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油气井射孔深度校深技术是保证油气井完井精确射孔作业的前提。射孔作业利用油气井储层的自然放射性伽马校深和油套管接箍传统校深方法,随着油气开采时间延长,井下伽马放射性的减弱和油套管接箍的破损,射孔校深测量的这两路信号往往被井下噪声煙没,有效信号特征不明显,直接依靠传统的幅度识别法,会带来较大的射孔精度误差,甚至造成误射孔事故的发生,已无法满足薄储层精确深度射孔的需求。基于信号互相关函数法计算原理,将标准的接箍信号和伽马信号与射孔校深采集的对应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压制背景噪声,突出有效信号,实现射孔精确校深的目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校深技术简单,能够满足现场一次作业实现实时校深和射孔完井的目的,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基于手势的智能人机交互,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的人手跟踪与手势识别算法.该方法以ICONDENSATION算法为基础,融合颜色与深度信息进行重要采样,结合轮廓信息并通过ASM模型的能量函数进行观测,根据最大后验概率对几种预定义的手势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复杂背景下的人手跟踪与手势识别,为进一步实现智能人机交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测井放磁图在扫描输入时产生的倾斜会对CCL曲线接箍主峰深度提取产生很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测井放磁图接箍主峰倾斜校正算法。该算法通过先进行CLR深度预处理,再利用改进的Hough变换,克服了传统Hough变换计算量偏大、速度慢的弱点;而且实现了大范围、高精度的放磁图接箍主峰倾斜校正,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背景消除是智能视觉监控和自动目标识别与跟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背景图像进行建模,并应用图像的相关性与各点的置信度对背景模型的学习速率进行快速更新,完成背景模型的重建.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新背景进行快速的学习和适应,达到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背景消除是智能视觉监控和自动目标识别与跟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采用混合高斯模型对背景图像进行建模,并应用图像的相关性与各点的置信度对背景模型的学习速率进行快速更新,完成背景模型的重建.与其他方法比较,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对新背景进行快速的学习和适应,达到动态背景下运动目标实时跟踪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前,油田钻通油气层后大部分采用下套管射孔完井进行油气开采,其目的是射穿套管、水泥层和地层内一定的深度,建立井筒与目的层之间的通道,进行试油或求产。射孔作为石油勘探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系到油气井的产能,而且还会对后续增产改造措施的效果产生重大影响。常规射孔孔眼的方向是随机的,因此无法满足一些特殊情况对射孔施工的要求,而定方位射孔技术是一种可以进行井下有方向性射孔的新型射孔工艺技术,其利用油管输送射孔管柱的方式,在起爆器与深度短接之间接入一定方位短接,通过测量定方位短接上方位键的方位来确定射孔弹穿孔的方位。定方位射孔技术应用于需压裂完井的井时,通过实现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射孔,可有效降低地层破裂压力和地面施工压力,提高压裂效果。对于施工井附近存在断层需避开、地层存在天然裂缝希望与射孔孔眼沟通等特殊情况时,该技术均可成为有效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7.
智能小车目标识别跟踪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目标识别与跟踪技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智能小车目标跟踪系统的开发,详细讨论了特定目标跟踪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数字图像处理在目标识别中的应用以及小车智能控制的软、硬件设计.该系统通过配置在智能小车上的摄像头,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特定目标进行识别,在目标运动过程中,通过单片机接收计算机发出的命令控制智能小车跟踪目标,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能够自主运行,稳定地跟踪目标.该设计为生长机器智能系统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8.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FID)的自动、快速灵活的收集信息方法,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结合,全程定向跟踪冰箱食品,实现冰箱食品的智能管理.通过对RFID硬件设备的选取和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对采用RFID技术管理食品的智能冰箱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该智能冰箱可以适用于未来智能家居.  相似文献   

