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海底下框架式分层充填法开采中矿岩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出发,采用盘区框架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矿区海下第四系与基岩接触部位有一层分布连续且遍布整个矿区的第四系底部隔水带隔断海水的渗流,若开采后沉降不均匀将破坏隔水带从而导致突水事故.根据矿区开拓方式选择矿体左翼到右翼、矿体中央到两翼、隔2采1、矿体两翼到中央4种开采顺序,分析不同开采顺序极限开采后的安全系数及矿区沉降规律,通过现场工程实践及位移监测验证该开采顺序的合理性.结果表明:隔2采1开采顺序为最佳开采顺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急倾斜破碎中厚矿体,依据沿脉进路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通过物理模拟实验,采用回收率、贫化率数量指标和经济指标综合分析方法,研究了沿脉回采进路位置与矿体倾角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上、下分段沿脉进路同时处于最佳位置时的布置方式,回收指标较好;矿体倾角不同,进路至下盘距离与矿体厚度的比值对回收率、贫化率的影响程度不同;回采进路所处的最佳位置随矿体倾角的减小逐渐向矿体下盘移动;当矿体倾角小于75°时,不适合应用该方案.结合实验结果与开采条件,确定了最佳回采进路位置,为同类矿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下行充填开采过程中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规律展开了研究.通过FLAC3D三维数值计算确定典型勘探线剖面,以河砂为骨料,重晶石粉为胶结剂进行大型相似材料模型试验,利用3DEC数值分析软件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充填开采能有效抑制岩层移动和地表塌陷,使地表沉降范围集中在矿体顶部且沉降中心随下行开采过程中向矿体中心移动;深埋矿体的开采对上覆岩层移动范围的影响较浅埋矿体的采动影响小;岩层移动塌落的角度随开采深度的增加先变小后变大,最终沉降以筒型陷落为主.  相似文献   

4.
以冀东典型矿床为例,在分析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的基础上,对矿山的开拓系统、采矿方法、生产规模等进行了确定,为今后矿体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金属矿床开采环境较为复杂,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开采,利用已经掌握的关于空区几何形态、矿岩特性等已知条件,建立矿体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使用充填法开采矿体的稳定性.生产结果表明,应用数值模拟结果指导采矿方法和开采工艺设计是合理的,模拟结果为类似条件下矿山的开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杏山铁矿小杏山采区为层状倾斜厚矿体,原用垂直走向布置进路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存在矿石损失贫化大、上盘侧回采进路地压显现严重、巷道支护工程量大等生产问题.研究提出斜分条分段崩落采矿法,即沿矿体延深方向,从上盘到下盘按斜线分条开采,每一分条在矿体里布置诱导冒落进路,在崩落本分段矿石的同时,诱导近上盘矿体自然冒落,冒落的矿石由设置在下盘围岩里的回收进路回采.该法较好地顺应了倾斜矿体崩落矿石的移动规律,降低了采切工程总成本.试验采场自2019年5月开始回采,现已回采两个分段,矿石回采率由74%提高到85.6%,贫化率由18%降低到15%,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矿体开采岩体移动规律与变形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急倾斜矿体开采的岩移规律与变形机理,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急倾斜矿体在高构造应力和自重应力2种条件下的岩移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开采区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远小于矿体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时,在这2种应力条件下都具有类似水平矿体开采的地表岩移特征;反之,在高构造应力条件下,急倾斜矿体开采地表出现双沉降中心的现象,而在自重应力条件下只存在单沉降中心;在高构造应力条件下,急倾斜矿体开采在地表移动变形量、移动变形影响区规模及地表宏观变形破坏特征上与自重应力条件下相比都有较大差异,原岩应力场中作为特征量的最大主压应力的取向对岩移行为的影响是产生这差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驻留矿体开采技术难题,建立了开采方案综合评判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及密切值法基本理论对开采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判选择,从而确定驻留矿体最佳开采方案。评判过程中,采用二元比较法将影响采矿方案的定性指标相对定量化,建立综合评判定量指标体系;运用优化的熵权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求得均衡权重,进而通过密切值法计算各采矿方案的密切值,以确定开采方案的优劣。将该方法应用于姑山铁矿驻留矿体回采方案的优化选择中,得出3种采矿方案的密切值分别为0、3.8、5.1,从而确定第一种方案为最优方案。经生产实践证实,该方法确定的采矿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黄靖斌 《甘肃科技》2011,(10):48-50
原桦树沟矿区V矿体的开采只延伸到6勘探线位置,随着2-6线开拓工程的相继完工及V矿体2970、2955水平采准工程的结束,在V矿体3~6勘探线之间进行采矿已经具备条件.按照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采矿要求,在矿块进行采矿之前必须对上部山体进行崩落(即放顶),以便形成矿石覆盖层,保障下部开采安全.本次放顶矿块位于V矿体2970水...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矿产力度的加大,矿产开采工作日益激烈,虽然目前我国的采矿技术和手段日益丰富,但是如果不根据矿体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开采方法,很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通过介绍静态留矿采矿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缓倾斜矿体的特点介绍了静态留矿采矿法的采场结构及回采工艺,分析静态留矿采矿法在缓倾斜矿体开采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大孤山铁矿为大型深凹露天铁矿山,在露天转地下过渡期中,采用诱导冒落法开采挂帮矿的新型露天转地下过渡模式.对大孤山铁矿现存挂帮矿进行三维建模分析,依据过渡模式的露天地下协同开采的安全要求,选择南帮挂帮矿作为过渡期第一阶段露天地下协同开采区域,通过采用合理的回采顺序控制边坡上塌陷坑范围和塌陷坑容积,使滑移体全部滑入塌陷坑.开采东帮挂帮矿为露天转地下第二阶段,利用露天原有运输系统迅速提高地下产能,并采用合理方式控制东帮边坡滑移岩体.最后采用该方法对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进行方案设计和验证.  相似文献   

