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考察复方片剂中人参皂苷Rb1体内药动学特征及相对生物利用度,以获得药动学参数为临床疗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两组大鼠分别灌服益脑康片剂混悬液及三七西洋参提取物(灌胃剂量均相当给予人参皂苷Rb190 mg/kg)后,于不同时间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药质量浓度,通过3p97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大鼠灌胃给予益脑康片剂粉末(试验制剂)及三七和西洋参提取物(参比制剂)后,人参皂苷Rb1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室模型,试验制剂药动学参数为Ka=22.217 4 h-1、t1/2Ka=0.031 1 h、Ke=0.144 5 h-1、t1/2Ke=4.7979 h、AUC=666.1752(μg/mL).h;参比制剂药动学参数为Ka=5.428 9 h-1、t1/2Ka=0.1276 h、Ke=0.134 8 h-1、t1/2Ke=5.1413 h、AUC=622.526 0(μg/mL).h.由药动学参数求得益脑康片人参皂苷Rb1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7%.实验结果表明益脑康片剂中人参皂苷Rb1在体内的分布较快而代谢排除的速度较慢.人参皂苷Rb1相对生物利用度很高,预示可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建立简单、快速的测定穿心莲片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小鼠血浆中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小鼠血浆中的药动学.血浆样品经甲醇、醋酸缓冲液(pH3.6)及乙酸乙酯处理后用于测定.色谱柱为:C18-ODS,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11.5∶28.5∶60),检测波长为252 mm.小鼠ig穿心莲片药液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药动学行为符合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Ka=0.577±0.771 m in-1,Ke=0.010±0.002 m in-1,t1/2(Ka)=2.77±1.69 m in,t1/2(Ke)=74.08±15.49 m in,T(peak)=13.25±7.30 m in,C(max)=7.98±3.61 mg.L-1,AUC=1 036.45±658.06 mg.L-1.m in,CL/F(s)=0.006±0.004 g.kg-1.m in-1/mg.L-1,V/F(c)=0.57±0.32 g.kg-1/mg.L-1,Lagtime=3.55±1.23 m in.该方法能有效地监测小鼠血浆中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浓度变化,实验结果可为人体内相关药动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畜禽用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中铜元素在猪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方法:猪单剂量肌注畜禽用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0.3 mL/kg(铜210 μg/kg),24 h不同时间10次前腔静脉采血,火焰原子吸收法(AAS)测定猪血清中铜元素的浓度,采用3P97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铜在猪体内的药动学过程均符合开放型一室模型,最佳药时曲线方程为C=1.213 0 e-0.145 5t-1.213 0 e-0.885 9t.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吸收半衰期(T1/2Ka)=0.744 1±0.213 4 h,消除半衰期(T1/2Kel) =5.097 1±1.385 9 h,达峰时间(Tm)=2.352 0±0.439 h,达峰浓度(Cm)=0.706 9±0.068 8 μg/mL,曲线下面积(AUC) =7.108 0±1.114 7μg·h/mL.结论:肌肉注射畜禽用复方微量元素注射液后,元素铜在猪体内吸收较快,消除也相对较快.  相似文献   

4.
不同给药方式下恩诺沙星在鲤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组鲤分别进行腹腔注射、口灌恩诺沙星后,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其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研究了恩诺沙星在鲤(Cyprinus carpio)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消除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两种给药方式下,鲤血浆、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的药时曲线符合一级消除二室模型.腹腔注射给药血浆动力学参数:AUC为59.185 6 μg·h·mL-1、Ka为75.762 7 h-1、t1/2β为96.545 6 h、T(peak)为0.073 0 h、C(max)为3.297 0 μg·mL-1;灌服给药血浆动力学参数:AUC为600.296 1 μg·h·mL-1、Ka为0.169 3 h-1、t1/2β为168.287 1 h、T(peak)为3.665 5 h、C(max)为3.266 1 μg·mL-1.这说明腹腔注射给药比口灌给药吸收快,血药达峰时间短,达峰浓度高.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总甙滴眼液眼内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制出山茱萸总甙 (COG)滴眼液 ,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 ,并观察其局部应用对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滴眼液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研究。建立封闭群大鼠角膜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空白对照组 ,B、C、D组分别为使用质量分数 0 5 %、1%和 2 %COG滴眼液组。用裂隙灯显微镜记录及比较各组角膜排斥反应发生时间。结果 :COG滴眼液在新西兰白兔眼内为一室模型 ,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 :A =4 316 μg/mL ,Ke=2 0 5 6h- 1,Ka=2 5 79h- 1,LagTime =0 198h ,t1/ 2 ,Ka=0 0 2 3h ,t1/ 2 ,Ke=0 2 5 7h ,Tmax=0 986h ,ρmax=1 2 94 μg/mL ,AUC =1 6 0 1μg·h/mL ,其拟合的动力学方程为 ρ(t) =10 6 0 5×Dose×(e- 2 0 56× (t- 0 198) -e- 2 579× (t- 0 198) )。术后各组发生角膜移植排斥时间 ,A组与B、C、D组、B组与C、D组、C组与D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其中作用最强的为C组。结论 :COG滴眼液能有效地防治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COG滴眼液眼内有效峰浓度出现在点药后 0 986h ,4h基本被代谢清除  相似文献   

