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基因技术的发展使许多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面临着挑战,文章将其主要归结为生命观、公平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并将基因技术对此三个方面的冲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4.
现代新儒家牟宗三借助于黑格尔的辩证发展的概念,认为儒家的天理、良知可以通过“良知坎陷”这种自我否定和发展的方法,由此开出科学和民主等,来消解康德哲学的二元论并解决中国文化的问题,将超越和现实、道德和知识等统一起来。但与黑格尔不同,儒家的道德理想使他保留了一些终极的正面和肯定的价值,并仍然带有一些二元论的影响。但黑格尔却类似于道家和佛教,其所追求的是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超道德的世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入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文化。  相似文献   

6.
儒学在其产生及演变的过程中,对科技教育的影响是多侧面的,积极的影响是传播了古代的自然哲学观,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教育的发展;消极的影响是片面撷取和扩大了儒学中的德化部分并使之处于诸学独尊的地位,形成教育内容单一、教条化的局面,限制了科技教育的发展.在进行科技教育时,客观分析、认识儒学的影响,汲取其“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修身力行”的思想精华,对树立全面的科技教育思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礼教派还是法理派的修律思想实践都存在继承、运用儒学文化的内容。对儒学文化的不同理解和认识促成了不同的修律思想。总体而言,伍廷芳和张之洞都继承发挥了其中“仁”、经世致用等精神。但是,张之洞视儒学为儒教,将其与封建政治紧密结合,固守其中的纲常理论,而伍廷芳则更强调儒学的社会文化意义,弱化其中三纲五常的部分,显得更为开放灵活。在修律中的表现则是:张之洞虽然积极主张并参与变法,但始终是传统伦理法内部的调节;伍廷芳则可以在继承传统法律“轻刑”、“仁爱”等思想的同时吸收现代法律中平等、尊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8.
杜晓田 《科技信息》2010,(32):I0026-I0026,I0029
韩国基督教在独裁时期和民主化时期,积极入世,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从此奠定了主流宗教的地位。韩战后基督徒人数飞速发展,促使儒家传统意识从顶到下崩溃,儒学并没有成功包容基督教,反而是基督教本土化后,彻底击败了儒学,对韩国儒学来说是一场巨大的失败。本文通过对基督教对儒家传统的替代作用的研究,探讨儒学思想发扬光大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朱熹理学道德观对于先秦儒学道德思想的异化,指出理学在其对儒家之贡献背后包含着对儒家思想的异化与侵蚀。它一方面使先秦儒学走向停滞,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走向停滞,压制了思想创新;另一方面,它在社会的历史实践,固化了纲常伦理道德,强化了君主专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与朝鲜自古以来就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中国儒家经典不断传人朝鲜半岛,对朝鲜半岛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明朝时期,中国的儒家对朝鲜半岛化的影响越来越大,统治阶级以儒家思想作为他们的统治思想,主张实行王道政治,儒家思想已经被国家认可,成为朝鲜半岛的主体化。  相似文献   

11.
在汉藏交往史上,儒家文化曾经对藏族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儒家伦理的普世性倾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儒家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思想主张符合藏民族需要的蛄果;是儒家文化本身的亲和力倾向对藏民族产生强大吸引力的蛄果;是中央王朝为维护其统治向藏民族灌输和渗透儒家思想文化的蛄果;是藏民族在其文明发展过程中,自身向中原文明靠拢的结果;是汉族民众在与藏族民众长期的民间交往过程中,促使儒家文化及其伦理思想直接在民间产生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文中从苗族服饰的特征入手,对其文化内涵:民族的“文字史书”、“族徽”、图腾崇拜、服饰习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田野调查法对云南苗族吹枪的历史演变和传承发展进行研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分析了马林村吹枪活动的发展状况,为吹枪活动的发展提出一些改革建议,以期为云南苗族吹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土家族和苗族民族文化特色馆藏建设的战略意义,并具体提出了建设土苗民族特色馆藏的设想,旨在对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苗族的传统婚俗中有许多重要仪式,其中的“一路打伞”、“用鸡捉魂”和“回门祭祖”等,是较为典型的几种。其目的在于促进新娘对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不同角色进行确切认证,以完成婚前角色(少女)到婚后角色(主妇)的转换,以便最终为男方的祖先神灵所庇护,为男方的家庭成员所接纳,从而幸福地度过自己的婚姻生活。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族婚俗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以来,黔东南苗族婚俗发生了较大变化,恋爱方式、婚姻礼仪和费用以及婚姻选择等几方面都与以前有很大不同,这些变化与建国以来黔东南苗族经济、教育的发展以及党的民族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花山节起源于蚩尤战败之前人们对天地日月的自然崇拜。蚩尤战败后,随着历史的变迁,人口的迁移,人们对花山节不断赋予新的内容,丰富了节日的内涵,使花山节逐渐演化为祭祀蚩尤及先人的文化活动。开展对花山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对苗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苗族自明末清初开始从贵州等地迁居云南文山州境内。由于苗族在文山是晚到民族,迁到文山后90%以上居住在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贫困面广,有的贫困程度还相对较深。文章主要针对文山州内广大山区苗族的经济发展现状,查寻分析贫困原因,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416例湘西苗族学生手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皮纹是人体稳定的体表特征.它的各种性状具有遗传特征,种族差异和民族差异,并且在刑侦及其某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为积累我国各民族正常群体的皮纹学参数值,为人类学、遗传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研究提供正常对照数据,我们对416例湘西苗族学生的手纹进行了研究,为了对照分析,引用了有关文献.  相似文献   

20.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苗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自已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弘扬苗族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容,对于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