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5 毫秒
1.
动物mtDNA的研究及在鱼类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动物线粒体的主要特征、动物线粒体DNA(mtDNA)的结构特点、多态和进化;以及线粒体DNA多态研究方法,最后介绍了动物mtDNA的多态性在研究鱼类群体遗传结构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线粒全DNA作为分子标记已被广泛应用于家畜育种、生物进化、发病机理、临床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结果.综述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并阐明了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线粒体DNA多态性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一种纯化线粒体 DNA的新方法。提取线粒体总核酸后,采用 NaCl盐析法,将线粒体大分子RNA与线粒体DNA分开,得到线粒体DNA 粗制品。再用聚乙二醇6000沉淀法进行纯化,从而得到纯的线粒体DNA。 此方法与 Sepharose 4B柱层析及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超速离心纯化线粒体DNA的方法比较,具有经济、简便的特点,同时还可分别得到大分子线粒体RNA及小分子线粒体RNA。用此法制备的线粒体DNA易于酶切。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胍基丁胺对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DNA损伤的影响。在用一定浓度的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DNA断裂的同时,观察胍基丁胺对其DNA断裂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发现胍基丁胺能明显减轻谷氨酸诱导PC12细胞DNA断裂并能改善线粒体功能。这说明胍基丁胺具有抑制PC12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拮抗NMDA受体,改善线粒体功能和减轻谷氨酸的氧化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鱼类线粒体DNA(mtDNA)及其在分子系统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线粒体DNA标记,分析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确定种群地理格局、确定种群间的基因流以及确定物种进化显著性保护单元(EsU),从而为分子系统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科学手段。文中论述了鱼类线粒体DNA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线粒体DNA标记在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纤毛虫休眠细胞中两套遗传系统的作用特征,对包囊游仆虫(Euplotes encysticus)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大核DNA和线粒体DNA进行了RAPD比较.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35条随机引物中,包囊游仆虫大核DNA共扩增出220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18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大核DNA为模板扩增出44条特有片段,两者存在28%的差异.在所选用的32条随机引物中,线粒体DNA共扩增出154条片段,其中以休眠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19条特有片段,以营养细胞线粒体DNA为模板扩增出25条特有片段,两者有29%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包囊游仆虫休眠细胞与营养细胞的大核DNA结构存着一定的差异;两者的线粒体DNA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包囊游仆虫在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大核DNA、线粒体DNA结构可能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可能与休眠细胞形成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代谢活动等剧烈变化以及休眠状态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密切相关.所得结果为揭示纤毛虫细胞结构的分化与细胞遗传物质的作用关系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麂属动物小麂线粒体DNA文库,鸟枪法测序,我们获得了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初步信息,这也是国内有关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首次报道,与其他哺乳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全库列的比较研究发现:全长为16354bp的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同样编码13种蛋白、2种rRNA和22种tRNA,除了用于调控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的D-Loop区以外,小麂线粒体基因组各基因长度,位置与其他哺乳动物相似,其编码蛋白质区域的rRNA基因与基因他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同源性,D-Loop区长度和序列的差异是导致各种哺乳动物线粒体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验建立了一种简便、快捷地从冷冻山羊肝脏组织中制备高质量线粒体DNA(mtDNA)的方法.以差速离心法分离线粒体,用碱性SDS法裂解线粒体膜,释放线粒体DNA后用酚/氯仿抽提.与其他方法相比较,该方法具有对组织新鲜度要求不高,快速、简便、经济、产品产量高以及稳定性好等特点,其得率和纯度均能满足mtDNA多样性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核基因组中线粒体DNA片段是线粒体基因向核基因组转移造成的.这些线粒体来源的核DNA片段都是不能表达的假基因,这种序列容易被通用引物从总DNA模板中优先扩增出来,它的存在必然给mtDNA的应用带来负面影响.总结了脊椎动物线粒体假基因的特点,结合笔在GenBank上发现的登录为mtDNA而实际为假基因的序列提出假基因存在的普遍性,分析这种序列对mtDNA在人类线粒体病理学、脊椎动物系统进化研究等方面应用的负面影响.对假基因在线粒体和细胞核两基因组进化研究以及物种系统发育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证明,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MaleSterile,CMS)与mtDNA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构建保持系线粒体DNA的基因文库应该有助于发现“育性”基因,进一步研究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不育机理及创建工程恢复系,推进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进程.本文以普通小麦(T.aestivum)T型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3369A及其保持系75-3369B为材料,构建了保持系线粒体DNA基因文库,并应用保持系线粒体基因文库的部分重组子转化相应不育系,探讨保持系线粒体DNA与育性恢复的关系.线粒体DNA提取于75-3369B的黄化苗,经测定纯度适合于构建基…  相似文献   

11.
