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水的时间久了之后,虽然我对很多常见海洋生物的习性还不是非常了解,但是它们对我的吸引力不知不觉的下降了,因为不容易见到的习性也很难被作为普通潜水客的我们幸运地捕捉到,而常常见到的,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于是,我选择潜水目的地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能否看到没有见过的生物,菲律宾的阿尼洛—号称“娃娃鱼天堂”的潜水地,就成了我这次的落脚地。一说起“娃娃鱼”,你一定会以为是生长在溪流中,会发出婴儿啼哭声的大鲵吧。这次我想见的,不是属于两栖类的大鲵,而是生活在海洋世界的硬骨鱼纲—目的(读音同“毕”)鱼科(Antennariidae)的家庭成…  相似文献   

2.
小丑鱼不丑     
看《海底总动员》,使一直在茂密水草和色彩单调的温带水域中潜水的我,一下子被荧幕上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那里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我有了下一个潜水旅行的目的地:热带珊瑚礁海洋. 这个假期,经过飞机、汽车、快艇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连续运输,终于把我和朋友们传递到了一个赤道附近远离陆地的小岛上,舟车劳顿的我们顾不上欣赏这里的沙滩椰林,就已经坐上了开往潜水点的船,去探寻我们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在海洋中每下潜10米,压强就要增加 10~5帕。在几千米深的海水下,其压强足以将钢制潜水器压扁。然而,在深不见底的黑暗海底却是许多海洋动物的乐园,这里生活着许多不寻常的动物,也有众多往返于深浅海之间的潜水动物。这些海洋动物是如何在水下高压中生存呢?经过科学家多年探索,终于有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1870年,法国一位生理学家发现,潜水的鸭子心跳频率会骤然减慢。到20世纪40年代,两位美国科学家创立了现代潜水理论,指出潜水动物心脏工作缓慢,只对特别需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在海洋中每下潜10米,压强就要增加105帕。在几千米深的海水下,其压强足以将钢制潜水器压扁。然而,在深不见底的黑暗海底却是许多海洋动物的乐园,这里生活着许多不寻常的动物,也有众多往返于深浅海之间的潜水动物。这些海洋动物是如何在水下高压中生存的呢?经过科学家多年的探索,终于有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你听说过"幽灵潜艇"吗? 我们常好奇天空中是否存在"不明飞行物"(UFO),那是否同样好奇海洋中存不存在来历不明的水下不明潜水物(USO)呢?长期以来,所谓水下不明潜水物出没于辽阔的海洋中的传说一直存在,而最常出现的就是"幽灵潜艇",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它的追踪、搜索,都劳而无获.所以它究竟存不存在,也一直是个谜.  相似文献   

6.
喜欢上潜水这项活动之后的每一个长假,我们就早早制定好潜水的计划,2005年的“十一”我们选择了号称“千岛之国”的马尔代夫,希望能在那里邂逅海洋中的巨人——鲾鲼。为了增加遇到鲾鲼的机会,我们这次安排了船宿,吃住潜水都在船上,能探访距离岸边更多更远的地方。鲾鲼属于鲼形目的鲾鲼科(拉丁名Mobulidae;英文俗名DevilRays-魔鬼鱼或MantaRay-毯子鱼)。马尔代夫海域常能看到的无刺鲾鲼是鲾鲼属中体形最大的,翼展可以到4~6米,它看起来像是一块菱形的毯子。著名的F117轰炸机就是仿造它的体型设计的。按照惯例,每天我们都会与导潜沟通潜点…  相似文献   

7.
看《海底总动员》,使一直在茂密水草和色彩单调的温带水域中潜水的我,一下子被荧幕上色彩缤纷的珊瑚礁海洋世界深深地吸引,那里多姿多彩的景象,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于是,我有了下一个潜水旅行的目的地:热带珊瑚礁海洋。 这个假期,经过飞机、汽车、快艇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连续运  相似文献   

8.
《科学24小时》2013,(10):1-1
<正>海洋是人类生命的摇篮,蕴藏着巨量的资源和能源。很早以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在海洋上航行、捕鱼,对海洋进行探索,但时至今日,坦率地讲,我们对深海还所知甚少。1960年1月,美国"迪里雅斯特"号潜水器首次潜入世界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此次下潜最大潜水深度为10916米,就在这条温度只有几摄氏度、水压相当于1000个大气压、永远笼罩在黑暗中的海沟底部,科学家们竟然看到一条鱼和一只小红虾在游动!  相似文献   

