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基于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分析发现,留学生"是……的"句型的习得性偏误率高达41%,远远高于其他类别的汉语句型,不同语言水平、不同国籍习得者的偏误率也有所不同。该句型的8种构式中,"主语+‘是’+状语+动词+(宾语)+‘的’"构式出现的偏误率最高。偏误类型主要有遗漏偏误、错序偏误、误代偏误和误加偏误,其中,遗漏偏误的偏误率最高。偏误原因主要来源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和教材教学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外国留学生在动宾式离合词习得的偏误中,A类偏误跟B类偏误有显著性差别。中介语和实验都表明,总偏误率随着学习阶段的上升而降低,且各阶段偏误率差异显著,但A类偏误率没有随着总偏误率降低而降低;A类偏误率显著高于B类偏误率。AB两类偏误率的这种对比关系跟学习阶段、母语背景均不相关,尽管总偏误率各阶段差异显著。因此,在习得难度上,无论对哪个阶段哪种母语背景的留学生来说,A类扩展成分的习得要难于B类扩展成分的习得,教学的重点也就应该放在A类扩展成分的使用上。  相似文献   

3.
范围副词的语法功能和语义特点都比较复杂,范围副词的习得对越南留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文章采用语料库语料的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范围副词“都”、“全”、“只”、“就”的偏误情况,分析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教学建议,以期提高对越南留学生汉语范围副词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4.
何盈 《科技信息》2010,(7):212-212,416
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在各自的语种当中互相对应而又相对封闭,具备跨语言的可比性,但此种可比性容易在语言的习得中形成负迁移,对语言学习者造成了一定的干扰,造成了迁移性语际偏误。本文仅就少数有代表性的例句进行偏误分析,并就此现象对比分析英语情态动词和汉语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5.
聋生在汉语习得中出现的动词偏误较多,大体可分为误代、误加、遗漏和错序4种类型。通过对偏误语料的整理分析可知手语干扰是导致聋生动词偏误的主要原因,已学汉语知识的过度泛化、学习策略及教学策略不当也是偏误形成的重要原因。针对不同成因的偏误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聋生汉语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越南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补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句式,它结构复杂,变化形式纷繁多样,且独具汉语特色,在外语中没有相对应的形式,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利用越南语语料,对越南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出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从误加、误代、遗漏和含混这四个方面分析了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类别,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留学生在动物国俗词语习得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对动物国俗语语义把握不当、学习策略不当和文化差异等三个导致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对动物国俗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建议,要强化动物国俗词语的教学意识、适当应用文化导入、改善动物国俗词语教学方法和完善留学生动物国俗词语的偏误整理和归类工作。  相似文献   

8.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惯用语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惯用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用到,留学生对惯用语既感兴趣,但又因为难于理解而倍感棘手.文章从惯用语的性质特点入手,针对留学生惯用语使用中的三种偏误现象:语义偏误、语法偏误、语用偏误,提出了惯用语教学的四项对策,以提高留学生的汉语使用水平.  相似文献   

9.
“拒绝”是让人不愿接受的和威胁面子的行为,但又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必须经常使用的一种言语行为。汉语拒绝语表达在词语、语句层面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更在语用策略上受到本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制约。这种特殊性直接导致留学生在汉语拒绝语习得和使用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偏误。本文对这些偏误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探讨相关的教学策略,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拒绝语及其使用策略。  相似文献   

10.
对中介语语言系统和习得规律的探索,可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中介语系统进行分析和引导,使其更接近目的语。偏误分析以中介语理论为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不同的课程中对偏误分析的着重点不同。文章以无锡职院印尼留学生对外汉语读写课堂教学为例,对留学生在语音和汉字书写两个主要方面出现的一些常见偏误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探索偏误的产生规律。然后,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和教学策略,从而为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提出新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语言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应以语用知识的传授为重心,以语用能力的培养为宗旨。英语情态助动词是外语教学和学习中最为复杂的内容之一,所以以英语专业学生对情态动词的理解和运用情况为例来说明英语教学中语用分析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传统BIOS程序设计用语言的特色和缺点,提出了用C语言编写BIOS程序的新思路.通过分析Borland C++微模式下编译产生的可执行代码,并创建了适合BIOS程序设计的启动代码,实现了用C语言编写BIOS程序.最后,给出了具体编程示例.  相似文献   

13.
在对《逸周书》动词进行穷尽性统计的基础上,将其821个动词做了分类。从语法分类可以看出它们的时代特点,即相对于甲骨文类型已经非常齐全;相对于中古汉语动词总量较小,每类动词也相应较少。助动词、特殊动词的小类中,古汉语中有的先秦汉语也都具备。中古汉语动词总量上千,每小类动词也更丰富,如助动词中可能类的"得"、"耐"、"而",意愿类的"肯"、"愿",必要类的"应"、"当"等,但在《逸周书》中都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4.
语言错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本文从语言错误的类型、纠错反馈的基本问题以及英语教师应对民族学生采取何种纠错策略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广大英语教师针对民族学生的英语课堂纠错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が+自動詞ている」句型和「……が+他動詞てある」「……を+他動詞てある」「……ておく」以及「……が+他動詞られている」「……が+他動詞られてある」,日语学习者常感困惑。通过对它们的辨析,能够使日语学习者明了并掌握这些句型的用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基于SNMP协议的网络管理系统的原理与工作模式基础上,使用统一建模语言UML作为工具,对网管系统进行面向对象的需求分析与建模,建立了系统的分析模型与设计模型的各种视图,本文对于类似系统的设计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语境即语言环境,是语用学中一个重要的核心因素。它贯穿语言运用活动的全过程,是语言运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语境在语文教学中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境,目前语文教学界已有一些论述.但这些研宽大都停留在表层的认识上,语文课的语境是异常复杂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课堂内语境;二、课文内语境;三、作者语境;四、读者语境;五、词语语境。  相似文献   

18.
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法在商业管理系统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国内多家商业自动化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把统一建模语言UML中捕获和描述用户需求的用例模型引入面向特征的领域分析法FODA;支用领域工程的手段,对自主开发的商业供应链管理系统(医药版)进行领域分析,建立用例模型及特征模型,确定系统的领域模型,并由此得出适合于领域复用的软件构架。  相似文献   

19.
重点考察状位(充当状语)的“在……下”格式中动词的使用情况。从纸质书面语料获得这类动词就有170多个,这类动词绝大多数都是行为动词,非行为动词只占少数;许多动词之所以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格式中,其原因主要可从表意的明确性和表达形式的简洁性两个方面来解释;对于从网上搜索获得的许多动词进入格式的现象,就目前看,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接受度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慎重而又宽容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语言作为社会的一面镜子和一种社交工具,它的使用不可避免反映了人们的社会观念和社会风俗.本文通过对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探究,提出了在商务英语写作中应注意这种现象,并提出在写作中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