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生产者延伸责任(EPR)制度能有效推动制造商回收再制造活动的实施. 基于制造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并存的状况, 以制造商的再制造率和努力程度为不对称信息, 设计政府对制造商的激励契约. 给出了契约实施过程中满足制造商收益单调风险率和政府正向激励实施的现实条件, 分析了再制造率等因素与政府激励契约的关系, 讨论了EPR制度实施不同阶段中各类因素对政府期望收益的影响. 研究表明: 政府激励契约能较好实现制造商的高效度激励, 有效促进制造商的努力水平, 提高政府期望收益. 研究结论对EPR制度下政府环境规制的设计实施以及制造商的运营实践具有较好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再制造已成为企业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考虑政府对废弃产品回收的奖惩约束措施,针对一类由销售商负责废旧品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在以再制造产品优先满足市场需求条件下建立博弈模型对闭环供应链的制造品、再制造品及废弃产品回收的定价策略进行优化决策,并设计一个基于再制造优先的协调定价机制.该协调机制不仅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原则在优先考虑再制造品利润的情况下协调制造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利润,而且能对闭环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润进行合理分配,实现了闭环供应链的总体协调.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双碳”目标,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政府采取碳税、碳约束以及碳交易等碳减排政策推动企业低碳转型,而再制造为企业碳减排提供了有效途径.在知识产权保护下,授权再制造模式成为原始制造商增加收益并应对再制造品市场竞争冲击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授权再制造构建并对比分析三种碳减排政策下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博弈模型,以探究政府碳减排政策对授权再制造供应链影响.研究主要得到:1)三种碳减排政策下,单位碳税额、碳排放上限值及碳交易价格是影响原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生产与定价决策的重要因素,原始制造商可以通过降低单位授权费用增加利润,但三种碳减排政策并不总是对再制造商有利;2)政府实施高税率的碳税政策、低限额的碳约束政策或者高碳定价的碳交易政策均能为再制造商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且再制造产品销售量还受消费者偏好与两种产品碳排量比值大小影响; 3)三种碳减排政策均能够降低供应链对环境的总影响,当单位碳税额与碳交易价格相比较小时,碳交易政策最利于环境保护且实现两种产品制造商双赢.  相似文献   

4.
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及其优化模型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构成生态产业共生网络的微观要素———企业环境责任入手,开发了基于企业环境责任市场化机制的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成本模型,并对模型假设做了改进研究.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环境责任代理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成本是影响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营总成本大小的关键要素,而环境责任委托企业和中间物流企业的各种参数对生态产业共生网络运行总费用的影响相对较小.基于这种认识,最后又探讨了影响代理企业运营成本的主要因子,并对费用优化模型做了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5.
基于竞争性的制造和再制造双供应链系统建立了供应链博弈模型,探究了再制造商新的营销策略选择(以"投保策略"替代"广告策略")对供应链成员生产决策的影响.根据消费者行为研究,构造了不同策略的需求函数,分析了优先采用投保策略的条件及相应最优生产决策,并运用数值仿真算例,从利益相关者视角综合比较了"投保策略"与"广告策略"的收益差异.另外,初步探讨了多周期中保险周期与生产周期的关系以及保险公司参与对再制造供应链效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优先采用"投保策略"是合理的,可提高再制造品供应链的经济效益与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针对由一个供应商,一个制造商和一个第三方再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探讨制造商将再制造业务外包给再制造商对供应链成员决策的影响.采用三阶段序贯博弈,分析了供应商、制造商和再制造商的均衡决策.研究发现,当制造商只是可能将再制造外包给再制造商时,供应商将通过降价诱导制造商放弃再制造外包,此时供应链的"双重边际效应"得到缓和,供应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当制造商确已外包其再制造业务时,供应商依旧采用降价方式诱导制造商更多地订货;再制造商对全部可回收产品进行再制造的极端情况下,供应商和制造商将陷入"囚徒困境",导致"双亏"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政府“以旧换再”补贴下的差别定价闭环供应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由单个制造商和单个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考虑政府补贴零售商再造品销售行为的情况.基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分别构建了有无政府补贴下集中式决策和分散式决策差别定价闭环供应链模型,进而探讨了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分别对四种模式闭环供应链的决策,系统各成员及总利润的影响问题.研究表明:1)政府补贴下,单个初始消费者,单个"以旧换再"消费者,初始消费者群体,"以旧换再"消费者群体,制造商,零售商,闭环供应链系统以及环保效益受益或受损于政府"以旧换再"补贴,取决于政府再造品销售补贴的大小;2)当政府再造品销售补贴大于某一定值时,"以旧换再"补贴可有效促进再制造旧件回收和扩大再造品市场份额,并总体上壮大闭环供应链规模;3)政府通过设置合理的"以旧换再"补贴,可在提高闭环供应链系统及其参与成员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提高消费者利益和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背景下的供应链系统中主体决策影响因素和治理机制的融合问题,基于供应链治理和博弈的理论视角,构造了个体生产者责任(IPR)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集体生产者责任(CPR)模式下的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IPR和CPR模式下企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最佳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污染治理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生产技术的差距,以及相互依赖程度.强技术差距和强依赖性更容易导致CPR模式的产生;反之,IPR模式更容易出现在低依赖性和实力相当的企业当中.最后总结了EPR制度下供应链系统动态均衡治理的内部效率机制和外部合法性机制.  相似文献   