9.
监控视频智能分析是智慧校园的关键内容之一,可自动提取并识别监控视频中的有效事件信息。本文基于深度学习实现校园监控车辆管理,基于深度图像特征提取识别车辆,基于车辆检测实现跟踪、速度检测和超速以及违停等事件检测,实现了应用系统,检测效果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方法准确率高,但是模型复杂,识别速度慢.为了实现监控视频中人脸的实时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跟踪的实时视频人脸识别(RFRV-VT)方法.首先将监控视频的帧序列分组,每一组中分为人脸识别帧和人脸跟踪帧;然后在人脸识别帧中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检测和人脸特征提取方法,在人脸跟踪帧中使用基于核相关滤波(KCF)的视觉跟踪方法以加快识别速度.将该方法应用于数据集YouTube Faces(YTF)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在监控视频中具有实时性和较高的识别准确性(99.60%).  相似文献   

11.
通过纸样试验的方法,找出了衣领翘度与衣领领型、翻领宽度以及驳头长度之间的关系,为衣领结构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从人体工效学角度出发,通过对人体颈部的试验测量和衣领模型的理论研究,提出一种根据个体颈部特征尺寸自动生成三维衣领模型的方法,运用VC++和OpenGL开发服装三维衣领结构模型系统,实现三维衣领模型到二维样版的计算机自动生成.该系统可设计出更符合个体颈部形态的衣领,探索出一条实现电子化量身定制服装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3.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urndown Collar Patter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lation between lining collar and face collar in the collar pattern designed by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elucidated. In spite of the same constructions, the collar's shape and the fabric's thickness influence on the pattern of lining collar and the face collar, especially on the back center of the lining and the two collar angles. The thicker the fabric, the more, with a proportional relation, the total variation. It is supposed that this work has made some contribution to the collar pattern design.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领切点对连立领造型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了与领窝省结合的连立领的领切点变化范围.制作了相应的连立领.采用照相测量和手工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从领座侧倾角、领上口线倾斜角、领子侧部和后部离颈距离等4个方面,分析领切点变化对连立领造型的影响.研究表明:领切点位置距离前领点范围为4~7cm较合适:随着领切点位置的增加,领座侧倾角、领上口线倾斜角增大.领子侧部和后部离颈距离逐渐减小;建立的预测方程效果都很显著;领切点变化对连衣立领造型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领上口线倾斜角、领座侧倾角、后领中心线处离颈距离和领侧部离颈距离.  相似文献   

15.
针对半脚翻领、翻驳领的常见结构处理方法较繁琐等问题,探求半脚翻领、翻驳领简便的结.构设计方法,并对该方法作了简要描述.  相似文献   

16.
在前文的基础上,通过对重要的衣领结构参数的分析和纸样实验,全面深入地讨论了衣领结构参数间的相关关系;定量地描述了各结构参数对衣领结构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规律;并对衣领结构3D-2D转换中的近似处理方法及经验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为衣领结构应用模型的建立及其3D-2D转换方法的提供了科学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ing Collar Patter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ining collar and the face collar in pattern design of standing collar by experiments and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is elucidated. The collar's shape and the fabric thickness, although with the same construction, influence the lining collar and the face collar, especially the back center of the lining and the two collar angles. With a proportional relation, the thicker the fabric is, the more the total variation is. It is supposed to have some practical value to the collar pattern design, as well as to the fashion CAD.  相似文献   

18.
冒口及冒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冒口补缩的机理,对其评定方法和冒口补缩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冒口设计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主要针对结构设计中的实际采寸随意性大的问题,从男西服领领口宽和领座底线上翘度的确定方法入手,找寻它们的采寸依据,意在提起人们对服装结构设计的细腻、内在和规范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A method to set up 3D collar prototype is developed in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technique of cubic spline and bicubic surface patch. T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arameters of 3D collar prototype and different collar styles are studied.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we can develop some algorithmsof transferring style requirements to the parameters value of the collar prototype, and obtain some generation rules for the design of 3D collar style. As such, the knowledge base can be constructed, and the intelligent design system of 3D collar style is built. Using the system, various 3D collar styles can be designed automatically to satisfy various style require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