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学通报》2021,66(9):957-960
正朱作言,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遗传发育生物学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雅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国家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会长等. 2003~2007年担任《科学通报》(中、英文刊)执行主编,  相似文献   

2.
《科学之友》2007,(8):49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6年2月21-23日在京召开主题为"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的第272次学术讨论会.刘德培院士、石学敏院士、王雪苔教授、李振吉教授和陈君长教授受聘担任本次会议执行主席.  相似文献   

3.
正汪品先院士出生于1936年,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同济大学教授.近年来,汪品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部计划",并大力推广"地球系统"概念.2018年,82岁高龄的汪品先院士还3次随"深海勇士"号深潜器潜入深海,圆梦大洋探索.在2020年"两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创刊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汪品先院士,回顾他与"两刊"20多年的情谊,也探讨中国学术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正>2015年6月21~26日,由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主办,浙江工业大学天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和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承办的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杭州召开.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学会理事长蔡荣根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李惕碚院士,副理事长张杨、马永革教授,秘书长龚云贵教授以及浙江工业大学相关领导等出席了会议开幕式.来自国内外100多个高校与研究机构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与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5.
陈新谦 《科学通报》1965,10(2):177-177
中国药学会于1964年11月27日至12月5日在上海举行了1964年药剂研究工作经验交流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代表124人。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与交流药剂研究工作中的经验,解决当前药剂研究工作中存在的思想问题和技术问题,以便今后进一步作好工作,更好地为生产、为临床服务。会议共收到专题综述报告16篇、论文255篇,会上宣读了专题综述报告4篇、论文22篇。这次收到的论文,不仅在数量上比1962年中国药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药剂学部分有很大的增长,在质量上有  相似文献   

6.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5,(6):10-12,39
不久前,记者在北京出席中国科学院2005年工作会议期间,有幸听到陈竺副院长就中科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工作的报告,我以为这一报告阐明了中国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将如何从生命科学中获益,或者说生命科学将如何造福亿万老百姓这一人们关心的问题。会议期间,陈竺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国家安全的新内涵、健康中国人计划、即将到来的生物经济的挑战和机遇,以及生命科学如何为和谐社会做贡献等话题发表了见解。现征得陈竺院士的同意,全文发表此次访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香山科学会议于2006年2月21-23日在京召开主题为“针刀医学发展与中医现代化”的第272次学术讨论会。刘德培院士、石学敏院士、王雪苔教授、李振吉教授和陈君长教授受聘担  相似文献   

8.
《科学通报》2001,46(2):120-120
第6届全国扫描隧道微显微学会议(STM'6)于2000年12月20-23日在厦门大学召开, 会议由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 大会共收到论文77篇, 来自全国(包括香港地区)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的91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白春礼院士做了题为"SPM在纳米科技中的重要作用"的开幕报告; 代表们就表面纳米科学、表面组装与生物、材料科学及仪器和技术等研究领域的成果进行了报告交流. 会议还组织了议题为"中国的SPM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的圆桌讨论会, 共同研讨国际最新发展趋势和我国扫描探针显微学今后的研究重点. 另有7个…  相似文献   

9.
林启寿 《科学通报》1956,1(10):75-75
中国药学会第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讨论会是在今年7月23—29日召开的.收到的论文有156篇,内容包括了中药和生药的化学研究,生药学研究,祖国古代药学的研究,药物化学及药物制备的研究,药剂学的研究,药理学的研究,药物检定的研究等。可以说几乎在药学科学的每一个部门中郡提出了科学论文;而且论文的质量也较过去有显着的提高。由于会议的时间有  相似文献   

