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可燃物的湿度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火灾的形成,所以建立可燃物湿度模型对研究可燃物湿度变化有很大的帮助,笔者通过建立可燃物湿度模型来研究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在研究中充分考虑了气象因子对可燃物湿度的影响,并且加入了时滞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可燃物湿度受到气象因子的影响,并随着气象因子的变化而变化,在对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可燃物的湿度与气温风速呈负相关、与湿度气压呈正相关,建立的可燃物湿度模型在考虑气象因子的影响的情况下基本可以预测一小时后可燃物湿度的变化情况,希望对森林的防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森林可燃物湿度变化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火灾的形成,所以对可燃物湿度的研究对预防火灾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研究影响可燃物湿度变化因素的相关性分析并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的时滞、拟合建立可燃物湿度变化模型,来对下一时刻的可燃物湿度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证实,模型是基本适用的,预测误差小于0.05%,所以可以用这个可燃物的湿度预测模型来对未来的可燃物湿度进行预测,从而为预防可燃物达到着火点,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预防林火发生和火灾工作预测的准确性, 研究了森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非线性关系, 以 分析森林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 以哈尔滨城市林业示范基地为研究基地, 选取 3 种典型的林分中地表死可燃 物含水率作为研究对象, 在 2014 年 9 ~11 月秋季防火期内, 每周选取固定的两天时间, 从 8 ~18 点时测量, 选 取枯叶、 1 hr 枯枝和 10 hr 枯枝分类进行研究, 得到的数据运用 EXCEL2013 和 SPSS19. 0 对数据进行后续的处 理和相关性分析, 研究了秋季防火期内蒙古栎、 胡桃楸和白桦 3 种林型中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 析, 建立了非线性的指数模型。 3 种林型的可燃物含水率范围在 14% ~67%, 在非线性模型中, 得知前 1 h 与 当前时间段的相关性最高, 达到 0. 89, 白桦和蒙古栎林型的模型精度均小于 15%, 精度较好。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影响森林可燃物含水率关键气象因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回归、分类与回归树(CART)等方法分别构建了云南松(阴坡)、云南松(阳坡)、华南松和侧柏4种不同林型的活、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回归模型对不同林型森林活、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平均相对误差介于5.90%~6.60%、20.1%~36.9%;CART模型在基于气象因子的森林可燃物含水率预测中适用,其对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的最优平均相对误差(5.38%~7.00%)明显低于死可燃物(22.88%~26.64%),这与多元回归模型一致且精度普遍更高,同时解决了多元回归模型无法预测云南松(阳坡)活可燃物含水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松嫩草原羊草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枯死过程中,植物含水率呈下降趋势,10月末达到此期的最低值,在30%;在枯草期,植物含水率变化不显著,在10%波动,雨后羊草可燃物含水率升高,但经过7-8h就恢复到雨前水平。另外,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雨后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与气象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森林可燃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也是林火行为的主体,是林火管理的基本依据.综述了国内、外森林可燃物理化特性、分类和模型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分析了我国森林可燃物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平衡含水率法建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可燃物的含水率是森林火险天气预报的重要内容,可燃物含水率直接影响着火的难易程度,对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平衡含水率建模的研究,预测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情况,这对于预测森林火灾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吉林省23种主要森林可燃物进行了调查、取样,分别考察其点燃含水率和失水特性,并对可燃物的燃烧难易程度进行归类.结果显示:难燃类可燃物包括刺槐、水曲柳、核桃揪等16种;沙松、刺槐等7种可燃物初始含水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松嫩草原羊草可燃物含水率的变化,揭示羊草可燃物燃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羊草枯死过程中,其燃烧性呈上升趋势,10月末达到最高值;在枯草期,其燃烧性变化不显著.雨后羊草可燃物燃烧性降低,经过7~8 h恢复到雨前水平.另外,可燃物燃烧性的变化规律与气象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根据黑龙江省海林石河子林场试验地的观测数据,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预测可燃物平均含水率每日变化的预测的模型,由此模型可以由前一日和前二日的可燃物平均含水率可以预测出后一日的可燃物平均含水率,经检验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建筑调湿材料吸放湿速度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测得了4种建筑材料样品在不同相对湿度条件下的平衡含湿量.将4种样品置于环境参数不同的恒温恒湿环境中进行12h吸湿12h放湿的吸放湿周期试验,测得了样品在各个环境条件下吸(放)湿过程中每小时的吸(放)湿量.实验结果表明,在样品所处环境相对湿度相同时,各实验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是时间的同一幂函数.数值拟合得到了环境相对湿度分别为95%和75%时样品的量纲为一的吸放湿速度的表达式.给出了样品在恒温恒湿环境(风速在2.0m·s-1以下)中材料每小时吸放湿量计算值的相对误差.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一类接触率与总人口有关,免疫接种和垂直传染因素对传染病流行影响的SIRS模型.确定了各种平衡点的阈值,当阈值小于1时,无病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阈值大于1时,地方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  相似文献   

