量热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加速量热仪研究了膨化硝酸铵的热稳定性,得到了膨化硝酸铵的温度、压力和温升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以及温升速率、分解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等曲线。分析了其绝热分解的过程,计算了表观活化能、指前因子和反应热等参数。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膨化硝酸铵是一种热稳定性良好的工业炸药氧化剂。 相似文献
8.
环己酮甲醛树脂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环己酮甲醛树脂与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甲基丙烯酸酯、氯化聚丙烯、表氯醇等的改性反应,同时测定了改性酮醛树脂的软化点、羟值、 I R 以及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性,并将改性树脂涂覆于金属表面成膜后,在不同介质中试验了其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热重分析仪(TG)和绝热加速量热仪(ARC)研究了过氧化二叔丁基(DTBP)与乙二醇、石蜡油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3种稳定剂混合后的热分解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稳定剂后,DTBP的起始分解温度升高,反应最大温度、最大温升速率、最大压力和最大压升速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加入质量分数均为50%的3种稳定剂乙二醇、石蜡油和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后,样品表观活化能由171.44 kJ/mol分别升高至201.79、235.08、229.11 kJ/mol,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时间由78.76 min分别延长至122.05、197.79、141.48 min,表明稳定剂提高了DTBP自分解反应的难度,同时使DTBP在爆炸临界点前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0.
在氨基磺酸存在下,由环己酮和乙二醇合成了环己酮乙二缩酮,研究结果表明,氨基磺酸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考察了环己酮与乙二醇物质的量比、催化剂用量和带水剂种类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当环己酮、乙二醇和氨基磺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5:0.05时,环己烷为带水剂,回流分水60 min,产品收率达80.4%. 相似文献
11.
12.
13.
本文就含水的倾斜多孔介质层在侧向加热条件下流体热对流稳定性问题进行试验研究.试验在较大的粒径比条件下进行,再现了固体边壁对流场的影响.这与由忽略惯性项所建立的方程组导出的结果有所不同.试验还表明自然对流稳定性与多孔介质层壁间的倾角有关. 相似文献
14.
利用程序升温法在NETZSCH STA409 PC/PG综合热分析仪上研究了草酸钾一过氧化氢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动力学,用NETZSCH公司的热分析动力学软件中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找出最可能的几种分解机理,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对其热分解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草酸钾—过氧化氢在氮气氛围中的热分解活化能为119.5kJmol^-1,其热分解机理可用扩展Prout-Tompkins模型(Bna)和2级Avrami-Erofeev模型(A2)来描述.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动态红外光谱法研究全氟磺酸树脂和聚醚醚酮的热性质,实验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室温~400℃)全氟磺酸树脂的主链结构稳定而树脂分子中存在的不稳定端基(-COOH)则在升温过程中发生分解脱羧和关联反应,聚醚醚酮在室温~400℃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但随温度升高,与结晶性质有关的吸收峰发生明显变化,由开始变化的温度存在差异可知,在聚醚醚酮树脂中存在不同类型的晶形结构。 相似文献
16.
郑远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Z1)
为了研究低挥发分煤粉着火与火焰稳定性,分析了气相燃烧与煤粉燃烧的着火贫限,提出了低挥发分煤粉着火的一次风粉气分离原则.实验证明,根据这一原则设计的开缝纯体燃烧器对低挥发分煤粉的着火与火焰稳定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运用XRD、FT-IR、XRF、SEM-ED等现代分析手段探讨了锂辉石添加剂对耐热煲热稳定性的影响,以利于在实际生产中合理利用各种原料,优化工艺制度,达到提高耐热煲质量、改善其热稳定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30%H2O2 为氧化剂,用FeCl3 催化氧化环己醇可得到产率(基于环己醇)为 75%以上的环己酮,反应中无须加入相转移催化剂,考察了用量、催化剂、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所用催化剂价廉易得且具有极佳的水溶性,分离回收容易,是一条绿色合成环己酮的好途径,克服了目前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采用浓HNO3、KCrO4 或KMnO4 氧化法存在污染大、反应时间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