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也日益加剧的现状,该文对某城市城区表层土壤重金属进行了分析评价.针在单因子指数评价基础上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土壤的综合污染,比较该城区的各个功能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基于重金属在大气、水体中传播特性的不同,利用高斯扩散推广模型确定重金属污染程度较大的污染源位置.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的信息有该城市常年的风速、冲洗系数、亨利系数;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建立重金属污染物在气体和土壤中扩散模型.  相似文献   

2.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煤矿安全因子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煤矿安全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分析,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力度,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煤矿安全的发展规律和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各个煤矿机器设备等对安全产生的影响差别较小,管理、人员、环境等因子对煤矿安全的影响较大.将管理、人员、环境作为重点,对煤矿安全管理进行完善.该结论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峰  李雪铭  杨俊 《河南科学》2014,(1):98-103
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创意人才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意导向型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今后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方向.从创意人才的特性出发,建立创意型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率先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吸引我国创意人才的主要因子首先是工作条件;②研究样本的人居环境水平可分为4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水平的创意人居环境;③在空间分布上,我国东部具有吸引创意人才的巨大引力,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其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吸引创意人才的城市集聚区.最后提出了对各类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马芳菊  杨回  师雅洁  梁玥 《甘肃科技》2021,37(20):84-86
建设具有西北特色的甘肃省智慧城市,提升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提升城市整体的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智慧城市的相关要求,研究建立甘肃省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根据2019年的《甘肃省统计年鉴》选取了符合智慧城市的7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计算出了 14个地区的各个一级指标的综合得分和排名,利用系统聚类法将14个地区分成4个级别加以评价,为甘肃省智慧城市建设与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市辖区和3个盟的盟府所在地为研究区,选取33个指标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协调指数分析对内蒙古12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直接对应关系;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口素质、生态效益等要素是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协调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北地区城市可持续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人居环境研究的内容出发,采用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以城市人居环境相关内容建立可持续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西北地区22座城市进行了分析评价,揭示出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并划分出4类人居环境,提出了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历史文化名城——新绛古城城市发展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对于旅游环境的评价因子做出了类型划分,并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绛州古城旅游环境作出了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界定创新型城市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情,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及创新产出三个方面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13.0软件对河南省各个省辖市(包括1个省直管市)及北京、上海、深圳、济南等22个样本城市进行因子评价和聚类分析,得出客观定量的评价结果,为河南省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17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环境水平四类指标作为评价因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生活质量进行了定量评价.依照综合得分情况,将山东省17地市分为五类,即:第一类包括青岛市和威海市;第二类包括济南、东营和烟台市;第三类包括潍坊、济宁、淄博、德州和滨州市;第四类包括泰安、聊城、莱芜、日照和临沂市;第五类包括枣庄和荷泽市.同时简要分析了每个城市的优劣之处,对各城市今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态质量3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湖北省17个市州2013—2018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及贡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研究期内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和生态子系统质量总体上呈提升趋势,各地市州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生态子系统质量的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2) 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集聚、局部连片”的分布特征,且研究期内鄂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鄂中地区次之,鄂东地区最小;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公路里程密度是驱动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贡献因子,但随着时间演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重心将由少数的核心因子向多因子共建转变.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特点,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依据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与步骤,选择与城市生态环境有关的指标建立指标体系及层次结构模型,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值.根据所得的结果作进一步的分析,为沈阳市社会-人口-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城市重金属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城市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重金属在我国城市中的污染现状作了简要地论述,总结了城市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分析了重金属在环境因子中的迁移转化,以期为相关研究、环境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的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取了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的39个统计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11个地级钢铁城市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影响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因子,研究了各主因子的结构和作用,对11个地级钢铁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排名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钢铁城市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恢复能力的监测及评价方法,更清晰、准确地了解城市植被覆盖情况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方法提取湖北省襄樊市遥感影像,对SPOT和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分析,通过对影像数据的正射校正、图像融合、影像配准、大气校正等一系列操作,统计植被覆盖度(NDVI指数)、土壤指数及坡度环境因子等相关参数,形成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再对归一化后的环境因子进行进一步加权处理,得出生态环境评价结论.结果湖北省襄樊市78%地区自然生态环境处于良好和一般状态,其中约21%区域为优等环境地区,主要分布在森林集中区域及庄稼长势极好的平原;自然生态环境处于一般状态的区域大部分为耕地;评价指标最差的是城市水源地、居民地、城市交通用地,主要为人口分布密集地区,比例约为13%,其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和自我恢复能力较弱.结论生态因子归一化指数方法,适用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并评价恢复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气环境评价因子及方法的探讨,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优越性,首次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阜新市及各个环境功能区大气质量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用普通赋权法对污染物权值进行确定,然后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和模糊距离最小趋近原则对污染状况定级.由此得出了比使用综合指数法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同时针对具体情况对此结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江苏6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PMC指数模型等方法,提炼有关地区的政策工具,对各地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日益健全,体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②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工具不断完备,政策体系涵盖人才供给、需求和环境各个层面;③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内容有所差异,持续支持类政策总体偏少,亟待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总结江苏6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本挖掘、内容分析和PMC指数模型等方法,提炼有关地区的政策工具,对各地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论包括;①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体系日益健全,体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②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工具不断完备,政策体系涵盖人才供给、需求和环境各个层面;③各地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内容有所差异,持续支持类政策总体偏少,亟待加强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高层次创业人才政策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地下空间规划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实现城市整体空间的可持续发展,针对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城市地下空间与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基础,初步构建了城市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理论体系,并对评价采用的技术方法、评价因子的选择、评价指标的确定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对可持续发展评价在实际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做了深入的探索。将可持续性评价范围扩展到地下空间规划和设计层次的研究,为解决城市空间结构和决策性问题做出了前期工作。  相似文献   

20.
人工神经网络已广泛用于模式分类与识别等问题,而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是多因子组合的模式判别问题.采用二级 B P 网络构造城市综合环境质量评价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四川省 16个城市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B P网络用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具有通用性、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