植物病原线虫短体属种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了广西的小麦、玉米、甘薯、大豆、甘蔗、香蕉、菠萝和柚子等作物根部的短体属病原线虫9种,分别记述它们的种名、形态测量数据、形态特征、标本采集地、地理分布、重要寄主植物和致病性并附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有关部首字的解释,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部首字;2.从词概念的角度解释部首字;3.从字形结构方面解释部首字;4.从事理的角度解释部首字;5.从词义的功能角度解释部首字;6.从词所表示的事物隶属关系角度解释部首字;7.从词汇所描摩事物的状态角度解释部首字;8.从词义的差异角度解释部首字;9.从方言的角度解释部首字。《说文》对部首字的解释,对我们今天的辞书撰写,有着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效果进行对照观察.发现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对免疫组织化学染包效果的差异,为选择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做免疫组织化学提供理论实践依据。方法3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切片用EnVision法做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对TTF—1.CK19.Gal-3,HBME-1,TPO,T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的背景.定位进行分析.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项指标阳性率完全一致。结论冰对蜡块与冰剩蜡块分别做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别.在没有冰剩蜡块或冰剩蜡块不符合要求时选择冰对蜡块做免坡组化.结果对诊断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从韭菜叶片组织分离的韭菜凝集素具有凝集细胞的作用。在测试的红细胞中能凝集小鼠、豚鼠、兔的红细胞,其中对兔的红细胞凝集活性最高。韭菜凝集素还能凝集小鼠S_(180)肉瘤细胞、大鼠W_(258)肿瘤细胞,人的Hela肿瘤细胞和MGC_(80-3)胃癌细胞、小鼠和大鼠的骨髓细胞以及牛精子细胞,而不凝集小鼠艾氏肿瘤细胞、小鼠和大鼠的脾脏淋巴细胞。韭菜凝集素的血凝活性可被D—甘露糖、D—半乳糖和D—松二糖所抑制。  相似文献   

15.
油菜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试验通过对健康油菜组织表面消毒、内生真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获得以下结果共获得内生真菌45种, 其中子囊菌1种,半知菌43种(丝孢纲40种,腔孢纲3种),担子菌1种,分离物中37个种分属于20个不同属,8个种归属待定.从分离几率来看,没有明显优势的种类存在,在叶部分出率最高的是Alternaria alternata, 分离几率仅为7.04%.不同油菜器官的内生真菌种类有一定的差异,从叶部分离出25种,根部分离出12种、花器11种、茎12种、幼苗2种.以上结果显示油菜内生真菌复杂、具有丰富的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17.
选择Y染色体特异的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新的细胞遗传标志,采用PCR技术对小鼠骨髓细胞重建造血的性能和造血重建小鼠骨髓中成纤维细胞的起源进行研究.将正常雄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致死剂量射线照射的受体雌性小鼠,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活存小鼠的骨髓、脾脏、胸腺和淋巴结中均具有供体起源的细胞.而正常雄鼠或5-氟尿嘧啶处理的雄鼠骨髓细胞输注给受体雌性小鼠后,造血重建小鼠骨髓中的成纤维细胞则为受体起源.由此可见,小鼠骨髓中的成纤维细胞与造血细胞具有不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再审改革应遵循如下基本思路:从“客观真实”到“法律真实”,从“有错必纠”到“有错慎纠”,从“不告也理”到“不告不理”,从“公正至上”到“兼顾效率”,从“第三者插足”到“有限监督”,从“再审无限”到“再审有限”,从“主从论”到“并重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生态化的变革,使其由传统的、高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向科学的、低代价的、可持续的思维方式转变。这种转变具体表现为:从物本论的思维理念向人本论的思维理念转变、从单一自大型思维向多元平等型思维转变、从力量张扬型思维向行为约束型思维转变、从极端利己型思维向互利双赢型思维转变、从改造征服型思维向保护建设型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从芸苔(Brassica campestris)中用RT-PCR方法获得了EPSPs基因的cDNA.与其他物种中的EPSPs基因进行了比对和分析发现:芸苔EPSPs基因的cDNA与欧洲油菜的同源性最高,为93%,与水稻同源性最低,仅为64%.将芸苔EPSPs的ORF片段插入到GTK融合表达载体中,为EPSPs的原核表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