9.
生产者责任延伸制(EPR)的实施中,政府环境监管部门和电子生产企业是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政府对多家电子生产企业参与的激励问题,考虑电子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者责任制的内在动力,设计激励电子生产企业参加该制度的最优合同,建立政府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优化模型,并对对称信息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的均衡解以及影响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需求不确定和再制造竞争双因素下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运用Stackelberg博弈论方法,构建了再制造竞争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和集中式定价模型,分析了新产品、再制造品和废旧品的价格波动规律以及与系统成员期望利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需求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分散式决策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而对零售商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随再制造竞争程度增加,两种决策模式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总期望利润将会增加.通过算例仿真,指出了需求不确定和再制造竞争直接关系到各节点企业和系统的期望利润,系统总期望利润与再制造竞争程度呈正比,与需求不确定性呈反比变化.因此闭环供应链核心企业应设置有效的信息共享和收益协调机制以发挥再制造竞争优势和降低需求不确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专利费用对再制造产品销售市场的影响,本文以当前政府"以旧换再"补贴政策为背景,建立了新产品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两种情形下,专利费用对政府补贴、废旧产品边界回收率、零售价格、销售利润、消费者剩余、社会剩余及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产品制造商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征收的专利费用与再制造产品节省成本及政府补贴额度成正比;不收取专利费用时,新产品销售利润与政府补贴成反比,收取专利费用时,其利润与政府补贴成正比;再制造产品需求不受废旧产品回收率限制及新产品制造商不收取专利费用情形下,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剩余最大;两种情形对环境的影响与两种产品的环境影响比有关.  相似文献   

12.
以我国典型再制造——汽车发动机再制造为例, 从促进资源再利用视角出发, 针对碳税、补贴等不同政府政策情景, 建立了不同政策约束下汽车零部件制造/再制造技术选择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通过仿真分析, 剖析了环境政策对企业制造/再制造生产决策的影响力度和影响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 为引导和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选择低碳再制造技术, 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 需要加强外部政府引导政策的制定. 其中, 碳税约束和补贴激励的政策组合, 能较好引导企业选择低碳再制造技术, 提升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碳减排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面临的市场还极不成熟, 政府还需要加强市场消费者认可度培育和回收市场的规范, 以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剖析外包再制造模式下,政府是否该补贴以及该补贴给谁对再制造影响,基于外包再制造构建政府三种补贴方式再制造博弈模型.基于三种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政府不同补贴方式对再制造决策、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剩余变化影响.研究主要得到:政府补贴给原始制造商时,再制造商会通过提高单位外包再制造费用转移政府补贴;政府补贴给再制造商时,再制造商为获得更多政府补贴,会通过降低单位外包费用来实现;政府补贴给一方时,另一方会通过外包再制造转移政府补贴,增加其收益;政府补贴并不能总是降低两种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性承诺使供应链管理在迎合外部环保诉求上更具挑战性,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供应链管理是实现供应链企业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最大化平衡的重要途径.基于制度理论,构建了制度压力、供应链关系管理、可持续供应链设计及循环经济能力之间的概念模型,并以363份来自中国生态工业园企业的问卷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制度压力对供应链关系管理和可持续供应链设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可持续供应链管理实践是提升企业循环经济能力的重要手段,且强制压力、规范压力和模仿压力在二者之间起到不同程度的负向调节效应.这一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研究边界,也为生态工业园企业的绿色生产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究规模不经济下闭环供应链成员的双向公平关切行为,构建了包含供应商和规模不经济生产商的闭环供应链博弈模型,其中供应商向生产商提供无法再制造的核心零部件,生产商制造产品进行销售,并对废旧产品进行回收.分别分析了无公平关切情形以及双向公平关切情形,并基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法,分析了双向公平关切对消费者剩余、环境和社会福利的...  相似文献   

