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西安城市污泥为主要原料,分别以药渣、木屑(刨花)、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为调理剂,和污泥混合进行好氧堆肥.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种子发芽指数等指标研究不同调理剂对城市污泥好氧堆肥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在堆肥结束后均达到基本腐熟,其中以水稻秸秆为调理剂时升温最快,温度最高,且有机质减少量和发芽指数均达到最大;以木屑为调理剂时,各项指标均最小.说明水稻秸秆作为调理剂效果最好,药渣、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效果次之,木屑效果则最不理想.  相似文献   

2.
污泥堆肥化是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调理剂的配比量、通风量、腐熟程度等对堆肥效果均有明显的影响.针对整个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调理剂的配比对堆肥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3种不同C/N对污泥好氧堆肥效果的影响.将脱水污泥与锯末的混合物进行堆肥处理,并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的温度、含水率、有机质、p H、以及碳、氮、磷的含量在堆肥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好氧堆肥的腐熟度问题,了解堆肥工艺参数及变化规律,最终试验的研究结果将为资源化利用村镇污水厂的剩余污泥提供技术和理论的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调理剂投配比及粒径对污泥堆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采新型可循环LWK调理剂的用量及粒径对污泥堆肥速率和氮素损失的影响,以城市污泥与新型LWK调理剂为原料进行为期25 d的堆肥试验,分析了堆肥过程中的物料二氧化碳产生速率、有机质含量(VS和DOC)、氨气挥发速率、氮素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m污泥∶m新型调理剂=1∶0.8时,堆体的CO2产生速率最高可达12.44 mg/(kg·VS·d),氨气挥发最少;在调理剂粒径筛选中,采用三个调理剂粒径水平20.0、30.0、40.0 mm的调理剂进行堆肥试验,三组试验氮素损失率分别为15.73%、6.90%、13.19%.使用平均粒径为30.8 mm的调理剂能够明显降低堆体的氮素损失.  相似文献   

4.
强制通风静态仓系统堆肥温度的时空特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组织4个中试规模的堆肥试验,研究了畜禽场废弃物强制通风静态仓系统堆肥温度的时空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时间上,堆肥温度均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且高温持续期都能满足国家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要求;以锯末和稻草组合为调理剂的处理能改善堆料的结构,其升温速率明显比以锯末为调理剂的处理快,有利于升温和堆肥过程的进行;以玉米芯为调理剂,报警温度设置为70℃时的高温持续期较60℃时的长,且会延长堆肥周期;在空间上,在起始阶段堆体内的下层温度高于上层温度,进入高温期后上层温度高于下层,且呈现梯度效应.  相似文献   

5.
污泥堆肥良好的腐熟程度是堆肥安全使用或农用的必要前提.本试验以杨凌城市污水污泥为原料,以木材加工厂废弃物锯末为调理剂,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堆肥与自然通风好氧堆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2个处理的堆肥试验:SS(25%)+DSS(37.5%)+SWD(37.5%),SS(62.5%)+DSS(37.5%)+SWD(0%),研究了堆肥过程中6种重要的评价堆肥腐熟程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如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C/N比、水溶性有机碳(DOC)、种子发芽指数(GI)以及它们随堆肥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120d堆肥过程中,处理SS+SWD、SS的堆体温度变化均明显呈现出升温期、高温期和降温期3个时期,高温所持续的时间4 d(SS+SWD)和9 d(SS)均符合我国与美国无害化和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处理SS+SWD、SS的堆温、pH、EC、TOC、TKN、C/N、DOC共同呈现出随堆肥时间的的变化波动在第Ⅰ发酵阶段比第Ⅱ发酵阶段剧烈;雪里蕻的GI在处理SS+SWD、SS中分别呈现出抑制发芽阶段、上升阶段、稳定阶段3个阶段,至堆肥终止时2个处理堆肥均已达到腐熟,但处理SS+SWD的堆肥腐熟程度稍劣于处理SS.通过比较试验结果还可以得出,SS+SWD处理的堆肥上层温度在高温阶段所持续的时间比SS处理的时间长;SS+SWD处理更利于氮的固定保存.在污泥中添加锯末的堆肥处理中,对反映堆肥腐熟的堆体温度、水分、N素、EC、pH方面存在着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罗飞华  杨莉  张萍  蒋小兵 《河南科学》2012,30(11):1594-1596
应用BHB百惠生物BM发酵腐熟剂有机肥生产配套菌种对达州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发酵实验.结果表明,城市污泥堆肥通过接种发酵腐熟剂,可以明显提高堆肥初期的发酵温度,延长高温持续时间,加快堆肥物料的水分挥发,缩短堆肥发酵周期,促进堆肥快速腐熟.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酸钠(PAAS)在污水污泥堆肥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酸钠和锯末为调理剂,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垛高温好氧堆肥工艺,对添加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对堆肥的促进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在污泥:锯末:聚丙烯酸钠=1:15%:0.5%(质量比)的添加比例下,堆肥进程良好,与没有添加聚丙烯酸钠的堆肥相比,堆肥达到高温的时间较短,高温的保持时间较长,大于55℃的时间为4天,在第23天左右达到腐熟,堆肥产品疏松无臭,并且有较好的吸水、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8.
城市污泥堆肥对百日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城市污泥堆肥对观赏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添加不同比例的城市污泥堆肥为栽培基质,以园土为对照,对观赏植物百日草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 表明,城市污泥堆肥对促进百日草的生长发育作用明显,最适合百日草栽培的污泥堆肥基质配比为:V(污泥堆肥)∶V(珍珠岩)∶V(河沙)=2.5∶1.5∶1.0.  相似文献   

