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海燕"、"海鸥"、"凤凰"等名称除了代表鸟类,你知道它们还是台风的名字吗?是的,"台风"对于我们来说应该算是熟悉的字眼,通过各类媒体我们常常能听到台风的相关天气预报,从"狂风"、"暴雨"、"洪涝"等这些与之关联的词语,就能对它们"暴躁的脾气"了解一二了。殊不知台风带来自然灾害的同时,也有"可爱"的一面,它们常常不走寻常路,有的移向陆地,有的消散在海洋上,爱跟科学家预报员们调皮地捉迷藏。台风在海洋上走过的轨迹就像一场盛装舞蹈,它们穿着蕾丝花边裙迈着优雅的舞步出场,又拖着长长的白纱绝美谢幕。  相似文献   

2.
2006年1月26日是印度最重要的国定节日——“共和国日”。早在1月中旬起,在这个南亚次大陆大国的许多网站上,网民们就一再呼吁,要求英国无条件归还“可伊诺”这颗“王冠上的珍奇”。可伊诺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钻石”,除了它独具惊世骇俗的重量与无与伦比的品质外,还因为它独具的绝奇极妙、惊心动魄的转手史,更因为它独具的科学价值。早在1300多年前,可伊诺的问世就极富传奇色彩。以后,它的数度转手、分割与雕琢更是激荡起伏,扣人心弦;充满血腥、欺诈、虚荣与神秘,最后成为“英国女王王冠上最耀眼的宝物”,则让人扼腕叹息,感慨不已。在这一…  相似文献   

3.
正在大自然中,形形色色的声波和信号不绝于耳,充满了整个世界,而其中的大部分信号人类是听不见的,动物却可以听见。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它们的神奇耳朵。可以听到人类听不到的声音科学家研究发现,动物们使用的声音,人类能听到的还不到10%。人类的耳朵能听见频率在20~20 000赫兹的振动波,对于其他频率则是充耳不闻。但是,不同的动物所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也不相同,例如猫科动物能分辨出30~4 500赫兹的  相似文献   

4.
神秘西部     
西部的美缘于神秘。神秘不是人为的遮掩,而是时间的一种无意断续与空间的自然错落,或者说是一种缺失,一种距离。比如楼兰古城,因为缺失而充满想象;因为你没有抵达才会有神秘感。因此,我更喜欢阅读西部,而不是行走西部。  相似文献   

5.
正其实,贝壳里的海洋之声与大海毫无关系。不光是贝壳,当您用手轻轻捂住耳朵或者用什么别的东西盖住耳朵,也能听到类似的声音。当把贝壳靠近耳朵,一小部分空气无法逃脱,被困贝壳内腔。而我们听见像水流动的声音,就是空气在贝壳内振动后被放大的声音。如果外来的声音频率和贝壳内腔的固有的频率相同,就会发生共振。由于这种共振声音恰巧和海  相似文献   

6.
在茫茫的海洋中,有一些神秘的岛屿.它们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神秘莫测.为了寻找这些幽灵般的岛屿,无数的航海家、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7.
神秘的海洋充满未知,碧波之下无数珍宝长眠海底。金银岛上真伪难辨的藏宝图,洛豪德岛的海盗遗产,葬于海底的加州金矿,更多不为人知的海底宝藏……这一切是否已经使你那颗热爱探险的心激情澎湃了?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海洋世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让人向往.在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里,生活着各种各样奇特的生物,不过有一种海洋生物不知大家是否注意过,它就是寄居蟹.这种神奇的小生灵有哪些奇特的生活习性和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相似文献   

9.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早在公元前就被人们认识了。但海洋中有没有声音,很长时间人们都弄不清。不少人认为水下是无声的世界,鱼是哑的。但是渔民们很早就知道,如果把耳朵贴在船板上,就可以听到水下鱼的叫声。 海洋声学作为近代科学,一般认为是从1826年在日内瓦湖测量出水中的声速开始,当时用的方法很简单。对海洋声应用的第一次大的推动是“冰海沉船”。面对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触冰山而沉没,科学家提出用声学方法探测水下的冰山。不过最大的推动还是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0.
以法老王的名义,宏伟的船队踏上远征海洋之旅,去往充满宝藏的神秘之地庞特——在埃及最古老庙宇的石墙上精细雕刻的这一场景,究竟是神话还是事实?庞特真的存在吗?古埃及人真的能够建造远洋船吗?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回声     
回声又叫回音。当声波碰到一个障碍物(如悬崖)时,它会弹回来,我们会再听到这个声音,这种反射回来的声音称为回声。在户外空旷的地方,回声比较模糊,因为声音的震动会向四处散开,能量会散失;而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如隧道),反射的声音不会跑掉,所以回声很大。回声的实验研究回声最好的地方是一片石墙(如悬崖)的附近。如果你面对悬崖大声叫喊,你的声音会传到悬崖再反射回来;如果声音是从悬崖的不同部分反射回来的,你就可以听到好几个回音,就好像有好几个人在回答你。海底的回声回声可以用来测鱼群、潜水艇和沉船的位置。有些船上装有回声测深器,…  相似文献   