6.
诺氟沙星在淡水青虾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6±1)℃的水温条件下,青虾一次性肌肉注射25mg/kg诺氟沙星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青虾血淋巴和肌肉组织中诺氟沙星含量。青虾血淋巴药一时曲线和肌肉药一时曲线均可以用二室开放模型来描述,诺氟沙星在青虾血淋巴液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1.66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1.69h,达峰时间T(Peak)为1.82h,峰浓度C(max)为6.0081μg/mL,曲下面积AUC为30.75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1.66h。肌肉中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08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4.42h,达峰时间T(Peak)为0.03h,峰浓度C(max)为16.72μg/mL,曲下面积AUC为12.34μg·mL-1·h-1,吸收相半衰期t1/2ka为0.08h。结果表明青虾肌注诺氟沙星后,能比较迅速的被吸收,并且在组织中维持较高的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大鼠口服给药(ig)血竭(IDB)后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特征.建立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血竭素的HPLC测定方法,SD大鼠分别单次igIDB(1.0 g/kg)后,测定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和各组织中的血竭素质量浓度,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程序软件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主要药动学参数:血竭素t1/2=4.86 h,α=0.54,β=0.01,AUC(0-t)=146434.27μg/L/h,MRT(0-t)=4.19 h,组织分布特征为在肝、肾、心组织中分布较高.igIDB后药效物质血竭素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血竭素在肝肾中分布最多,心中次之,提示与其归心、肝经有关.  相似文献   

8.
研究槲寄生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大鼠灌胃给予N-桂皮酰基丁二胺,采集不同时间点的大鼠血浆,用HPLC法检测大鼠血浆中N-桂皮酰基丁二胺的浓度,并用DAS2.0药动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药动学参数.N-桂皮酰基丁二胺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符合一室模型,药动学参数分别为:半衰期速率常数T_(1/2)(k_a)=0.343 h,分布半衰期T_(1/2)=1.306 h,达峰时间T_(max)=0.750 h,最大血药浓度C_(max)=1.700μg/m L,表观分布容积V_(1/F)=21.047 L·kg~(-1),口服消除率C_L=11.172 L·h~(-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4.129 h·mg·L~(-1).N-桂皮酰基丁二胺口服给药后,吸收和分布均较快,且分布广泛,在血浆中的清除也较快.  相似文献   

9.
考察复方滴丸制剂中黄芩苷体内药动学的特征,以获得药动学参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给大鼠灌服肝复康滴丸后,于不同时间采取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药浓度,通过DAS2.0药动学软件自动拟合数据获得药动学参数.大鼠灌胃给予肝复康滴丸后黄芩苷药动学行为符合二室模型,按黄芩苷3.6g/kg灌胃后主要药动学参数Ka、tmax、AUC、t1/2(Ka)、K21、K12、K10分别为22.744(1/h)、0.5h、20.43μg/mL、124.296(μg/mL)h、0.03h、0.068(1/h)、2.343(1/h)、5.891(1/h).药代动力学实验表明,肝复康滴丸中黄芩苷在体内的分布较快而代谢排除的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10.
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60 mg/kg的剂量给草鱼灌服呋喃唑酮,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血浆、肝脏、肾脏及肌肉中药物浓度,然后用MCPKP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药时数据,对药物在草鱼体内消除及组织残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剂量口灌呋喃唑酮在草鱼血液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AUC 3.756 9 μg*h/mL, Cmax 0.517 6 μg/mL, t1/2α1.524 9 h,t1/2β22.863 2 h,Tpeak 2.229 6 h,k10 1.015 8 h-1,k12 0.124 9 h-1,k210.0654 7 h-1;给药后72 h肌肉和血浆中检测不到药物,7 d后肝、肾中药物消除.  相似文献   