9.
稻草秸秆同时糖化法制燃料酒精工艺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对影响同时糖化法生产酒精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接种比例及纤维素酶用量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稻草秸秆经过机械粉碎及稀硫酸预处理后,当发酵温度为38℃、接种量为10%、纤维素酶用量为40 IU/g、管囊酵母与酿酒酵母的接种比例为2∶1和发酵时间为72 h的条件下,酒精产率最高(为0.20 g/g稻草秸秆)。  相似文献   

10.
以药渣为堆肥填料,蚯蚓粪为堆肥辅助菌剂,设计了A,B,C,D共4个处理组,进行好氧堆肥发酵.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含水率、有机质、N H+4 N、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确定蚯蚓粪在药渣与污泥混合堆肥中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采用处理C,即污泥∶药渣∶蚯蚓粪(w/w/w )=6∶3.6∶2时,堆肥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1.
以稻草、木屑、树叶为填料,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的温度、pH、TN、NH4^+N和NO3^--N的变化,研究了填料对堆肥过程中氮的转化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堆体的温度升高快,高温期持续的时间长,有利于污泥堆肥的快速腐熟和灭菌;堆肥初期,堆体NH4^+-N含量逐渐升高,14d时达最大值,然后迅速下降,在堆肥结束时达到一个较低的水平,NO3^--N含量在14d后逐渐升高,仅以木屑或树叶作填料的堆体,其水溶性NH4^+N,NO3^-—N含量均较以稻草、木屑+稻草作填料的堆体低;堆肥后堆体的全氮含量降低,仅以稻草为填料的堆体,其氮损失率最高,木屑能降低氮素的损失;氮素的损失80%发生在堆肥的前期28d,此阶段应采取措施降低氮素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我国餐厨废弃物产生量巨大,好氧堆肥是其肥料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但传统好氧堆肥往往存在辅料供应不足、臭气排放量大等问题,为了减少辅料添加、保障堆肥进程、降低臭气排放,探究了不同比例(0%、25%、50%、75%、100%,分别记为CK、R25、R50、R75、R100)餐厨垃圾堆肥熟料(回料)替代辅料锯末对餐厨废弃物堆肥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好氧堆肥过程理化性质、腐熟程度、臭气排放和细菌群落动态变化来评估熟料回用对餐厨废弃物堆肥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超过50%的回料替代,可促进堆肥升温、含水率下降、pH上升、发芽指数(GI)提高,但增加了氨气(NH3)和硫化氢(H2S)的排放,有助于细菌多样性的提升,其中回料替代50%辅料的处理组效果最为显著,R50处理堆肥产品含水率为42.17%、pH为7.49、GI为88.30%、NH3和H2S累计排放量分别为0.57 g/kg和0.28 g/kg,与对照堆肥相比,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Chloroflexi、Acidobacteria相对丰度显著提升。因此,建议利用10%回料替代辅料(锯末),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餐厨废弃物好氧堆肥资源化处理。  相似文献   