12.
潜入深蓝     
一说起潜水,我就充满了自豪,这倒不是因为我现在已拿到CMAS国际一星级潜水员证书,而是因为——我不会游泳,但会潜水,而且还敢于潜入深蓝色的海洋世界,去追逐那些美丽的海洋生物!  相似文献   

13.
正大翅鲸又叫座头鲸,是须鲸当中知名度极高的一类。它们不仅相貌独特,歌声嘹亮,而且具有聪明的头脑,还是海洋中打抱不平的"超级英雄"……不知疲倦的"歌唱家"20世纪中期,海洋学家在使用水生听音器时,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节奏缓慢,却强烈而持久。后来才发现,发出声音的是大翅鲸,它们的声音被称为"鲸歌"。  相似文献   

14.
<正>在茫茫的海洋中,有一些神秘的岛屿。它们忽而出现,忽而消失,神秘莫测。为了寻找这些幽灵般的岛屿,无数的航海家、地理学家和海洋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有的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1933年4月,法国考察船"拉纳桑号"在南太平洋进行水文测量,在海上来回航行。突然,船员们看见前方有个无名  相似文献   

15.
印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C.V.拉曼对身边发生的任何小事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当他听到两个台球撞击发出的声音时,并没有像别人一样轻易放过,而是用心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所包含的巧妙的物理现象。 例如,他发现在台球台的周围,两球的撞击音会因  相似文献   

16.
打嗝的海洋     
我们经常把海洋想像成一个威力无穷的巨人。你知道吗?这个巨人在吃饱的时候也会打嗝呢! 最近,地质学家爱德华·凯勒第一次查看从加利福尼亚圣巴巴拉海底拍摄到的高分辨率图像的时候,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奇、激动并且稍微使人不安的地形。他看见一些巨大的圆形洼地散布在一个地震断层上,就像水下作业留下的一些深坑,其中一个至少有450米宽。他还看见了一些像是从海底推挤出来的神秘小丘,有的直径超过了180米。最初凯勒对这些小丘一无所知,但后来经过几个月考察研究之后,他确信小丘其实是充满气体的大口袋。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  相似文献   

17.
星星唱歌     
1978年4月7日,澳大利亚东部,天即将破晓。忽然,一道明亮的闪光划破夜空,20秒后飞逝入太平洋中一一这是一颗流星!流星本来很普通,每年进入地球大气层的就有数千颗。然而,这一颗流星却与众不同,因为在纽卡斯尔和悉尼等地,至少有数十人报告说他们听到了这颗流星从他们头上飞过时发出的奇怪声音。是一种什么声音呢?听众的描述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普遍拥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越想扯下它的神秘面纱,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所谓好奇心,就是这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搞清楚的心理倾向。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潜艇和潜水运动;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大海中鲸的歌声使海洋科学家和海洋研究爱好者为之沉迷,鲸白勺声音在我们听起来很像是美妙的音乐。但是无论是陆地上的鸟儿,还是深海中庞大的鲸,它们的“歌声”是否也承载着某些情感信息,是否也表达了它们的喜怒哀乐呢?为什么我们管鸟儿、鲸,以及各种昆虫发出的声音称之为它们的“歌声”呢?因为在它们发出的声音里传送着某种信息,让我们感受到音乐之美,我们能感受到它们流畅悦耳的韵律,令我们为之动容。多年来,科学家们谨慎地求证着,试图解开动物的歌声之谜。人类逐渐认识到动物发声中内在的音乐特性,以及动物的“音乐”对动物互相之间的交流沟通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美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声感织物”,这种织物材料,不仅能够像麦克风一样“听到”声音,还能像扬声器一样“发出”声音。该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称为“预制件”的分层材料块,由压电层和响应声波振动的增强材料成分制成。预制件材料块大约有记号笔那么大,然后被加热并被拉成40米长的细纤维。这种纤维在弯曲或机械变形时会产生电信号,从而提供一种将声音振动转换为电信号的方法。这种柔性纤维被编织成织物时,也能够像海洋中的海藻一样,任意弯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