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红  陈倩 《科技智囊》2021,(6):65-69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运用一系列先进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扭转了国内疫情的严峻形势.在此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挥中国方案在全球抗疫中的作用,文章运用内容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首先梳理了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论逻辑,其次探究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全球科技合作与疫情防控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分析了中国疫情防控的有效举措,进而得出结论:中国疫情防控工作的成效离不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和全球科技合作的开展,而中国在平台建设、机制整合及合作网络等领域的方案共享将有助于遏制全球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当今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和具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坚实而丰富的理论基础,它是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是中华传统"和合文化"价值的当代转化。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共建"一带一路"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经过几年的攻坚克难、勇于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现了强大生命力和吸引力。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了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包容互鉴、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系统理念,其发展体现了一定的历史逻辑。历史地看,其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有关共同体的论述,又承载了中西方"命运与共"的历史思考;现实地看,其从平衡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的价值分歧的理论基点出发,赋予世界主义理论新的阐释,形成了中国的全球理念从未来走向分析,积极谋求共同发展、责任共担、共同安全的人类愿景,为全人类的命运与共提供理念引导。  相似文献   

4.
北京冬奥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讨北京冬奥精神的形成过程和时代价值.首先,体育赛事与国际格局的演变呈现出一种互为镜像的关系,北京冬奥会正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举办.北京冬奥精神是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从战略维度、战术维度和作业维度三个层面对世界和平发展提出的中国方案;其次,北京冬奥精神传承于中国体育百年奋斗历程的精神谱系,从不同社会阶段中汲取体育救国、体育兴国、体育报国和体育强国的精神养分,并根据时代局势进一步发展其精神要义;第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审视北京冬奥精神的时代价值,冬奥精神中胸怀天下的“大局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理论建构和丰富,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的方法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体道路的指导方针,共创未来的共同体追求包含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而不同”的思想,有着未来世界的共同愿景.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多次提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产生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依据,旨在解决全球发展难题,为世界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发展提供指引。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要求的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指出要在实践中积极谋求共识,坚持同舟共济的理念,尊重多元化差异,开展协商对话与交流,塑造权责共担的责任共同体,不断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各国的交流合作搭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6.
自"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后,不少学者探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现实状况、困境与挑战,并重点探讨了对外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路径,但未见从"新公共外交"视角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传播的研究成果.从"新公共外交"视角观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国际传播存在传播主体"官方化"、传播媒介"传统化"...  相似文献   

7.
《奥林匹克宪章》指出:“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按照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者们希望这一伟大的社会活动能够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能够促进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进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  相似文献   

8.
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广阔的背影交织在一起,涉及多种自然科学和几乎所有的社会学科学,其特有的文化现象与魅力赋予了奥林匹克克运动极强的教育价值和文化价值,奥林匹运动对人类社会的贡献远远超出体育运动的范畴。本文将以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历史、现状及贡献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性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身及人类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两极格局瓦解后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西方霸权主义企图将“文明冲突论”作为其达成非正义目的的话语高地。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顺应了时代发展大势,符合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要求,是对“文明冲突论”的有力批驳。度越“文明冲突论”,首先要从西方文明发展的角度深度剖析“文明冲突论”形成的现实基础及理论内涵,进而展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理念论辩,最终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0.
翟崑 《世界知识》2013,(1):66-66
十八大报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理解,命运共同体是多层次的,小到边疆跨境地区,大到次区域、周边、亚太,乃至全球。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一次一个中心的快速批改作文"。即是每次以中学语文教材"表达交流"中一个专题涉及的作文训练理论为依据,仅在这个方面对所有学生的作文进行针对性的快速批改而忽略其他的作文问题。这种批改遵循了写作独特性规律和写作教学过程规律,符合抓主要矛盾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对于给定的多项式序列{Pn(x)},我们研究了数α的超越性与{Pn(α)}的关系,并给出了α的超越性的一个判定条件。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雷达散射截面测试设备无法测量大尺寸目标模型 ,而采用分段测试方法时遇到的分段的剖面处理问题 ,提出了由三种不同方式封住分段的剖面测得的三组雷达散射截面值可得到该段的散射场的一种方法 .算例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的 .  相似文献   

15.
李庆扬等先生所写的教材,是一本颇有特色的书,该书P.58用一个数值表来说明三次样条插值能很好逼近Runge 函数,但该数值表有误,说服力就不强了,而该书发行面相当广,此表,最近出版的也还在照样引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表予以订正,此表应是:  相似文献   

16.
经典的解析方法能计算带半渗透隔层底水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而流线模拟方法能提供水平井开采中的生产动态特征。将解析方法和流线模拟方法结合起来,通过流线模拟方法验证了水平井临界产量公式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重点模拟了大于临界产量生产下的水平井开发动态特征,深入讨论半渗透隔层对水平井开发底水油藏的影响。研究表明,底水绕开隔层上升,流线呈现明显的"幕帘",延缓了油井见水的时间。隔层渗透率、宽度、厚度、位置会影响临界产量,进而影响底水脊进的速度和油藏开发效果。其中,隔层的渗透率越小、宽度和厚度越大、距水平井段越近,水平井临界产量越高。针对研究区的模拟表明,隔层渗透率比(RK=K1/K)对底水油藏开发效果影响最大,隔层宽度b和垂直位置c影响次之,隔层厚度d影响可以忽略。研究区中,当RK小于0.5、b大于200 m和c大于8.5 m以后,隔层对底水油藏的阻挡作用明显,但继续改善三者中任意一个参数,对提高底水油藏的开发效果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7.
在相贯线的作图中,求作相贯线上的特殊点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研究了锥柱正交相贯时,相贯线上某些特殊点的作法,并对一些特殊情况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船舶系缆张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船舶系泊安全问题.从定量上了解缆绳受力状况,推导出码头系泊船系缆的悬垂线方程.根据船舷导缆孔和码头系缆桩的相对位置迭代计算出缆绳张力及系缆拉伸变形.并简要分析了不同出缆长度情况下,船舶运动对缆绳张力的影响.模拟计算表明,长的、弹性好的、单位长度重量大的系船缆更有利于缓冲外力、吸收船舶动能,而短的弹性差的系船缆不利于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论合同一般法定解除权行使事由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合同法94条规定了4项一般合同法定解除权的事由.第一项因不可抗力而解除,第二项因预 期违约而解除,第三项因迟延履行而解除,第四项因根本违约而解除。此条立法很好地表现了我国合同法博采 世界先进立法经验的现象,有海纳百川之势。因不可抗力而解除和因根本违约而解除的立法较为科学,因预期 违约而解除的立法则与合同法中已有的条文相冲突,因迟延履行而解除的立法也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笔者旨 在对因预期违约而解除和因迟延履行而解除的立法进行分析、梳理,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