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的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对溴苯胺和对叔丁基苯甲酸为原料,经Hofmann降解、Sandmeyer和Ullmann反应等反应,合成得到了一种具有空穴传输性能的环金属配合物电致磷光中间:4-溴-N,N-二(4-叔丁基苯基)-苯胺,反应产率为43.5%,产物结构经核磁氢谱、质谱得到了表征.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性能,其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306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是543 nm.但薄膜的最大荧光发射波长蓝移至458 nm.  相似文献   

2.
通过酰氯化、二酰肼化和脱水关环反应,合成了五个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关环反应产率达到78.9%,产物结构经红外光谱和核磁氢谱得到了表征.探讨了反应条件对合成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影响,研究了口恶二唑衍生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性能.结果表明:这类衍生物氯仿溶液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在280~301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350~370 nm,芳基取代基结构对2-芳基-5-(4-溴苯基)-1,3,4-口恶二唑衍生物的发光性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脱镁叶绿酸-a甲酯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反应合成红紫素18-甲酯,通过测试不同溶剂,不同pH条件下的紫外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来研究其性质.红紫素18-甲酯最大吸收波长较长,最大吸收波长均在697.5~699.5 nm之间,在极性溶剂甲醇中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在强酸性条件下,其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强度与荧光强度变化明显,在弱酸、碱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基本趋于平稳;该物质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强度和荧光强度.  相似文献   

4.
一种新的蓝光咔唑衍生物3,6-芘基-9-乙烷基咔唑在实验上被设计合成.它具有高荧光效率,可作为空穴传输型材料.本论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物质的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3,6-芘基-9-乙烷基咔唑以优良的性能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用于蓝色空穴传输型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较为简便的合成手段,较好地合成了一种高速感光重氮型化合物--2,5-二甲氧基-4-码啉基苯基重氮氯化锡复盐,并经 IR 谱、′HNMR 谱,以及元素分析等检测,证实该产物的存在.产品紫外特征吸收峰艾λ_(max)=398. 2nm,热分解温度为158℃.  相似文献   

6.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重氮盐光敏剂3-甲基-4-[(4′-N,N-二甲氨基)苯基]硫代苯重氮氯化锌复盐.产品及有关中间体通过元素分析、1~HNMR谱、IR光谱等检测,该光敏剂紫外吸收光谱的特征吸收峰λmax=355.9nm.热分解温度为116 C.该光敏剂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7.
水相中合成CdSe量子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别用Na2SeSO3和NaHSe为前驱体在水相中合成了CdSe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材料,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VIS)、荧光发射光谱(PL)、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选用同一前驱体,紫外吸收峰、荧光发射峰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红移,即粒径在不断长大;随反应时间延长荧光发射谱的半峰宽逐渐变宽,选用不同的前驱体,反应相同的时间,可以得到不同粒径的量子点材料,量子点水溶液Zeta电位基本不受前驱体和pH值的影响,始终为负值.  相似文献   

