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体育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学校体育作为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突破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征和价值的基础上,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学校体育的必要性及途径.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桥梁,通过体育教育,把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可操作性强的民族传统项目以课程模式为渠道,纳入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将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得到更好地弘扬与传播,让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继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大理学院体育教学开设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理学院是一所设立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省属综合性大学,服务当地经济和文化建设是其办学宗旨之一。白族传统体育是云南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弘扬白族文化就应当重视将白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教学的体系。作为大理白族地区的高等院校,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教学,对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传承和弘扬白族体育文化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阳光体育运动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玉琴 《甘肃科技》2010,26(2):205-206,111
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定位及价值取向,提出了应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课程,为学校阳光体育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也是世界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武术进入奥运会的意义并从人文意义的角度深刻挖掘武术的文化内涵,对我国武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了武术应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加强发展,最终进入奥运舞台。  相似文献   

6.
宋砾 《科技咨询导报》2011,(21):182-182
大众体育是国家体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是开展大众体育的主要途径。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学校体育要和全民健身紧密结合,适当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付宏山 《科技信息》2010,(20):265-265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文化建设,并且在不断寻求与自身经济实力相适应的文化地位.我国民间体育项目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传承、发扬中华文化非常好的载体.通过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种简便易行的健身方法与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本文主要对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意义、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蒋肇年 《科技信息》2013,(2):347-348
丽江是一个以纳西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引入学校体育教育中,是民间原始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的必由之路,能够发展丽江特色的高校体育,提高学校体育质量,对于弘扬丽江民族体育文化,促进我校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几千年的传承中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为人民身心健康做出卓越贡献;传统保健体育独特健身机理与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高度吻合.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不受性别、年龄、器械、场地、时间、季节的限制等特点,完全可以拓宽高校体育教学思路,丰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演变及影响,传统体育文化得到了发展与传承.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对民俗活动中的传统体育文化进行研究,以民俗活动花鼓灯为研究对象,探析民俗活动中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并为民俗活动和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之间的关系提供理论支...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论述在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对策进行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特色体育项目以突出传统体育文化特色、促进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的推广,以实现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民族传统体育十分重视,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却并没有随着国家的重视而变得更加的繁荣,甚至有的项目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变得越来越低迷。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还不明确,另外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传播体质还不完善,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挖掘整理并抢救濒临失传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造《民族健将》体育栏目,在我国将是一个全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3.
健身气功在高校阳光体育推广中的作用与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阳光体育旨在提高中国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水平,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习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高校阳光体育推广的主要内容,健身气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主要载体;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最好形式.健身气功在阳光体育推广中具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随时随地的锻炼环境、经济成本低廉三大优势.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体育的发展正日益走向繁荣和兴盛的新时代,这个新时代不仅仅体现在奥运会金牌数量等中国竞技体育的强大,同时更体现在中国体育文化在全世界的话语权.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文献、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竞技体育大国崛起之路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力求通过体育文化、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阐述,重新审视中国体育价值观迷失的原因所在.认为中国体育文化强国的发展是要寻求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态平衡,既要保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一种崭新的姿态面向世界,又要不断的吸收其他国家体育文化的精华;既需要保持对外开放,又需要保持中华民族特色;既要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又要体育文化协调一致.  相似文献   

15.
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化的中国,同样有着独特而完善的体育文化,由于中国独特历史和地理环境,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有着鲜明的特点,正因为如此,它与奥林匹克体育文化某些方面自然也存在一些冲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国体育与外界接触日渐频繁,两种体育文化在碰撞中相互更加理解从而走向融合,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是华夏儿女期盼以久的愿望终于得到实现,更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中国的认可,是中国体育与奥林匹克从差异走上融合不可辩驳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和访问调查等方法,对巴蜀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传统体育项目进行了考证与分析。研究发现巴蜀体育内涵丰富、风格独特,不仅与其民族史密切相关,也和中国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同时还集中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共有特点。通过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征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更深层次、更高角度把中国传统体育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纵观当今世界,面对现代世界体育文化的冲击,中西方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地审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中西体育方文化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身价值,摆正民族体育的位置,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目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涛 《科技信息》2009,(6):205-205,201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形态。二十一世纪中西体育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在这一历史趋势中,必须理性的审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要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交融并不是民族文化的泯灭。中西体育文化由冲突、保持、借鉴吸收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中国传统体育的相对独立性,本就是为世界体育文化的繁荣在做贡献。  相似文献   

19.
将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堂,不仅能够丰富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素养,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现代文化思潮冲击下可持续传承的一条路径.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例证法,探究"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课堂教学方法,为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学校传承提供方法支持.研究认为,将地域性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体育课堂,需要经由"项目选择、课前改编和课堂教学"三部曲.具体而言,项目选择,要选择有保护价值、健身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体育项目;课前改编,应坚持地域风格、强化文化内涵、体现时代要求、注重健身效果;课堂教学,须遵循地域文化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20.
浅谈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秋香 《科技资讯》2010,(6):236-236
黎族是我国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它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传统体育文化。但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以及汉族文化的渗透,黎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流失状况严重,许多传统体育项目正面临消失的危险。本文从几个方面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旨在引起大家对黎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视,从而更好地弘扬和丰富黎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