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Fe3+交联羧甲基葡甘聚糖制得了一种新型吸附材料,研究了羧甲基葡甘聚糖铁凝胶球对磷酸根的吸附性能.分别考察了吸附时间、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FeCl3浓度、pH值、温度和磷酸根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同时用红外光谱初步表征了羧甲基葡甘聚糖铁凝胶球-磷酸根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293K时,羧甲基葡甘聚糖铁凝胶球对磷酸根的吸附反应在12h时达平衡,当羧甲基葡甘聚糖浓度为2.0%,Fe3+质量分数为2.0%,磷浓度为100mg/L时,吸附量为23.26mg/g,吸附率达93%.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包埋粉末活性炭的高分子凝胶球对废水中无机磷的去除效率及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海藻酸钠(SA)、聚氧化乙烯(PEO)、聚乙烯醇(PVA)、粉末活性炭(PAC)等4种含粉末活性炭的高分子凝胶球吸附无机磷的平衡时间都是2h,PEO-SA-PAC凝胶球的吸附效率最高.实验最佳温度为30℃,是放热反应.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可以很...  相似文献   

3.
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为相偶联剂,通过海藻酸钠(SAL)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修饰和改性,制备海藻酸钠-碳纳米管凝胶,用于处理含Cu2+废水.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量等因素对Cu2+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利用海藻酸钠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改性,提高了分散性、比表面积和孔径,当pH值为5.8时,吸附率随着吸附时间的增长而增大,80min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和准二吸附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由Langmuir模型计算可知改性碳纳米管对Cu2+的最大吸附量为87.68mg/g.  相似文献   

4.
针对离子交换法处理氰化提金尾液时Fe(CN)4-6的存在引起交换剂的"铁中毒"问题,采用Freundlich、Langmiur、准二级动力学方程以及范山鹰的扩散模型,从热力学与动力学角度研究了201×7树脂对Fe(CN)4-6的吸附特性,并计算了相关热力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Fe(CN)4-6在该树脂上的吸附能自发进行,且符合Langmiur方程和准二阶动力学方程,吸附初期表现为膜扩散,后期表现为空隙扩散.扩散到固定层中的Fe(CN)4-6由于被树脂表面的官能团紧紧固定,导致负载树脂在硫酸脱氰过程形成Zn2Fe(CN)6和Cu2Fe(CN)6附着在树脂上,引起树脂的"铁中毒",可通过选择性沉淀先除去Fe(CN)4-6.  相似文献   

5.
以赤泥和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交联反应的方法制备赤泥-海藻酸钠水凝胶(RMSA)。通过批量实验考察溶液初始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初始浓度以及多元重金属体系对RMSA吸附Pb(Ⅱ)效果的影响,并结合XRD、FTIR和SEM-EDS表征分析,研究其对Pb(Ⅱ)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拟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RMSA对Pb(Ⅱ)的吸附过程,该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在pH=6,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900 min, Pb(Ⅱ)初始浓度为30~900 mg/L的最佳条件下,RMSA对Pb(Ⅱ)的最大理论吸附量为454.54 mg/g。RMSA在多元重金属体系吸附实验中对Pb(Ⅱ)的吸附更具选择性。分析表明,离子交换是RMSA吸附Pb(Ⅱ)的主要机理。此外,RMSA经过5次循环实验仍能保持较高的吸附性能,在经济适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海藻酸钠微球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水凝胶材料,然而由于微球内部亲水性很强,在吸附疏水污染物时具有一定局限性.引入一种常规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制备海藻酸钠/SDS复合微球,系统地研究了海藻酸钠微球形成的最佳条件,并比较了海藻酸钠微球和复合微球在模拟废水中对甲苯的吸附能力.结果显示SDS的引入对提高微球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7.
首先以FeCl3·6H2O、FeCl2·4H2O与NaOH为原料制备磁流体Fe3O4,然后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和海藻酸钠(SA)包裹磁流体,以CaCl2为交联剂制备交联海藻酸钠磁球.将该磁球用于吸附溶液中的亚甲基蓝,考察相关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显示,25℃,亚甲基蓝溶液质量浓度140 mg/L,吸附时间240...  相似文献   

