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科恩曾在 Science and education 杂志发表了两篇关于他的科学史观的论文,一篇发表于1950年,另一篇发表于1993年.在这两篇论文中,科恩阐述了他对科学史的认识及观点.  相似文献   

2.
1955年,我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陈省身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篇有关拓扑问题的学位论文。虽然我接受了大量的纯数学方面的训练,但那时数学家可以在实业部门任职了,我对此颇有兴趣。有几个老师不赞成我的想法,但陈教授不然。他说他相信研究现实问题是有意义的,也是困难的。他鼓励我思想要开放,而我也对如何把所学到的数  相似文献   

3.
蔡立英 《世界科学》2014,(10):62-63
<正>因卷入小保方晴子STAP细胞论文造假事件,今年8月5日,52岁的日本干细胞生物学家笹井芳树在理化学研究所自缢身亡。在8月5日笹井芳树悲剧死亡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日本的科学家、新闻记者和网络博主都在推测笹井芳树自杀的原因。现年52岁的笹井是位于神户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CDB)的一位世界著名的干细胞科学家,在过去6个月中卷入了以他为共同作者的两篇干细胞论文争议的漩涡中。这两篇论文于今年一月发表在《自  相似文献   

4.
美国波士顿,一位中年男子正在一个特殊的书写板上画画,他画的是铁锤、杯子和各种动物.在他的身边有一些人,一人手握秒表在掐算时间,一人将现场科学家的谈话翻译成土耳其语,有几人在屋角悄悄地议论,另外还有几人只是静静地在观察.令人称奇的是,这位在众人瞩目之下作画的男子,竟然是一位双目失明、根本看不见东西的盲人.他们在做什么?原来,这是一场精心安排的实验,研究人员正准备在这个中年男子作画的时候对他进行脑扫描,他们想解开一个谜.  相似文献   

5.
阿·克雷洛夫是前苏联著名的造船专家及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科学知识的普及者。克雷洛夫于1863年8月3日出生于辛比尔斯克省(后为乌里扬诺夫斯克州)的维夏加镇。1884年航海学校毕业后分在水道测量总局工作,在此完成了他最早的几篇关于罗经自差方面的论文。1890年在海军学院船舶制造专业毕业后留校工作,以后便主要致力于船舶理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世界物理年在中国启动之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介绍了爱因斯坦的成长历程.他特别分析道:很少有人注意到,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的改变21世纪物理学面貌的5篇论文,是他业余时间的创作.1902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爱因斯坦获得了瑞士专利局职员的工作,以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俄国的伟大学者、苏联首批社会科学院院士康·艾·齐奥尔柯夫斯基是世界公认的垦际航空的首创者,因为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宇宙航行的运动必须利用喷气的原理,并以图绘示出字宙飞船的形状及其喷气推进力产生的构想;也是他第一次提出了人造地球卫星的问题,并计算出把人造卫星送上宇宙空间必须以每秒8公里的速度,才能抵消地球引力突破大气层。这些构想都是100多年前,即1883年他26岁时在他写的一篇题为《自由空间》(即没有重力的空间)的论文中提出的。在这篇论文中,他根据物理和天体力学的定理,详尽地分析了在没有重力的宇宙空间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这些现象是只有当人到达那里时才有可能观察到的。  相似文献   

8.
江世亮 《世界科学》2000,(10):24-25
一个人在自己的求学年代能先后得到两位院士科学家的悉心指导应该是非常幸运的,而在学有所成后能选择从事与自己专业有所偏离但和社会发展最急需的课题,并且做得有声有色,就更难能可贵了。我上周刚刚接触到的93年科技启明星计划资助者、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由才就是这样一位让人尊敬的学者。赵由才属于那种现在已经不多见的学者型专家,提示这一点的不光是他的清秀、儒雅的外表、说话时的神态,更有他这些年发表的好几本著作、十几篇论文、考察报告等。 赵由才1…  相似文献   

9.
<正>塞德里克·布朗潘(Cédric Blanpain)是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的一位干细胞研究与发育生物学教授,他独创性的研究方法为他赢得了一系列的奖励,并于2012年发表了多篇引人瞩目的论文。在以下的采访中,这位EMBO会员谈到了自己的事业以及干细胞和癌症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正>《柳叶刀》杂志撤回1998年发表的一篇有关疫苗可能导致孤独症的论文2010年2月2日,《柳叶刀》——著名的英国医学杂志——撤回了一篇1998年发表的研究论文。在这篇论文中,作者指出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孤独症,从而引起  相似文献   

11.
近日,我读了何院士的新出《我不信邪》,得益匪浅。对于何院士,我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这不仅因为他是我国反对伪科学的旗帜,而且又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作为一位科学家,何院士的贡献主要有层子模型、复合粒子场论,并因此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的复合粒子场论是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有创造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他近年来又转入宇宙论的研究,成为我国在这一研究领域中不多的科学家之一。所以,他涉及的领域从粒子之小到宇宙之大,在最大和最小之间寻找和谐与统一。对于何祚庥院士来说,人们崇拜他对科学的追求和探索精神,在…  相似文献   