9.
如果到海洋里去潜水.所能看到的最美的景观就是珊瑚礁,珊瑚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特别招人喜爱。然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威胁珊瑚礁鱼群,增加海洋渔场崩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海上疑谜     
不明潜水物之谜海洋是否存在着来历不明的水下智能活动?时常出没的不明潜水物(USO)已为此提供了揭秘的线索。100多年来,人们多次在大西洋、太平洋不同水域同不明潜水物相遇。这些神秘的潜水物有时从天而降,迅速钻入水中;有时突然出水升空,或是悬停在海浪上方。最令人不解的事件发生于1963年。当时,美国海军在波多黎各群鸟附近海区举行演习,参加演习的有"黄蜂号"航空母舰、两艘驱逐舰和数艘潜  相似文献   

11.
500年前,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横穿大西洋,抵达委内瑞拉奥利诺科河口时,混浊辽阔的河口使他迷惑不解,在留传至今的航海日记上写下了一句话:"我们甚至不知道该称此河口为海洋,还是湖泊."  相似文献   

12.
不要以为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海洋动物只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中.或是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中。最近,一些潜水者在英国诺福克郡附近海域发现了不少色彩斑斓的海洋动物.并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了它们的动人身姿。  相似文献   

13.
如果到海洋里去潜水,所能看到最美的景观就是珊瑚礁,珊瑚礁不但色彩丰富,而且聚集了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尤其是那些成群结队的鱼儿特别招人喜爱。然而,澳大利亚海洋科学研究人员最近却警告说,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威胁珊瑚礁鱼群,增加海洋渔场崩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约会长尾鲨     
十一长假还没到,我们这群患了“潜水渴望症”的人就已经按捺不住,早早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前往菲律宾的马拉帕斯卡岛,去赴和长尾鲨的约会。鲨鱼是大家熟知的海洋霸主,虽然属于较原始的软骨鱼类,但鲨鱼凭借其优美的流线型身体,灵敏的感觉器官和威力巨大的牙齿,成为海洋食物链的最顶端的统治者。鲨鱼的祖先早在3~4亿年前就出现在海洋中,在漫长的进化历史中延续至今,仍然统治着海洋。而且鲨鱼身体构造在近1亿年中没有发生大的改变,足以说明鲨鱼的进化是多么完美。长尾鲨,英文名Threshershark,以其美丽的超长上尾鳍而得名。长尾鲨的尾鳍差不多与…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高压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与潜水医学的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种在海洋之下冒险所产生的不愉快的物理后果,直接导致了现代医学中压缩气体疗法的许多应用。虽然基于科学应用的高压氧技术是一个相对近期的发展,但实际上它有着古老的渊源。尽管潜水起源于何时不为人所知,但早在公元前4500年它就是一个独特的职业。然而,由于人类只能屏住呼吸几分钟,因此单人潜水的深度被限制在30米左右。大约在1500年,列奥纳多·达·芬奇绘制了各种潜水用具的草图,但并未开发出任何实用的工具。直到1620年,  相似文献   

16.
潜入深蓝     
一说起潜水,我就充满了自豪,这倒不是因为我现在已拿到CMAS国际一星级潜水员证书,而是因为——我不会游泳,但会潜水,而且还敢于潜入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去追逐那些美丽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7.
徐娜 《科学之友》2009,(11):57-57
不要以为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海洋动物只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中,或是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中,最近,一些潜水者在英国诺福克郡附近的海域就发现了不少色彩斑斓的海洋动物,并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了它们的动人身姿。诺福克郡附近海域属于欧洲北海的  相似文献   

18.
不要以为色彩斑斓、奇形怪状的海洋动物只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大堡礁中,或是人迹罕至的南极海域中,最近,一些潜水者在英国诺福克郡附近的海域就发现了不少色彩斑斓的海洋动物,并用手中的相机拍摄下了它们的动人身姿.  相似文献   

19.
史瓦西辩护     
<正>警探,这统统不是我的主意。是哈维尔想出全盘计划。从黑洞出现,在柯伊伯带造成大破坏开始,它一直都非常红火,但哈维尔是第一个宣布他将会在吸积盘上冲浪的人。然而,他的这一招棋很蹩脚,犯下少有的判断失误。他太早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了。他那时刚刚完成最新的壮举,在土卫六的甲烷海洋里自由潜水,他的收视率打破了所有记录。乍一看,那时像是宣布下一个挑战的完美时刻,只是土卫六——以及哈维尔——碰巧是在太阳的另一侧。等到哈维尔抵达柯伊伯带的合适角落的时候,大小网红都早已到了那儿,在粉碎的小行星之中进行身体冲浪,  相似文献   

20.
科博会冲浪     
正5月中旬,第17届北京科博会踏着初夏的热浪开幕了!在这届科博会上,"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专题"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海底潜水器、科学考察船、救助船……各式各样的逼真模型成了让观众驻足流连的亮眼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