12.
谷家台铁矿是岩溶水矿床,在使用矿体顶板帷幕注浆防水的情况下,矿山采用点柱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开采。针对矿柱稳定性问题,通过FLAC3D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定量地计算和分析矿体开采过程中采场充填后不同开采步骤下采场点柱和间柱的应力、位移和塑性区的分布状况,模拟出它们随每步开采应力和应变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模拟显示的间柱对上部矿体的支撑作用明显好于点柱结果,建议矿山在综合评价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可考虑每个矿房之间保留间柱,实现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13.
低渗透砂岩铀矿床的地浸开采是目前的一个技术难题.以新疆某铀矿为对象,利用搅拌浸出和柱浸实验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低渗透铀矿地浸开采中的应用.实验中采用10 g/LH2SO4溶液作溶浸剂,并加入不同量的表面活性剂P.搅拌浸出实验结果表明,溶浸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均可提高铀浸出率,在表面活性剂P的浓度为10 mg/L时其铀浸出率最高,达到92.6%.柱浸实验表明,加入10 mg/L表面活性剂P时矿石渗透系数可提高28.8%,铀的浸出率可提高32%而达到85.79%.表面活性剂降低溶浸液的表面张力,促进了铀的溶解和提高铀浸出率.低渗透砂岩铀矿床可以在溶浸液中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地浸开采.  相似文献   

14.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China has been reviewed generally, emphasizing on investigation 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 levels of uranium min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insitu leaching, heap leaching, stope leaching: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n status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and problems existed, also considering the specific features of deposit resources, the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n China is pointed out. The industry of China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is faced to new opportunity of development and challenge in 21st century,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anium mining and metallurgy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s to develop new technology on mining, ore beneficiation and metallurgy, increase the utilization level of uranium resources, low down impact on environment caused by mining and metallurgy.  相似文献   

15.
滑坡区下煤层控制开采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采引起滑坡灾害的控制是矿山安全开采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根据地下开采与滑坡体的协同作用关系,分析了达竹矿务局柏林煤矿042采区南翼滑坡体结构、类型及特点,在坡脚采用涵洞导流充填河沟自由面,在坡体中下部设深坑基混凝土抗滑墩,在坡体上部采用排水沟疏水等综合控制措施,同时应用顺坡间歇区段控制开采技术开采滑坡体下煤层。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控制采动引起坡体表土层滑移,防止滑坡灾害的发生,保护了坡体下部工业广场的建筑设施,实现了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的安全开采,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应用控制开采技术结合滑坡区综合治理措施是滑坡区下安全开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加拿大是世界铀资源超级大国,铀矿床以品位高、储量大而闻名世界.在我国核能源快速发展背景下,了解加拿大的铀资源特征,有助于我国铀勘查思路的创新及资源勘查与贸易市场政策制订.论文阐述了加拿大铀资源分布、铀勘查投资与生产史、铀市场行情与贸易及相关铀矿业政策.我国在实施铀资源"走出去"战略方面应该充分重视加拿大,重点应放在获得...  相似文献   

17.
基于生态安全理念的我国铀矿冶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安全是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铀矿冶工业是核工业和核电事业发展的基础,但是铀矿采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是较大的,主要包括尾矿与废石、废水、辐射影响等.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结合从生态安全角度对我国铀矿冶工业受制约因素的分析,就如何充分发挥生态安全理念对我国铀矿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我国铀矿冶工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生态安全理念:树立生态安全管理观;树立科学生态安全观;树立生态安全投入观;树立生态安全责任观.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方法处理露天坑底的矿量损失大、隔离效果差等缺陷,提出采用地下开采方法对露天坑底的矿体进行回采,铺设底部结构,使用混凝土充填采空区,构建露天转地下矿山嵌入式复合型境界矿柱的新方法.利用嵌入式复合结构对充填体进行连接,在完成进路假底铺设、进路充填、进路与围岩间、进路与进路间、进路与沟槽间的锚固连接后,形成完整的覆盖矿体的10m厚的人工境界矿柱.数值计算表明,嵌入式复合型人工矿柱的施工过程对于边坡的应力场与塑性区影响不大,不会对边坡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工程实践表明,嵌入式复合型人工矿柱铺设的同时对矿体进行回收,回收率可达95%,铺设的境界矿柱密闭性良好,具有隔水、防洪、承压能力,能很好地隔离露...  相似文献   

19.
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机理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传统煤层群上行开采判别方法的局限性,对上位煤层的覆岩状况与上行开采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给出了平顶山四矿近距离薄煤层群和内蒙古酸刺沟煤矿厚煤层群上行开采的工程实例,并确定了上行开采的关键技术措施.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证明,上位煤层覆岩岩性及结构对上行开采有影响.研究成果扩大了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应用范围,对衰老矿区遗留煤炭资源的回收和特大型现代化新型矿区的开发规划及西部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图1,表3,参9.  相似文献   

20.
衡阳市矿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矿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衡阳市矿业发展存在可开发利用资源储量不足、多数矿山企业规模小、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矿产品深加工落后、矿山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1)加强地质勘查工作,2) 加强4个矿产资源重点开发区域规划和开发工作;3) 优化矿山企业结构,加强矿产品精深加工;4)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和治理,建立矿山生态环境准入制度和条件,开展7个重点区域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