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韩枫  申泓彦  王威  魏磊 《河南科学》2022,(8):1279-1283
以中国东南地区为例,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对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情况、人口空间性聚集程度、环境治理能力、土地开放程度、区域开放政策6项城市空间水环境影响机理指标进行定量检验分析,分析得出: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空间性聚集程度、土地开放程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007 9、0.096 5、0.002 1,表明这三项影响机理指标对城市空间水环境胁迫产生正向相关(产生胁迫);产业发展情况、环境治理能力、区域开放政策回归系数分别为-0.084 6、-0.110 9、-0.001 4,表明这三项影响机理指标对城市空间水环境胁迫产生负向相关(降低胁迫).为提高城市水环境治理效果,驱动城市经济与水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在生活污水控制、工业点源控制、城市面源污染控制等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污水排放量也迅速增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的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城市及水环境的污染,更加危害百姓身体健康,同时也制约了城市各方面的发展速度.文章从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入手,介绍了污水处理工艺与回收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山西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开发,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文章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类型,主要是土壤侵蚀型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矿区污染、城市地表径流污染等,非点源污染促使水体物理型污染严重、造成水库富营养化、土壤退化、进而威胁人体健康,给建筑物及财产带来直接损失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控制非点源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经济也得到了迅猛的提升,生产力的进步在促使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全面的提升了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城市河流的污染现象,已经为人们的生活健康的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开展城市河流水环境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将城市河流水环境的综合评价理念充分的应用于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的城市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面临着突出的环境问题及科技需求城市化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战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数量和规模将不断增加,而且呈现城市连绵带和大城市群的发展趋势,环境综合治理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十一五"期间,在城市建设中,我国要重点解决以下环境科技问题:城市大气环境复合污染,水环境复合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及其优化控制技术;大气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的控制技术;城市生态综合调控系统;城市重污染水体修复,饮用水源地保护及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城市连绵带和城市群复合污染综合调控技术;环境安全,健康安全和经济合理的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如医疗垃圾)处理技术;城市臭氧,大气有毒有害污染物,有毒化学品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污染控制;城市物理污染(如光污染,电磁污染,辐射污染,视觉污染等)控制对策和方法;城市环境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包括污染暴露评估技术,污染-健康剂量反应关系评估以及室内污染防治技术等:城市物流,能流优化控制和管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对城市河道黑臭污染的形成及其治理、富营养化次生灾害表现形式、形成机制以及预防和控制对策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黑臭河道相应污染治理工程、措施的实施,河道水体污染负荷得到了大大消减、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黑臭也逐步好转,但营养盐仍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且可被植物直接利用吸收的营养盐储备充足,同时,黑臭污染的治理使得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重建,当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极易引起水华暴发、浮萍泛滥、水葫芦"疯"长、水生植物生物量激增等富营养化次生灾害.对于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后富营养化次生灾害的预防和控制必须以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为基础,将其纳入到河道污染整治整体规划中.综合运用上/下行效应理论,应从外源控制、内源治理和修复、整体生态系统恢复等角度进行系统预防和控制.同时也应厘清思路,认识到城市黑臭河道富营养化及其次生灾害的形成是城市黑臭河道污染治理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应从当前的"黑臭等重污染治理"向"氮磷营养盐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国外相关研究,对创新型城市的概念、内涵、构成、特征及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我国农业城市创新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经济持续增长困难、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科技支撑不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严重等。针对这些问题,以经济增长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传统农业城市创新的研究框架,并总结农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几个典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从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收集资料、室内分析的方法,重点对水环境的非点源污染来源及危害进行了阐述.水土流失、农业生产、采矿、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城市地表径流等使得水环境的储水空间减少、水体物理型污染严重、水库富营养化、威胁人体健康,给建筑物及财产带来直接损失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环境非点源污染的控制措施,主要是加强"源"的控制和"汇"的截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沈阳城市的气候特征,以及近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分别从大气环境、水环境、城市建设和生态绿化详细分析了沈阳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市环境发生的改善。从几个方面指出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刘洪喜 《科技信息》2011,(5):370-370,36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水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在对我国农村地区水环境现状阐述的基础上,从农业面源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和村镇工业企业污染三个方面分析了农村水环境问题恶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农村水环境恶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郑轶雄 《太原科技》2006,(8):82-82,85
