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以2006~2008年,沪、深股市的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检验高科技公司绩效、治理机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偏离程度、股权集中度、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报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科技公司的企业绩效与高管报酬正相关;独立董事比率与高管报酬负相关.说明绩效仍是影响高管报酬的主要因素.同时,来自高科技公司外部董事的治理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高管层的"内部人控制"问题,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  相似文献   

2.
以2012—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研究表明: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董事高管责任保险能更显著地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质量;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作为一种公司治理机制,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第一类代理成本,从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因此,企业应该积极引入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尤其是国有企业,应发挥其示范作用,引领我国上市公司提高治理水平,为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企业委托代理关系中经理人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企业所有者必须设立一套最优激励报酬机制来激励和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使其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采取对企业最有利的行动.在传统公司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委托代理目标函数的基础之上,构建了高科技公司的股东、董事会、管理层多重委托代理目标函数;并在传统公司管理层、雇员委托代理目标函数基础之上,构建了高科技公司的管理层、雇员多重委托代理目标函数.通过对比发现,高科技公司最优激励合同与传统公司最优激励合同的不同之处,源于高科技公司的治理特性.  相似文献   

4.
董梅 《科技与经济》2016,29(1):42-46
收集了2010—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发现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高管货币薪酬和高管持股比例与技术创新正相关,独立董事比例、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年内召开次数与技术创新负相关。最后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意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我国2008—2010年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在控制样本自选择偏误的基础上,探讨内外部公司治理机制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约束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治理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投资过度正相关,对投资不足的治理作用不显著;股权制衡机制失效,难以抑制企业的无效投资;独立董事制度并未对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形成有效制约,管理层持股也无法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但合理的高管薪酬体系却能激励管理层进而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外部治理中独立审计并未发挥治理效果,但法制环境的改善可以制约企业的非效率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6.
制度关联与冲突--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对独立董事毁誉不一,主要原因在于独立董事存在制度关联和冲突,由此造成制度推行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如:谁提名独立董事?该不该给独立董事报酬?给多少合适?哪类人担任独立董事更好?获取信息是否会影响独立性?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能融合还是叠加?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是否会偏离公司治理目标?分析这些困惑,有助于科学理性地认识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7.
以2013~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特征、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碳绩效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碳绩效水平与公司特征变量中资产负债率、资产集约度显著正相关,与盈利水平以及公司成长性水平显著负相关;公司内部治理变量中只有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碳绩效存在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以市场化指数为代理变量的外部环境因素,与企业碳绩效水平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绩效总体水平较低的现实背景下,以公司特征所表征的合法性压力越大的公司,碳绩效水平越低;公司内部治理并没有对碳绩效合法性管理发挥有效作用;而以市场化程度表征的外部治理机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碳绩效的合法性管理。  相似文献   

8.
陈华 《科技促进发展》2020,16(3):283-292
以2013-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司特征、公司内部治理以及外部市场环境对企业碳绩效水平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企业碳绩效水平与公司特征变量中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盈利水平以及公司成长性水平显著负相关;公司内部治理变量中只有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碳绩效存在稳定的显著相关关系;以市场化指数为代理变量的外部环境因素,与企业碳绩效水平存在稳定的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在当前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绩效总体水平较低的现实背景下,以公司特征所表征的合法性压力越大的公司,碳绩效水平越低;公司内部治理并没有对碳绩效合法性管理发挥有效作用; 而以市场化程度表征的外部治理机制能有效促进企业碳绩效的合法性管理。  相似文献   

9.
公司治理和环境披露有助于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以马来西亚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合法性理论,从独立董事占比、CEO的非职务性、董事会规模、管理者所有权及环境披露质量五个方面出发,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比例的独立董事、CEO的不担任职务、更大规模的董事会、管理者...  相似文献   

10.
构建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研讨的热点问题之一。虽然我国证监会已于2001年8月制定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设立做出了硬性规定,但其中关于独立董事的资格、选任、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维持、独立董事的薪酬、权责等方面的规定还不尽周全、完善。在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也已全面推广独立董事制度,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制度与法规建设来探讨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提高独立董事的素质,理顺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关系,健全独立董事的利益激励机制等方法完善我国的独立董事制度。  相似文献   

