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氟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元素,其在溶液中物种类型对评价地下水中氟的迁移转化和处理含氟废水具有重要的作用.该文运用经典分子动力学,采用伞形采样方法计算了25℃NaF水溶液中Na~+-F~-离子对的平均力势,以此判断NaF的缔合类型和计算其缔合常数.结果显示NaF溶液中同时存在直接接触型离子对(CIP)、溶剂共享型离子对(SSHIP)和溶剂分隔型离子对(SSIP)3种缔合类型,其中CIP和SSHIP是溶液中最稳定存在的2种类型.但是就相对含量而言,NaF溶液的缔合类型以SSHIP和SSIP为主,CIP只占4.2%.计算得到NaF的缔合反应平衡常数为2.271,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NaF浓度对Na~+-F~-的径向分布函数和配位数有很大影响,但是对各缔合类型的相对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精确计算难溶盐溶度积的方法,即既考虑离子间的静电引力的影响,还要考虑离子间的缔合作用。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还指出当难溶盐是1∶1价,其溶解度又很小时(10~(-5)M),此时无需考虑离子间的静电引力和离子的缔合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十余年来,应用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PVA)对离子缔合物的分散、稳定作用,于水相中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磷的报道已见文献记载[1—4]。文献[5,6]报道了PVA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乙基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显色体系的作用机理,然而迄今尚未见这一显色体系在分析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三元模拟体系,以三辛胺为萃取剂,在不同离子类型及离子强度下对丙酮酸的络合萃取过程进行了研究,证实无机阴离子的存在对萃取效果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通过理论分析及实验验证,对于无机阴离子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初步推测无机阴离子可能是通过同离子竞争,削弱丙酮酸根离子与络合剂的离子对缔合作用,从而使萃取过程只能以氢键缔合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滤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外加碱金属(锂、钠或钾)硫酸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乙二醇软团簇体系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其超滤曲线与表面张力曲线相似,也存在双拐点(c1和c2),且c1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降低,c2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增加,因而软团簇形成的边界随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而变宽,表明十二烷基硫酸钠与聚乙二醇间具有更显著的团簇化作用,外加碱金属(锂或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与软团簇中表面活性离子含量之比随该金属离子的浓度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外加碱离子浓度下,钾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大于锂离子在软团簇上的缔合量,这是由于锂水合离子半径较钾水合离子半径大的缘故。  相似文献   

6.
离子缔合物光度法测定黑色食品中微量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罗单明B-磷钼杂多酸离子缔合物体系的光谱特性,确定了用于分光光度法测磷的最佳条件.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存在下,缔合物的λmax=592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92=1.8×105L·moL-1·cm-1,缔合物中RhB∶P(Ⅴ)=4∶1.  相似文献   

7.
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染料离子对的光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以及它们形成的离子缔合物的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测得四溴荧光素与丁基罗丹明B在pH7时的缔合比为1∶2,其Ksp=216×10-18。缔合物的萃取率为842%。丁基罗丹明B的浓度在1×10-7~5×10-7mol·L-1范围内其相对荧光强度遵守比耳定律。为进一步研究四溴荧光素、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振动光谱可以通过阴离子谱带位置、强度的变化确定溶液中离子的存在状态和缔合程度的大小,是考察离子缔合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9.
Cd(Ⅱ)与碘化钾形成离子化合物CdI_42-,与罗丹明B结合形成离子缔合物(RhB)2(CdI_4),此缔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采用酯与离子液体[bmim]BF4二元双水相体系从目标混合物中实现高效萃取分离,方法用于测定天然水中重金属Cd(Ⅱ)的含量,检测限3.16×10-7mol/L.研究了试剂用量对三元缔合物形成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酸度对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体系的影响,得到了Cd(Ⅱ)、KI、RhB三元缔合物(RhB)2(CdI_4)的最佳生成条件以及二元双水相体系的最佳萃取条件.  相似文献   