8.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同步及三维荧光光谱等技术研究了戊唑醇水溶液的光谱特性.结果表明,戊唑醇在紫外可见区域有三处特征吸收峰,峰值分别为221,326,566 nm,并在三个峰值处拟合出了戊唑醇的浓度值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图,得出在特征波长326 nm处两者的线性关系最佳;在不同激发波长下,戊唑醇共有两个荧光区域,在345~38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366 nm,激发波长为225 nm,在580~640 nm范围内,最大荧光峰值为604 nm,激发波长为470 nm;同步荧光光谱的形状、带宽和峰值强度与波长差的选择有关,随着波长差的增加,戊唑醇的荧光强度明显下降且出现红移,在波长差为40 nm时,荧光峰由一处变为两处.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一系列以2-芳基-5-(α -吡啶基)-1,3,4-噁二唑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 铕配合物在290~350 nm都有强烈的紫外吸收,且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能产生铕离子的特征光谱(613 nm);(2) 配合物薄膜的荧光激发光谱与配合物溶液的激发光谱相比,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光谱蓝移了60 nm左右,但均为铕离子的特征光谱.以铕配合物为客体,以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为主体,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 cd/m2,在器件结构相同的条件下,配体结构对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Eu(DBM)3MeO-OXD和 Eu(DBM)3F-OXD相比,前者的光致发光强度比后者强,其电致发光的最大亮度却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中性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可以达到优化铕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以苏氨酸、对苯二甲醛及C60为原料,在氮气保护下,恒温(90℃)反应24 h,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目标产物.利用红外光谱、1H核磁共振谱以及质谱等测试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初步推断该产物为富勒烯吡咯烷衍生物,其分子式为C60(C11NH13O2),并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微分脉冲伏安法测定了该物质的光学及电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1.
相转移催化合成系列α-取代二苯甲酰甲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PEC600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了系列α—取代二苯甲酰甲烷,用元素分析、IR和^1HNM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氯仿溶液的紫外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紫外行为,确定了服从朗勃──比耳定律的最佳浓度区间,并用最小二乘法得到一直线方程:C=-1.65×10-5+2.187×10-3A,γ=0.999,说明方程的线性关系是令人满意的.同时,还考察了分析误差,并与混合指示剂滴定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为了抑制紫外图像处理中紫外CCD(电荷耦合装置)传感器和高增益放大器的强噪声和突发干扰,在不改变现有紫外CCD 传感器硬件结构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紫外图像序列的三维递归滤波算法. 该算法由二维IIR(递归)空间滤波器和一维时间IIR 滤波器级联构成. 所提出的三维递归滤波算法计算量小,稳定,且可清晰地
提取导弹目标,实现快速实时的紫外图像序列滤波. 提供了二维IIR 空间滤波器和一维时间IIR 滤波器的稳定性检验算法. 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的三维滤波算法是正确,有效而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双1-苯基-3-甲基-4-(a-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乙二胺Schiff碱(H2PMaFPen),并用此试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四种Schiff碱配合物M(PMaFPen),其中M2+为Cu2+、Zn2+、Co2+、Cd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磁化率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该试剂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5.
16.
在中性水溶液中合成了Keggin型铜取代磷钨杂多阴离子PW11O39Cu(II)(H2O)5-(PW11Cu),并对其进行IR、UV-Vis和循环伏安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W11Cu在700~1100 cm^-1的指纹区内有四个特征振动吸收峰,分别对应于P-Oa、W=Od、W-Ob-W和W-Oc-W的反对称伸缩振动吸收.在200nm和249 nm处有两个很强的紫外吸收,在650-800 nm的可见光区有一个较强的连续吸收带.循环伏安显示W-O骨架波和一对Cu的氧化-还原波.  相似文献   

17.
采用离子色谱分析方法研究了UV/过氧单硫酸盐(UV/PMS)体系中溴酸盐的生成规律以及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溴离子初始浓度为20μmol·L-1,PMS投量为500μmol·L-1,反应15 min时溴酸盐的浓度为4.96μmol·L-1。溴酸盐浓度随着PMS投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溴离子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而向UV/PMS体系中投加过氧化氢,能够明显地抑制溴酸盐的生成。为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工艺处理含溴水体时溴酸盐的生成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产纤溶酶的华根霉12#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紫外线-氯化锂复合诱变,筛选到74株制霉素抗性突变株。所有抗性突变株经进一步固体发酵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高产纤溶酶的正突变株,其纤溶酶产量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32.9%、21.5%、22.3%和18.0%。  相似文献   

19.
通过简单的化学气相沉积的方法获得了氧化锌梳状结构,并且通过X -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以及透射电镜对它的外部及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纳米梳主干的厚度只有20 nm左右,长度达几百微米。梳齿部分的宽度仅20~30 nm,整齐均匀地排列在梳干的一侧,是由于自催化作用沿[0001]方向生长出来的.氧化锌梳状结构有强的紫外发光峰和弱的可见峰,显示出了好的成晶质量.  相似文献   

20.
以苯甲酸(BA)为目标物,研究了几种变价过渡金属离子对于UV/PMS去除污染物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o2+和Mn2+对于BA的去除没有影响;而Fe2+和Fe3+明显地强化了BA的去除。UV/PMS/Fe3+体系中BA降解的假一级速率常数大于相同条件下UV/PMS、UV/Fe3+、Fe3+/PMS三种体系中BA降解的假一级速率常数之和,说明UV/PMS和Fe3+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此外,Fe2+强化UV/PMS去除BA的效果好于Fe3+,这是由于Fe2+能够迅速还原PMS产生自由基,同时生成Fe3+。最后,研究了铁离子的两种不同类型络合剂磷酸盐和草酸对UV/PMS/Fe3+去除BA的影响。磷酸盐和草酸均抑制了铁离子对BA去除的强化作用。但是,在草酸存在的条件下,UV/PMS/Fe3+对于BA的去除效果仍好于UV/PMS。因此,在实际应用中,UV/PMS与铁离子的组合可能会提高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