16.
在买方市场背景下,从消费者角度出发研究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问题,分析消费者市场变化对定价决策的影响,能够为企业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提供指导,以及完善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本文考虑普通消费者和绿色消费者对新产品、再制造品和二手品的支付意愿差异,并基于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和二手品的偏好程度对市场进行细分.在不同细分市场下,利用博弈论构建了闭环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研究消费者市场结构以及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和二手品偏好程度的变化对闭环供应链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绿色消费者市场比例的升高,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价格不变或升高,二手品的价格不变或降低;随着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偏好程度的增加,新产品和二手品的价格不变或降低,再制造品的价格不变或升高;随着普通消费者对二手品偏好程度的增加,新产品的价格降低,再制造品的价格不变或降低,二手品的价格升高;绿色消费者市场比例的升高和普通消费者对再制造品偏好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质量较差的废旧品的回收再利用,增加闭环供应链利润;消费者对二手品偏好程度的增加有利于促进质量较好的废旧品的回收再利用,但会减少闭环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7.
考虑渠道公平的双渠道供应链均衡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双渠道供应链为背景,分析了渠道公平对生产商和零售商均衡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市场份额较小时,生产商不会关注零售渠道是否取得了渠道公平;当零售商市场份额较大时,为了避免受到零售商设置较高零售价格的惩罚,生产商将关注渠道公平.另外,渠道公平可以有效改善"双向边际"效应.  相似文献   

18.
考虑由制造商、运输商及零售商组成的三级供应链在实施碳标签制度下的定价与碳减排决策问题.构建Stackberg博弈模型来分析供应链成员企业在无合作、单领域合作及双领域合作三种决策模式下的定价与碳减排最优策略组合,并讨论消费者环境意识水平对供应链定价与碳减排的影响.结果表明,双领域合作决策模式在经济效益(供应链系统利润)、社会效益(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价)及环境效益(碳减排量)方面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决策模式.为此,引入常相对风险规避型效用函数与Nash讨价还价理论来设计供应链协调契约,推导供应链成员企业参与协调的必要条件,合理分配双领域合作决策模式下的利润增量,实现三级供应链的完美协调.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企业从闭环供应链整体出发正确处理污染排放,既控制正向供应链污染排放,又注重减少废旧产品回收再处理过程二次污染排放,构建多成员企业的闭环供应链网络,排放多种污染物,影响多个污染区域,分析污染许可证交易制度下成员企业守约情形和违约情形时成员企业的均衡条件,给出变分不等式框架,构建两种情形下的成员企业博弈模型,研究污染许可证交易制度对闭环供应链网络的影响.给出模型的求解算法,最后提出算例分析网络各成员企业间的博弈关系,比较不同情形下成员企业所做选择的差异.发现守约时,若污染许可证初始分配满足环境目标,则权威部门指定的环境标准可以达成;违约时,建立合理的惩罚框架可保证不出现违约行为.  相似文献   

20.
考虑由制造商、零售商与第三方回收再制造商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系统,制造商同时拥有传统与直销两种销售渠道,且第三方再制造商只有在原制造商专利许可的条件下才可进行再制造活动.基于博弈理论建立了专利保护下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决策模型,通过分析与对比集中决策与分散决策两种情形下闭环供应链均衡解、决策成员及系统利润的变化,发现分散化决策下系统的效率并不能达到最优.因此,通过对传统的收益共享契约加以改进实现了专利相关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最后,运用数值算例分析了模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对双渠道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