针对城市河道水质污染现状,分析水质污染原因,提出整治对策,对城市河道水质治理和水环境改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城市景观的类型及其环境生态效能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问题主要是由城市的景观格局变化或用地结构调整所造成的.在城市的自然景观用地中,绿地和水域是两种对城市生态环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景观生态类型.景观生态用地在城市中的分布格局、平面形态及生态体的垂向伸展等状况,都对其生态效能的发挥深具影响.因此,提出用分布指标、形态指标和体量指标3项指标体系来全面真实地刻画生态源地的生态效能,为科学地评价和比较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中,水系水体规划建设是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它为实现滨水地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提供有利的保障.水系水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场地竖向、城市景观、防洪排涝、水污染防治等方面之间的关系,综合协调规划水系平面、水系竖向、水系运行、水污染防治措施等,才能达到滨水地区的水系建设与城市功能定位相符的要求.文章结合规划设计实例,从水系平面、水系竖向、水系运行、水污染防治措施4个维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城市污染水体强化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城市地表水体的污染特性和成因,综述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及自然净化法等国内外城市地表污染水体常用的净化技术的特点及应用情况,指出了各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应用范围窄、对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以及净化效果不理想和资金花费大等方面的缺点,同时分析了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各种强化净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土壤的生态服务功能演变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城市化是急剧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壤的服务功能经历明显的转变,即从维系植物生长的功能为主转变为滞留、转化和净化污染的功能为主,因此,城市土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并起着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城市土壤在功能转变的过程中,土壤质量也发生重要的转变,这些变化包括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等方面。巨大的人为影响致使城市土壤的退化比较明显。物理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由于压实导致容重增加、水分入渗速率降低,从而使降雨时地表径流系数增加、非点源污染负荷升高,对城市水体污染产生明显的影响;化学退化方面主要体现在土壤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这一方面使土壤对生物健康直接影响的可能性增加,另一方面使土壤的吸附容量接近饱和丽导致污染物的移动性提高,从而具有较高的释放潜力。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过程不闭合的特点,决定了城市土壤是养分和污染物末端固定者,因而城市土壤是一个人为的某些元素的地球化学“垒”(barrier)。建设健康的城市生态环境需要闭合开放状态的物质循环链条,这必然需要科学的城市土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城市河道黑臭的成因及机理,评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对目前国内外各类河道黑臭评价模型进行比较,筛选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有机污染指数模型、黑臭多因子加权指数模型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这几种使用较为广泛的模型并进行分析,并对城市河道黑臭评价模型建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北京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氮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和分析了北京市六个城市湖泊水体和沉积物的氮营养盐污染特征和污染程度,并对六湖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各指标作了相关分析,拟为城市湖泊富营养化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北京城市湖泊氮污染程度较严重,调查期间半数湖泊的水体总氮(TN)含量超过地表水(湖、库)Ⅴ类标准值.在太湖流域的有机氮(ON%)污染评价标准下,...  相似文献   

18.
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现存的主要3种排水体制,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分流制,讨论了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的不同方法.常用的方法基本是针对完全合流制和分流制而建立的,而截流式合流制是现在大多数城市都在使用的排水体制,在计算该体制下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时应将截流部分和直接排放的部分分别计算,其计算方法应与适用于合流制的降雨径流污染负荷核定方法区分开,有利于更准确地核定城市降雨径流污染负荷,对城市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城市"病"诊断、防治与生态调控的初步构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口的急剧膨胀,我国正面临着世界上最为严重的现代城市“病”问题。由于城市系统本身的高度复杂性,对城市“病”的研究必须摆脱传统理论与观念的束缚,建立全新的城市科学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在此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从生命科学的角度,将生命体的概念引入城市科学研究中,将城市视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提出“从解构到整合、从特殊到普遍、从个别到整体”的思想,阐述了城市生命体特征辨识、能源代谢与大气污染互动规律、水和营养物质循环机理与演变规律、固体废物的循环与转化机理、生态特征及演变机理、承栽系统的健康识别及调控机理、生态工业复合体系等方面的研究框架,并提出了开发多功能城市生命体健康诊断综合评价体系以及多目标模糊随机多阶段综合优化系统的研究思路,为有效探索城市系统内部的运作规律和城市“病”的产生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20.
建设低碳城市群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低碳技术创新的规模效应,共同治理环境污染、减少资源消耗等问题。低碳城市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实现引导系统、动力系统、支撑系统和保障系统的有机统一。建设低碳城市群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立足低碳城市群建设四大系统,需要创新规划引导、低碳产业发展、低碳技术创新、低碳金融发展、低碳合作、低碳试点和低碳管理七条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