13.
脱水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释放与检测及其减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保氮剂过磷酸钙(CS)对脱水污泥好氧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的减排影响,选取脱水污泥和小麦秸秆为原材料,研究了高温下不同剂量外添加剂CS对脱水污泥堆肥过程中温度、温室气体(甲烷和N_2O)、NH_3释放、铵态氮与硝态氮转化和腐熟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S的存在能够有效减少甲烷、NH_3及N_2O的排放,并当CS剂量为3%时,甲烷、NH_3的最大排放速率分别为0.05和0.52 g/(kg·d),显著低于空白组。CS存在提高了种子发芽率,并且当CS剂量为3%,发芽指数(GI)GI达到最大值123.6%。CS有效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氮元素损失并提高了磷元素含量,从而提高堆肥样品的肥效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缩短城市沼渣堆肥时间,提高堆肥效率和沼渣施肥技术,采用二步法对好氧堆肥工艺进行物料配比中试试验,开展毛豆种植的沼渣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调理剂菇土、稻壳、木屑可以促进堆肥效率;堆体初期24 h,它们比对照组的温度分别提高8,5,3 ℃,产品水的质量分数分别减少45%,38%,14%,种子发芽率指数分别提高10%,8%,7%,产品粒度分别减少54%,34%,20%;毛豆种植配施沼渣有机肥与对照施肥比较,产量增加9.4%,土壤渗漏水硝态氮、总磷质量浓度分别减少13.4%,21.6%,配施沼渣有机肥有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市政污泥产量及无害化处置量均呈增加趋势,污泥堆肥技术成为研究与关注的热点,但传统堆肥中存在许多问题。为提高市政污泥堆肥腐殖化程度并减少氮素损失,通过好氧堆肥方法研究了添加生物炭对市政污泥堆肥腐殖质组分及氨气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7 d堆肥中,对照(C1)、添加5%生物炭(C2)、添加10%生物炭(C3)3个处理均达到腐熟标准。与对照相比,生物炭添加延长了堆体高温时间1~4 d,提高了堆体pH和EC,对总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富里酸分解更彻底;堆肥结束时,C2堆体腐殖化指数、胡敏酸占有率和胡富比均高于对照,腐殖化效果最好。氨气释放主要在高温期,累计释放量C1(178.43 g/m2)>C3(151.28 g/m2)>C2(134.97 g/m2),堆肥结束C1、C2和C3总氮含量分别为11.67 g/kg 、13.48 g/kg和13.03 g/kg,添加生物炭有利于氮素保留。可见,生物炭在提高堆肥腐殖质稳定和减少氨气排放中具有良好效果,且5%添加量优于10%。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稻草、木屑为填充料,分别添加EM原露、腐秆灵、金宝贝生物发酵剂、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和纤维素分解菌5种微生物菌剂,采用人工翻堆好氧堆肥工艺,进行城市污泥堆肥试验,通过测定堆肥过程中温度、pH值及NH_4~+-N、NO_3~--N和总氮含量,研究了5种微生物菌剂对城市污泥堆肥进程及氮素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达到高温期和最高温度的时间较对照提前了1~2 d,降温阶段的降温速率提高了0.54~0.74℃/d,达到室温时间提前了5~6 d;各堆体50℃以上均保持了7 d以上,满足堆肥卫生学指标.添加微生物菌剂能促进有机氮的分解,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有利于NH_4~+-N向NO_3~--N的转化和堆肥的腐熟进程.由于添加微生物菌剂提高了堆体升温速率、延长了高温期的维持时间和增加了堆体的pH值,导致更多的氮素损失.堆肥结束时,堆体氮含量降低39.8%~44.8%,较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堆体降低量多9.8%~14.8%.综合各项指标,金宝贝生物发酵剂和阿姆斯生物发酵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赵丽红  唐传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507-14515
在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多的今天,剩余污泥的处理量也越来越大,污泥堆肥处理作为目前最好的污泥处理方式,仍旧存在一些缺陷,而优化污泥堆肥进程以及提高污泥堆肥效率越来越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心。本文主要综述了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来提高污泥堆肥效率,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堆肥的原理,微生物复合菌剂的获取和优化培养方式,同时详细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中各项因素指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深层次阐述了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如何优化提升污泥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高温好氧堆肥小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餐厨垃圾好氧堆肥反应机理,优化堆肥工艺,用餐厨垃圾和锯末为原料,以质量比为3∶1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小规模高温好氧堆肥研究.通过测定堆料中的水溶性C/N、pH值、温度、含水率和总有机碳下降率来推断反应进行的程度.试验表明,本装置可使堆肥顺利升温,最高温度达到60.5℃,并且高温期(>50℃)持续6 d,所得堆肥产品的理化性质和卫生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堆肥环境温度为40℃,初始堆料含水率为55%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是较为成熟的堆肥技术,在堆肥成效上各有优劣.文章在涪陵城区污水处理厂所产污泥的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好氧堆肥和厌氧堆肥作了比较实验,提出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参数以资后续研究参考依据.同时,探索了好氧厌氧交替堆肥实验,取得令人满意的数据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