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清照词前期清新爽朗、婉约隽秀,后期悲愤苍凉、沉郁凄怆,达到了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在整体上她的词以女性独有的柔情、敏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意境。她所创造出的意境给人的美感是多方面的。既有感情表达的情景交融,又有词的精巧和谐的形式;既有栩栩如生的形象塑造和深刻含蓄的情感表达,又有富于美感的音律。  相似文献   

2.
论意象与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欣赏与评论中常用的两个术语,在教学实践中,也是多数人易混淆的两个词汇。本文尝试就这二者的关系作一粗浅的议论。意象与意境有相同之处,但意境较之于意象,不易体悟,范围更大,是意象的组合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诗歌意象具有具体感性的特点,意象赋予诗不具形的思想感情以生动、感性、美丽的形象;意象立意高远形成思想的穿透力,透过现象直达本质来震撼读者。意象仅仅是诗的构件,而意境则是整首诗、整个意象系统的建筑物。因此,作为诗歌整体的意境在时间和空间上要突破意象,以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很多,主要有梅花、桂花、菊花、荷花、海棠等。这些花代表了她的心声,代表了她不同时期(少女时期、少妇时期、老妇时期)的人生态度,是她对自身经历的写照。本文从百花图、风韵图、人花合一三个方面讲述李清照词中的花意象,探析李清照的身世、性格,从而得出花即人,人即花,人与花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5.
蔡霁萍 《科技资讯》2014,12(22):246-246
李清照的词在历史上一向享有很高的地位,她的咏花词更是为后人所赞赏.当时的社会因素和自身所处的环境以及经历,赋予了李清照多愁善感的气质和细腻、敏感的写作风格.李清照咏花词中的“花”意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不度外美而注重内美具有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化境。为了使诗歌意境更加纯美、和谐、鲜亮和富于层次感,诗人在创作诗歌、营造意境时往往偏爱挑选、锤炼“色彩词汇”入诗。诗歌意象在被色彩敷粉着色的同时,诗人的主观情思得以凸现,诗歌意境也在五彩缤纷的色彩词汇地烘托下构建出裱丽斑斓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7.
肖姬嬛 《科技信息》2009,(13):117-117,90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将大量的优秀诗篇编入教材,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陶冶性情的好机会。笔者认为,在诗词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的孩子透过意象感受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应是深入解读诗词作品的一把钥匙。本文以围绕此重点进行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8.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传统诗歌的重要美学范畴。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独特的审美意象。中国新诗作为从中国古代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异质文化,在呈现纷繁意象的同时,缺失了古典诗歌天人合一的意境美。朦胧诗在将意象化语体进行到底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反意境化倾向,但艺术上的反意境并不能阻止他们心灵上对意境的深深缅怀。  相似文献   

9.
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它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意象”是带有情感的并具有精神内涵的艺术形象。它是外物形象的知觉审美形式与其象征意蕴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于意象和意境的概念常常不做明确的区分,随意使用,给我们的学术研究工作造成了不小的障碍。从历史流变的角度对意象、意境的概念做深入的辨析,把意境说和西方美学中的意味说做一个比较,二者有相通与不同。  相似文献   

11.
古代文言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着差异。在词语的活动度、词语的模糊度、词语的精炼度以及词语的连缀方式这四个方面,古代文言在意象和意境创造上具有优越性。诗歌语言要求突破常规,要求高度陌生化,古代文言对于现代人而言,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语言常规而高度陌生化的语言,如能有所借鉴,在诗歌写作上是个很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写有很多优秀词章。她热爱生活,对心目中美好的未来抱有执着的追求。创作中,她摈弃了丑陋,歌颂着真、善、美,将自己的理想与向往,曲折地溶进了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13.
徐霞 《科技信息》2008,(19):296-296
古诗词意境的把握需要一个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是富于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把握古诗歌的意境可从以下七个方面入手:展开联想、再造想像、揣摩意象、捕捉诗眼、把握作者人格、探究用典、体会修辞等。  相似文献   

14.
梁桂芳 《龙岩师专学报》2002,20(1):48-50,70
一代才女李清照,一生写有很多优秀词章。她热爱生活,对心目中美好的未来抱有执着的追求。创伤中,她摈弃了导陋,歌颂着真、善、美,将自己的理想与向往,曲折地溶进了作品当中。  相似文献   

15.
论李清照词的多维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照词历经千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崇高的精神感召力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接受者,接受者从不同的层面接受易安词,形成了丰富多维的接受效应。易安词的接受群体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普通消费型、专业鉴赏型、研究论证型。人们在阅读、接受易安词的同时,也在阐释、改造、重塑易安词。易安词参与了各个时期的文化建设,对构建我国历代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蓄的意境。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7.
形象、意象、意境是文艺作品的三种创作方法或形态.<诗经·秦风·蒹葭>运用了意象与意境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人们对该诗的含义有种种不同理解,缘于诗的意象--伊人有着丰富的内涵.诗有意识的朦胧的环境景物描写构成了朦胧含蓄的意境.意象与意境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色彩教学实践形式的探讨和对色彩认知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指出色彩教学不能仅仅拘泥于对客观色彩的理解与表现,更应该认识到色彩在主观意象上的独特表现力量,以建立新的审美价值取向,构筑新的色彩教学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9.
李清照词以语言美见胜,其词独特的语言美表现为:含蓄深沉,情藏言外;清新妍丽,剥锈除斑;一字点睛,生动传神;圆熟和谐,严守词律.她之所以具有这种高超的语言艺术,主要来源于其文人家庭的书香熏染和儒家思想的潜移默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色彩课教学只注重写实性色彩.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仅仅进行写实教学对他们创作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意象色彩由于其意象性、开放性、创作性、强调个性的特点,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非单一式的思维方式,充分表达自然界多元化、多层次的本质.笔者根据长期的教学实践,对于意象色彩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