11.
组建独立董事协会实现独立董事的社会化委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表明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已不可逆转。要建立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作用,科学的独立董事委托权配置是至关重要的。证监会对郑百文开出的罚单中对不取公司分文报酬的独立董事的惩戒,使我们不得不对我国现有独立董事委托权配置及其产生的激励约束效果进行深刻反思。 一、我国上市公司现行独立董事的委托权配置不科学 委托代理关系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基本关系。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委托代理关系…  相似文献   

12.
《潍坊学院学报》2017,(4):32-37
董事会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决策和监督机构,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治理的有效性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尤为关键。文章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2-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董事会特征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公司绩效与董事会规模、董事会会议次数、董事会持股比例、两职兼任显著负相关,与女性董事比例显著正相关,与独立董事比例不相关。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合理控制董事会规模,保持适度比例的女性董事,一定程度的两权分离,提升董事会会议质量,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及均衡董事会持股比例的建议。研究有助于分析在不同行业、不同经济环境背景下董事会特征与董事会治理效率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3.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是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力举措,关系到上市公司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国内部分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和独立董事的调查,了解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行使职权的成效,结果表明规避风险是独立董事退出的主要原因,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不完善、行使职权的成效低、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的贡献程度远远低于其他董事,并分析了造成该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2004-2006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公司资本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和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和企业价值并不是呈简单的线形关系,合理的资本结构有利于提高公司的企业价值;在公司治理机制中,高管层持股发挥了激励的作用从而会提高企业价值,但这种作用并不显著;独立董事治理机制、董事会治理机制和监事会治理机制均未显著地发挥其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财务资料为基础,第一步衡量企业的非效率投资,然后探究公司治理中某些因素与投资效率的关系。得出企业的投资支出,营业收入增长率,托宾Q值、总资产增长率与企业这一年的新增投资支出具有显著相关的关系;公司治理中股权制衡程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与高管人员持股比例均与企业投资效率显著相关等结论;并从优化股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公司中实行独立董事制度,对防范控股股东和经理人权力滥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普遍存在着独立董事独立性不够、能力和诚信缺失、制度缺乏必要法律支持、独立董事价值微弱等诸多问题。应当从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角度,严格独立董事任职条件、提高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构成比例、合理界定独立董事职责、健全独立董事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相关法规等六个方面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真正使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充分发挥监督和平衡的重要作用,实现独立董事制度法制化、规范化,进一步提升我国公司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董事会与股东大会的决策有效性,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鉴于公司股东大会有权决定董事的报酬,而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有权决定总经理的报酬,董事和总经理报酬决策主体的不一致,本文利用2007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从高管薪酬的角度出发,建立董事报酬和总经理报酬的两个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对比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无论股东大会还是董事会在做出薪酬决定时,都将公司高管的薪酬与公司的业绩进行绑定,股东大会在做董事薪酬决策时,比董事会更多地考虑了公司的规模和财务状况,股东大会决策有效性大于董事会。  相似文献   

18.
从公司内部治理的独立董事制度的视角出发,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中规模、薪酬、年龄以及任期等特征要素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投资活动的影响,并运用2004~2007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规模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没有直接关系;独立董事的薪酬激励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增加;独立董事的任期越长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会越大;独立董事的年龄越大越不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增加。  相似文献   

19.
薪酬制度是协调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使之密切关联的关键要素,其根本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机制。金融危机背景下,各国的高管限薪令,其本质是对行政型治理与经济型治理的"相机而动"。欧美国家的限薪,凸现了纯经济型治理的负效应和成熟的行政型治理的强化。当前,中国的公司治理体系尚处于摇摆状态,应通过长效的制度建设不断强化薪酬透明度并建立高管考核的市场化机制,推进治理体系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独立董事制度有其积极的作用。但是,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具体实践情况来看,这种制度的确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陷入一种尴尬的地位。因此,从独立董事制度的具体机制进行探究,寻求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独立董事制度模式,对于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都是颇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