10.
银纳米微粒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在免疫分析、传感器研制、分子电子学等得到应用.它还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增强效果最好的衬底材料之一[1].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络合物和离子缔合物分析中有较强的增敏和增溶作用,其增敏机理解释有电荷集合体电场吸附理论、均相萃取模型、离子缔合模型和协同微扰理论[2,3].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在聚乙烯醇存在下,铅(Ⅱ)、碘化钾与丁基罗丹明B显色反应的条件,试验了常见离子的干扰情况,测定了离子缔合物的组成和缔合反应的表观平衡常数.  相似文献   

12.
碱性染料与金属络阴离子缔合物的萃取显色反应早已广泛用于多种元素的分光光度测定。有关钯(Ⅱ)的离子缔合物萃取分光光度法也早有报道(如钯-叠氮化物-次甲基兰和钯-SCN~--结晶紫体系),但有关钯的水溶性离子缔合物的显色反应尚未见报道。我们发  相似文献   

13.
SEBS的嵌段离聚物在溶液中的缔合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SEBS的嵌段离聚物在溶液中的缔合行为,离聚物中聚苯乙烯链含少量磺酸盐取代基,离聚物溶液的浓度升高到约1g/dl,溶液的折合粘度急剧升高,这是由离子基团的聚集导致分子间的缔合。  相似文献   

14.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溶液性质,在许多工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离子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由于离子的存在,使此类疏水缔合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独特的溶液性能,并可实现聚合物性质的多重响应。因此,近年来离子型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按带电基团与疏水基团的相对位置,将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分为I型(来自于不同单体)和II型(来自于同一单体),并按离子基团的种类分类综述了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以及两性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的研究工作现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对离子型疏水缔水溶性聚合物的一些认识,并展望该方向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甜菜碱型两性疏水缔合聚合物将成为今后此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考察疏水缔合聚合物水溶液注入对地层渗透率的影响,用表面活性剂作为降压增注剂并评价其降压增注效果,分析表面活性剂的降压增注机制.结果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两性表面活性剂NPC-10及其复合体系对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具有良好的降压增注作用,且降压增注效果受地层渗透率和残余油的影响;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的本质是其在地层表面的竞争吸附和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解缔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电子水处理器控垢机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电子水处理器产生的高频电场,使水系统吸收能量,从而使水的分子结构及水溶液的性质发生变化。这种活化水溶液加热时,由于水合离子及缔合、结晶等作用的影响,便使成垢物质的附壁能力差、结构松散,从而使水垢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溴酚蓝和醌亚胺类染料离子的缔合性质,取代基对缔合物的稳定性、可萃性的影响。二者随取代基的碱性和亲水性的增大而降低,取代基还影响染料缔合物的光学性质,其中溴酚蓝-亚甲蓝体系的灵敏度最高(ε=1.3×10 5L/mol/cm),稳定性最大(Ksp=8.3×10-15),可用于双显色剂协同增敏萃取分析。  相似文献   

18.
自从J.R.Entwistle和T.J.Hayes应用碱性染料离子缔合物研制离子选择电极以来,这方面的工作发展迅速。A.G.Fogg等人曾以轻交联天然橡胶为惰性支持体制成了以亮绿~*—ClO_4~-离子缔合物为电活性物质的氯苯液态膜ClO_4~-离子选择电  相似文献   

19.
用萃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铅在碘化钾硫酸介质中与乙基紫所形成的缔合物。研究了酸度、KI,乙基紫的浓度、萃取剂对缔合离子的形成的影响,找到了萃取铅的缔合离子的适宜的条件。研究了铅—KI—乙基紫缔合物的萃取物的基本光谱特征。表现摩尔吸光系数ε_(618)=5.6×10~4,拟定了在不同纯盐样品中测定铅的公光光度方法。手续简便,快速。分析结果好。  相似文献   

20.
对溴酚蓝、丁基罗丹明B以及溴酚蓝和丁基罗丹明B形成的离子对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溴酚蓝与丁基罗丹明B的缔合比在pH =7时为 1∶3,其Ksp=2 .66× 10 - 2 3,缔合物在甲苯中的萃取率为 94 .9% .缔合物的吸光度在溴酚蓝浓度为 0~ 6× 10 - 6mol/L时服从比耳定律 .为进一步研究溴酚蓝·丁基罗丹明B的萃取光度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