8.
聚谷氨酸是一种含有大量自由羧基的多肽类物质,具有与重金属阳离子配位的能力,理论上可用于含重金属废水的处理.本研究通过固定化技术将聚谷氨酸包埋于海藻酸钠中制得复合凝胶树脂,实现对重金属铅、镉的高效吸附.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树脂进行表征:验证了聚谷氨酸的固定,推测了复合树脂的吸附机理.Langmuir热力学模型拟合得到树脂对Pb2+、Cd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43.90和122.34mg·g-1.树脂经稀盐酸洗脱可再生,吸附效率保持良好,具有处理含重金属废水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采用室内分析法探讨了炉渣与水稻土对磷去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质对磷的吸附量表现为炉渣土壤和炉渣混合土壤,等温吸附特征符合Langmuir拟合模型;土壤和炉渣对磷的吸附量都是随着pH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炉渣和土壤对磷的吸附量均有增加;基质对磷的解吸量随着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炉渣作为基质时的解吸率较低,为3.5%,明显低于土壤的平均解吸率26%。炉渣可作为去除磷的有效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10.
以13C-NMR、IR、UV和Raman光谱学方法研究了海藻酸钠溶液-Co2+体系的溶胶—凝胶相转移过程,结合体系的光谱学分析对体系相转移过程中海藻酸分子链与Co2+的定位方式、分子链的结构与构型变化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溶剂行为进行了定性的剖析.结果表明,体系内部Co2+对海藻酸分子链的交联作用主要发生在羧基官能团上,并存在着自由Co2+与交联Co2+间的迅速的化学交换过程,而溶质溶剂间存在的强烈的相互作用是体系凝胶化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新型催化剂S2O28-/CaO.Fe2O3粉体。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助催化剂H2O2的用量、催化剂的投加量以及不同光源对罗丹明B溶液催化降解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S2O28-/CaO.Fe2O3粉体为固体超强酸,粒径处于纳米数量级,且其在紫外光区556 nm处有个紫外特征峰。在浸渍液(NH4)2S2O8浓度为0.5 mol/L、S2O28-/CaO.Fe2O3投加量为0.03g/25 mL、H2O2用量为1.00 mL/25 mL下,对浓度为0.6 g/L的罗丹明B溶液在自然光下静置1 h,其降解率可达99.2%。同时还初步探讨了催化降解过程中物理现象与化学性质分析、酸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催化剂失活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SO4^2-/TiO2固体超强酸中引入适量Al2O3,制备成SO4^2-/TiO2-Al2O3,用于催化环己醇分子内脱水反应,研究结果表明,SO4^2-/TiO2-Al2O3,对反应有较强催化作用,Al2O3的含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都对反应产率有影响。催化剂易与产物分离,能重复使用,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废水中PO33-和PO43-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选用浓度为4.5 mmol/L/0.8 mmol/L的Na2CO3/NaH-CO3的淋洗液,流速1.00 mL/min,电导检测器.实验结果表明:PO33-的质量浓度在1.00~3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检出限25.9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57%;PO34-的质量浓度在1.00~32.0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检出限41.00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34%.PO33-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2.0%,PO34-的加标回收率为101.2%~105.0%.使用所建立的检测方法为废水中的PO33-的氧化提供中控分析,考察了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硫酸含量对氧化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Bi(NO3)3和AlCl3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固体酸催化剂SO42-/Bi2O3-Al2O3。探讨了SO42-/Bi2O3-Al2O3催化水合肼还原硝基苯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催化剂中n(Bi):n(Al)=1:15,以10%的(NH4)2SO4浸渍所得的催化剂具有较高活性。红外光谱表明,催化剂中存在B酸中心,能有效地提高催化剂的性能。此还原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制备简单。  相似文献   

16.
首次以SO42--La2O3-TiO2为非均相催化剂,以水杨酸为原料,合成了水杨酸甲酯和乙酰水杨酸。考察了影响反应的条件,获得优化实验条件:n水杨酸:n甲醇为1:12,催化剂用量40 g/mol酸,反应5 h时,水杨酸甲酯的收率可达86%;n水杨酸:n乙酸酐为1:4,催化剂用量6 g/mol酸时,乙酰水杨酸的收率可达87%,同时催化剂回收再生容易,重复使用4次催化活性无明显降低,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降低牙矿物质的溶解度是防止龋齿的重要方法之一。氟对于羟基磷灰石(HAP)溶解度影响的研究已有报道,然而氟对于牙矿物质中的其它基本无机成分,如二水磷酸氢钙(DCPD)等溶解度的影响则研究较少。本文以XRD、SEM等为表征手段,研究了37℃下DCPD在不同浓度的NaF溶液中水解的pH、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转化产物,并与HAP在相同条件下的结果进行对比,以恒pH的方法对DCPD、HAP及其转化产物的溶解性质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DCPD在NaF溶液中水解的产物随着氟浓度的提高依次为:无水磷酸氢钙(DCPA)、DCPA+氟基磷灰石(FAP)、FAP、FAP+CaF2,恒定pH测定的溶解曲线表明,经氟处理后的磷酸钙盐的抗酸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Fe-Cr 合金在含Cl-和SO42- 离子溶液中浸泡的腐蚀行为,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技术进行腐蚀产物分析,并进行线性极化和交流阻抗电化学测试明确腐蚀机理。研究结果表明,Fe-Cr 合金含有大量Cr 更容易形成钝化膜,在浸泡初期Fe-Cr 合金腐蚀速度很小。随着浸泡时间增加,维钝电流密度呈现先增加而后明显减小的趋势,说明钝化膜不断加强,钝化膜起到较好的阻碍Cl-和SO42- 阴离子侵蚀作用。在酸性溶液中,Fe-Cr 合金钝化的同时也发生着点蚀,且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而加剧。Fe-Cr合金在浸泡150 h 后,在三角晶界及其附近的晶界更易出现腐蚀产物,这是由于模拟溶液中含有大量Cl-离子,致使钝化膜破损。而在Fe-Cr 合金的腐蚀产物中出现CrOOH,对腐蚀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固体超强酸SO24-/TiO2为催化剂,乙酸和苄醇为原料合成乙酸苄酯,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醇酸比为1.81,催化剂用量为1.5 g,带水剂环己烷用量15 ml,反应时间为2.5 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酯化率达8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