12.
苦山 《世界科学》2023,(4):46-51
<正>更让人忧心的是,人们不愿意对此采取任何行动。2011年,墨尔本蒙纳士大学的妇产科教授本·摩尔(Ben Mol)无意中发现了埃及一位研究人员发表的一篇关于子宫肌瘤和不孕症的研究论文的撤回通知。发表这篇文章的期刊之所以撤回该文,是因为文中的数据与早些时候西班牙的一篇研究论文数据完全一致,问题在于,西班牙的那项研究的主题是子宫息肉。事实证明,作者只是从有关子宫息肉的那篇论文里复制了一部分,把其中提到的疾病改成了子宫肌瘤。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聪明不聪明 ?聪明。中国人能干不能干 ?能干。但中国本土科学家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人获得诺贝尔奖 ?要回答这个问题 ,用几句话是讲不清楚的。我只想从一个方面谈一点想法 ,以引起讨论。大家都还记得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一个叫田中耕一 (见图 )的 ,其人在日本只能算无名小卒。他一不是博士 ,二不是教授 ,三不是外籍院士 (日本无科学院院士 )。发表的论文也是寥若晨星 ,少得可怜。他仅仅是一家小企业的小职员、小人物。田中耕一自己做梦也不会想到能获得诺贝尔奖。如果 ,田中耕一生活在中国 ,他能被选为院士吗 ?我不能断定绝无可能 ,但…  相似文献   

14.
梅镇岳 《科学通报》1957,2(6):190-190
1957年1月25—31日,在列宁格勒举行了苏联第七次原子核能谱会议。应邀出席的有中国、波兰、罗马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等国的代表。会议由通讯院士捷列波夫主持。在会议中提出的论文有80篇左右,其中包括两篇外国学者所提出的论文。原子核能谱学事突上是研究原子核结构的一门科学。有时也把它叫做低能原子核物理学。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15.
你认为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美国东北部麻萨诸塞州波士顿科学展览馆拟定了一个名单,看你是否同意展览馆指名的最重要的7名科学家。波士顿科学展览馆名单上第一名最伟大的科学家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一名德国物理学家,他后来成为美国公民。1905年他公布了关于物体质量与能量关系的三项研究成果,最著名的是他提出的使科学家改变了对空间和时间思维方式的相对论;名列第二位的是伽利略,他于1564年生于意大利,常被人们称为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发现了落体定律,他写了关于支持地球和行星围绕太阳转这一理论的论著,在当时来说  相似文献   

16.
斯蒂芬·沃尔弗拉姆是一个“神童” ,他在 15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现在他说 ,他已经基于简单的计算机程序而不是基于方程式创建了一门新的科学。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但是却整整耗费了他 2 0年时间———他用了前 10年时间进行思考 ,每天工作到深夜 ,而且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具有讽刺意义的是 ,智力的空间是他靠转让一个名叫“Mathematica”的计算机程序而得到的几百万元钱买来的 ,这个程序使复杂的数学变得对普通民众十分容易操作。现在 ,当他 4 1岁准备发表自己这些年来的所有成果时 ,他正忙于设法使自己适应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最近 ,他接受了一位记者的采访。以下是沃尔弗拉姆与记者的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袁隆平,这一响亮的名字几十年来在我国家喻户晓,在科技界,他是真正的"明星"."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一论文发表50年后依然光芒四射,在期刊界,这为不朽的"经典".2016年,恰逢《科学通报》发表"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一文50周年.年初,高福主编提议我们编辑出版杂交水稻专辑纪念这一重要事件.4月,我们到长沙拜访了袁隆平先生.半个世纪过去了,袁隆平先生与他的这篇开山巨作究竟有着怎样的情缘?这篇论文的公开发表有何重要意义?其背后的故事对当代科研工作者和科技期刊工作者带来哪些启  相似文献   

18.
在访美过程中给我留下最美好印象的都市就是波士顿,她是一座文雅美丽的都市,是充满了文化科学气氛的都市。她位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海滨。清澈的查尔士河穿流其间。从飞机上俯瞰,不论是海上还是河面上都到处银帆点点,波光粼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十分美好。我对波士顿向往已久,因为这里有著名的哈佛大学天文台,享誉全球的《天空和望远镜》杂志,几十年来它们一直和我保持着联系。刚出机场,武宝琛博士已驾车来接,1948年他以优等成绩获得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博士学位;他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回国服务的留美学生,近年来他又来到波士顿,有他的指引使我得益很多。  相似文献   

19.
刘林老师是南京大学天文系的副教授。他自1959年大学毕业以来,二十多年一直从事天体力学中有关摄动理论的研究,成绩显著。1974年他编写了“人造卫星运动理论”一书,并发表了有关论文20多篇,受到国内天文界的注目,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为国内一些部门所采用。为此本刊特地采访了他。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亨利·W·肯德尔(HempW.Kendall)的成就和业余爱好,如同一位有充沛精力和多才多艺的胜利女神的回忆录。他是物理学中最基本发现的一位关键人物,年轻时他是一位世界级的登山运动员,他又是一位专业水平的摄影师和潜水员。在带领科学家们讨论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关注美国的政治体制方面,他也是一位富有灵感的领导人。肯德尔1926年出生于波士顿,按照他本人的说法:“我出生后与成长过程中,一直对力学、化学、电学等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在A叫出团学院取得数学学位后,于195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Mff)取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