11.
研究氮酮和丙二醇在不同体积分数下,对辣椒素和川乌总生物碱的促透影响以及涂膜剂的基质选择.应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通过HPLC法对辣椒素和酸性染色比色法对对川乌总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对比不同比例的氮酮和丙二醇对它们的促透效果;根据外观透明度、黏稠性和成膜性等确定基质壳寡糖的加入量.氮酮和丙二醇不同组合对辣椒素的促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单剂量口服国产和进口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评价其是否具有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双交叉试验设计。22名健康男性受试者分别单次口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10 mg(2片)后血浆中氟哌塞吨和美利曲辛的浓度采结果:国产和进口制剂中氟哌噻吨峰浓度Cmax分别为164.8±55.2和161.5±51.9 pg.mL-1;达峰时间Tmax用LC-MS/MS法检测,药动学参数用SigmaPLot 2001和Orign 6.0软件程序计算。分别为9.0±4.5和9.6±3.9 h,AUC0→t分别为5 622±2 243和5412±1 677 pg.h-1;美利曲辛Cmax分别为10.9±6.2和9.6±4.4 ng.mL-1;Tmax分别为4.7±0.9和4.4±1.1 h。AUC0→t分别为312±155和291±139 ng.h-1;国产及进口制剂的Cmax、AUC0→120 h、AUC0→∞等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的统计学处理(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国产与进口制剂药物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氟哌噻吨为103.2±19.9%,美利曲辛为107.1±14.5%(n=22)。结论:国产与进口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为比较考察由不同工艺制备的恩诺沙星注射液A和B在鸡体内的药动学过程,选用40日龄的健康海兰鸡进行了研究.A、B 2组分别肌注相应的恩诺沙星注射液(15 mg/kg),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血浆中恩诺沙星浓度,结果发现,A、B 2种注射液的恩诺沙星在血浆中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分别是:t1/2为9.68±0.02 h及18.60±0.05 h;t max为1.25±0.03 h及4.50±0.02 h;C max为1.88±0.12及1.40±0.20μg/mL;AUC(0-t)为19.72±0.21及26.76±4.15μg·mL-1·h.其中,注射液B的t1/2,t max及C max分别为注射液A的1.92,3.6和0.74倍,两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注射液B肌注后吸收缓慢,药物的半衰期延长,临床应用72 h给药1次能维持对常见病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  相似文献   

14.
氟苯尼考注射液在大鼠体内代谢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剂量30 mg·kg-1的氟苯尼考注射液在SD大鼠体内的代谢及生物利用度.静注后药动学特性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动力学参数:Cmax为36.51±3.25μg·mL-1;AUC(0-t)为51.75±0.21μg·mL-1·h.肌注后药动学特性符合一室开放模型,氟苯尼考及氟苯尼考胺的主要动力学参数:肌注组t1/2β为12.63±0.02 h及21.32±1.02 h;tmax为1.0±0.03 h及8.0±0.02 h;Cmax为6.70±0.12及3.50±0.20μg·mL-1;AUC为45.22±0.21及34.35±1.15μg·mL-1·h.氟苯尼考注射液肌注后在大鼠体内吸收好,分布快,消除缓慢,药动学行为与对照品纽弗罗注射液相似.  相似文献   

15.
从草乌中提取生物碱,用瑞典产的2277型热活性检测仪测定了不同浓度的草乌生物碱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作用的热功率-时间曲线,计算出细菌生长的速率常数,建立了速率常数与药物浓度间的关系,进而确定了最佳浓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奈韦拉平国产胶囊剂和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照随机顺序接受奈韦拉平国产胶囊剂和片剂0.2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奈韦拉平的血浆浓度。结果奈韦拉平国产胶囊剂和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98±0.48)和(2.02±0.58)mg·L^-1,tmax分别为(3.30±0.45)和(3.30±0.47)h,t1/2分别为(46.40±14.10)和(46.02±11.79)h,AUC0-t分别为(110.28±30.86)和(111.98±29.81)mg·h·L^-1,AUC0-∞分别为(126.92±35.82)和(128.85±33.71)mg·h·L^-1,奈韦拉平国产胶囊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48±10.51)%和(98.50±11.27)%。结论奈韦拉平国产胶囊剂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微波联用超临界 CO2萃取菊三七生物碱,将菊三七粉末用乙醇水溶液浸泡、微波辐照处理后,再用超临界 CO2萃取,对乙醇浓度、浸泡时间和微波辐照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浸泡液乙醇浓度为90;,浸泡时间为10 h,微波处理时间为2 min 为优化条件,并与单一采用超临界 CO2萃取的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微波联用超临界萃取技术用于菊三七生物碱的提取效率优于单一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鼠小肠对葛根素吸收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在大鼠小肠内吸收药物的方法,对葛根素的肠吸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利用UV双波长等吸收消去法测定小肠循环液中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对于50、100和200 μg/mL质量浓度的葛根素,在小肠内循环4h后相应的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a)分别为0.021、0.028 和0.020 h-1,吸收率(Pa)分别为19.28%、21.78%和16.98%,在不同浓度下葛根素的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显著性水平因子P>0.05),该药物在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过程,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黄苷(Rhein)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吸收、分布和代谢规律,并制定临床给药方案。【方法】以5 mg/kg剂量的大黄苷一次性肌肉注射凡纳滨对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在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脏、肌肉和鳃组织中的药物浓度-时间变化,并通过3P87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其在凡纳滨对虾体内的药代动力特征。【结果】大黄苷在4种组织里的达峰时间(Tmax)较早,分别为0.17 h、2.73 h、0.44 h、0.23 h;消除半衰期(T 1/2Ke)较短,分别为2.13 h、2.36 h、3.12 h、3.72 h;在房室模型选择上,大黄苷在4种组织中的最适药动模型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结论】肌注大黄苷后,药物在凡纳滨对虾各组织中分布广泛、吸收快、清除能力强。大黄苷在凡纳滨对虾鳃部的浓度较高,这为利用其治疗凡纳滨对虾烂鳃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