10.
《科学通报》2003,48(20):2131-2131
<正> 受中国化学会委托,“全国第12届大环化学暨第4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将由贵州大学、贵州省化学化工学会承办,拟于2004年8月5-9日在贵阳召开,会议旨在交流我国近年来在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研讨我国大环化学、超分子化学及相关领域在21世纪的发展.会议期间将特别邀请国内知名教授作相关学术报告,还将邀请日本大阪大学分子工程学教授、日本科技国际合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2021,66(9):961-962
正韩布兴,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物理化学与绿色化学的交叉研究. 2008年至今担任《中国科学:化学》编委, 2008~2014年担任《科学通报》编委, 2014年至今担任《科学通报》(中文版)副主编.2020年是《中国科学》和《科学通报》(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韩布兴院士,请他分享在"两刊"的工作体会.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15~16日,由中国认知科学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届认知科学北京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举行.会议特别邀请了认知神经科学奠基人之一、美国科学院和医学院院士、美国俄勒冈大学Michael I.Posner教授和中国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北京大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正郑永飞,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化学学会/欧洲地球化学学会会士,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与化学地球动力学研究. 2003~2013年担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2013年起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主编.他积极倡导编委责任制,并以身作则将"科学家办刊"从理念转化为实践.多年的办刊经历使郑永飞院士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切身的体会,并对办好中国科技期刊充满信心和希望.他认为:办刊需要热情,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期刊主编应"慧眼识珠",作优秀成果的"伯乐".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杂志社专访郑永飞院士,探讨中国科技期刊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06,51(23):2802-2802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地球科学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力求及时报道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理学、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方面具有创新性和高水平成果的最新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月刊.主编为周光召院士,执行主编为孙枢院士.  相似文献   

15.
《科学通报》2000,45(1):106-106
“2000年国际生物芯片技术大会”将于 2000年 10月 5~7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科学技术部生物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等单位共同主办,由清华大学负责筹办. 会议将涵盖生物芯片技术的各个领域,主要议题包括:微芯片的加工技术,自动化排阵技术,芯片药物筛选技术,DNA、蛋白质芯片技术,缩微芯片实验室等. 会议已邀请到国际生物芯片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专家(其中3位英、美院士)和从事生物芯片研究与开发的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总裁、高级研…  相似文献   

16.
以核酸为作用靶的药物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教授张礼和发展高效低毒的治疗或预防药物一直是药物化学家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蛋白质化学已经取得飞速发展,许多涉及重要生理和生化过程的酶、受体以及各种内源性的活性因子已经分离纯化,有些已得到了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7.
郑洪波 《科学通报》2002,47(16):1280-1280
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于2002年6月26~28日联合举办了“亚洲构造:从大陆到边缘海到岛弧”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将亚洲和西太平洋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探讨其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地质作用和事件,尤其是构造作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会议特邀15位国内和15位国外知名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做主题报告,会议代表针对主题进行分组发言和交流汪品先院士的报告“中国深海研究的未来趋势”详细介绍了中国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从瞄准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的视角,展望21世纪中国的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战略走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仲礼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加洲大学的尹安教授、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林间博士、Michigan大学的张有学教授、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等15位IPACES成员分别就亚洲构造、太平洋边缘海的地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分子遗传学会议”,于1980年9月14日至18日,在北戴河举行.全国有关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工厂和科技刊物编辑部的109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遗传学会理事、复旦大学遗传所副所长盛祖嘉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9.
《科学通报》2002,47(6):438-438
第5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会议(5th China-Japan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将于2002年9月3~6日在中国敦煌(甘肃省)举行,会议由中国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委员会(NSMSA)和日本微重力应用协会(JASMA)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微重力实验室(NML/CAS)共同主办,中国科学院(CAS)、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和中国空间科学学会(CSSS)等单位协办.聂玉昕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和H.Azuma教授(Osaka Prefecture Univ,Japan)任本届会议主席.会议的主题将涉及微重力科学领域的流体科学、燃烧和化学物理、材料科学和热物理特性、生物技  相似文献   

20.
1955年8月在日内瓦举行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国际科学技术会议,由于美国的阻挠,没有邀请我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参加。为了帮助我国科学工作者了解这次会议的情况,苏联政府特地派遣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向我国科学界进行传达。苏联科学家代表团在1955年12月10日到达北京,至12月底及1956年1月初分别回国。在这时期内,代表团的全体人员广泛地向我国科学界作了传达。这次传达,对我国科学家全面了解原子能和平利用情况、促进我国的原子能和平利用的研究,有着重大的作用。这些传达报告,将在本刊及其他刊物分别陆续发表。苏联科学家访华代表团团长为И.И.诺维科夫教授,团员有:А.М.萨马林通讯院士、Γ.Н.克鲁日林通讯院士、А.В.列别金斯基医学科学院通讯院士、А.М.库津教授、М.С.科佐达耶夫博士、В.В.谢尔比纳教授、Б.П.阿杰雅谢维奇高级研究员、В.Н.科斯雅科夫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