13.
油茶籽的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充分了解油茶籽水分含量与水分活度、温度之间的复杂关系,运用吸附原理,通过静态调整环境湿度法,研究了油茶籽不同温度下的吸附等温线,选择5种常用数学模型进行拟合,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油茶籽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修正Henderson模型的拟合度最高(R2=0.999 9,RMSE=0.007 1),根据该模型获知油茶籽在20,30,40℃下的相对安全水分含量和绝对安全水分含量分别为9.48%与8.00%,8.96%与7.57%,8.51%与7.19%.热力学性质显示,油茶籽的等量吸附热、吸附结合能均随平衡含水率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当平衡含水率一定时,吸附结合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14.
为预测玻璃棉在不同湿度下的受潮含湿量,采用干燥器法测试密度为48 kg·m-3的玻璃棉在常温环境下的等温吸湿曲线.然后,用OriginPro软件和多种典型公式对所测实验数据进行拟合.最后,利用其他学者报道的玻璃棉吸湿数据对Peleg公式拟合的适宜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玻璃棉的等温吸湿曲线呈S型,Peleg公式拟合具有最小残差和最大相关系数,且Peleg公式为拟合玻璃棉等温吸湿曲线的最适公式.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的蛛网模型以及价格理论的基础上,从能源经济系统运作的实际出发,建立了一个符合能源经济现实的能源价格调节的非线性时滞微分系统,其中能源需求函数是非线性函数,能源供给函数是线性函数.利用主项分析法和Hopf分支理论对系统的平衡点进行分析,通过调节参数使系统处于局部稳定或者出现周期震荡,给出了能源均衡价格局部稳定性条件和出现Hopf分支的条件,得出能源经济系统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前研究中着重研究单一类型土体的力学特性,忽略了对各类型土体共存条件下的相互作用,各类土体间协调性研究仍有较大空白.根据现场实际工程状况以及对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地层的研究需要,通过标准三轴实验研究低液限粉质黏土和砂大量共存地层含砂率和含水率因素对该地层强度变化的作用规律以及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试验研究表明:与粉质黏土层相比,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土体强度较小;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中含砂率对土体强度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分界;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地层含水率对土体强度的影响与含砂率和地应力有关;低液限粉质黏土-砂层较好地符合邓肯-张双曲线增量弹性模型.  相似文献   

17.
主要研究在合成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过程中,影响其产品含量的3个主要影响因素,这3个因素包括原料选择,生产过程控制,以及辅助原料质量。实验数据表明:为了获得高含量的甲维盐粗产品,应该选择纯度高于94.5%的阿维菌素精粉,二取代物应控制在2.5%~4.0%之间,选用含水量低于1.2%的催化剂A。  相似文献   

18.
渗滤液回灌能有效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并处理多余的渗滤液, 而预测回灌过程中渗滤液的运移规律对于合理设置回灌井的间距和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考虑了垃圾体的非均质性, 建立了垃圾体的渗透系数随空间正态分布变化的概率模型. 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 首先对单孔隙度的横纵向均质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的 渗透系数以及压力水头进行了比较, 其次研究了在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等不同 影响因素下, 均质模型和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率以及横向影响范围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随着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的增加, 最终在 100 d 时: 均质模型的含水率由 0.609 增加到 0.68, 横向影响范围从4.842 m 增加到 6.79 m; 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率由 0.573 增加到 0.610, 横向影响范围从4.097 m 变为 4.04 m. 这说明横纵向渗透系数比值对正态分布模型的含水 率和渗滤液横向影响范围的影响明显高于均质模型. 而当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相同时, 正态分布模型渗滤液的渗流速度更快, 易于优先达到饱和含水率, 并在短暂的峰值后迅速下降, 且随着回灌速率和回灌时间的增加, 达到饱和含水率和峰值的时间也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9.
以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主要原料酸溶性钛渣中的水分为研究对象,对酸溶性钛渣的常规干燥特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酸溶性钛渣在温度变化、样品质量变化、以及初始含水量变化的条件下,获得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行为,从而揭示酸溶性钛渣干燥过程的基本规律,探明酸溶性钛渣内部的传质机理。通过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为干燥冶金、化工原料的工业化应用和推广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