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年以来人们对彝族为什么以“黑”白”为族称的问题困惑,有些学者对此问题提出种种疑问和看法。实际上黑白文化内涵与外延涉及诸多彝族深层文化。文章主要探讨彝族与“黑白”自称关系、“黑白”与宗教关系、“黑白”与月历关系等历史文化关系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皆源自炎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世界文化中很有特色、很有生命力的组成部分。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国际彭祖文化节与世界彭氏宗亲联谊会及国际彭祖文化学术研讨会,接连如期举办,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热心支持,有着内在联系的容家文化与彭祖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显赫地位。是由它本身特有的价值来决定的其特有价值具有多重性:鲜明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独特的守成性与开创性、可贵的思维合理性与超前性。中华哲学美学的核心范畴“和”,是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的根基。客家文化与彭祖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审美,审美的最高境界在哲学大厦的顶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黑”与“白”色彩词的象征意义的探讨,从不同角度理解色彩词汇的民族文化特性差异,进行跨文化语言的对比研究。阐述了东方文化中“黑”与“白”词汇的多种深层意义及不同民族中的黑色崇拜。  相似文献   

4.
吴素红  朱玲玲 《科技信息》2011,(3):149-149,110
我国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已进入全新的阶段,人们对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校园文化进社区、校园文化携手社区文化共创和谐已经成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熟知。本文试图从校园文化进社区,校园文化牵手社区文化以及两者融合的现状出发,从两者联系着手,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初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电影《刮痧》里许大同一家在异乡美国的工作、生活经历,阐述了中国文化与他者文化在"治病还是家暴、情感还是法理、面子还是侵权"等方面存在的矛盾和冲突,探讨达成文化主体间际性的一些策略,如角色的重新定位、文化移情的培养以及和而不同的接纳,提出了在他者文化环境下华裔一族文化身份认定的重要性,以及在文化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民族间的文化既要沿袭传承,又要与他者文化相互理解、共存互补、走向多元、创新发展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在向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现代化的发展过程遇到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锋,而现代化的模式不是唯一的西方模式,所以在两种文化的交锋中,我们来寻找两种文化的最佳结合点,这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最基本的文化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处理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以达成实现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这一共同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8.
竹是湖州地区最为重要的林业资源。湖州人栽培与利用竹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良渚文化时期的钱山漾文明。早在4700多年前,竹即已广泛参与和渗透进湖州先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当中,且在随后的岁月里,竹的这份参与和渗透愈来愈强大、愈来愈深刻、也愈来愈多元。更其重要的是,自钱山漾文明以降直至当下的漫长历史时空内,竹始终能以其强大的存在,或隐或显地助推湖州区域文化实现一次又一次的新变与转型。换言之,在湖州本土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历程中,一直伴随着竹子的靓丽身姿和柔美音符,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认为,是竹成就了湖州区域文化。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章从考古依据、文献记载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了吴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一起,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的大系统,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10.
五溪文化源远流长。依托独特的地理、经济、政治和文化,五溪人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五溪文化。历经时代的洗礼,五溪文化已从一种封闭、落后、争斗、人治型的文化转向了开放、先进、和合、法治型的文化。  相似文献   

11.
“以文化人”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发挥着不同的化人功能。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使文化真正成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就必须解决这么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拿什么化。要重视文化之“魂”的熔铸,消除以文化人方面存在的“一高二空”现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化什么。要研究现实的人的新变化。三是怎么化。要把握以文化人的方法与路径,树立“化人”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注重“化人”的载体建设。还要坚持“化人”的“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时期为五代至赵宋年间”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汉民族客家民系的渊源和形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因为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中原汉族先民,至今先秦两汉的古汉语仍活在客家方言之中,相关的中原民俗文化仍活在南方的客家民间。这以彭祖文化为参照,可以看得很分明。毛泽东论及的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养生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有着长久的影响。用客家话阅读与《彭祖经》相关的养生学著述,特别方便,因而彭祖养生文化在客家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西方学者视为“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原因”。“客家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与“彭祖是中国的麦修彻拉”这两个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表明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的命根子,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阐释了习俗定义及习俗文化的特征,并依据跨文化交际学、国情学和伦理学的理论,从习俗文化的地域性、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层面揭示了导致中国与欧美国家习俗文化差异的要素。认为习俗文化差异是客观形成的,没有谁优谁劣,它们的存在必将推动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最后指出要吸取欧美习俗文化的优秀因素,认同多元文化共存的趋势,尊重异域文化,忠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4.
回疆法文化与大清法文化的冲突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疆法化与大清法化同属中国传统法化的组成部分。两彼此独立,又相互冲突和整合。本首先对学界颇有争议的法化概念作了界定,阐明了两种法化的关系;其次,对两种法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了列举性对比和分析;最后探讨了二在对接、冲突中的整合,揭示了不同法化之间的包容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15.
工业技术并非文明暴力的代名词,而是人类突破自身局限的能动体现.工业技术文化与生态文明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而是可以实现共生共存、相互促进的和谐对象.从生态审美的角度来看,工业技术文化既是认知论美学的认知领域,又是存在论美学的现实场域.技术审美文化不应当成为一种脱离身体、灵肉、大地的美学异类,而应当回到自然与人共生和谐的生态审美世界中来,回到人类自身的感官存在中来,在生态文明时代确立新的美学标准.  相似文献   

16.
颜色作为一种符号,它用来表征事物、传达特定的信息;作为一种载体,用来宣泄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反映世情百态。颜色词作为每个民族语言中基本的表象词,从多个角度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文化特点和民族特性。文章围绕黑与白两种颜色词,通过对黑与白颜色词在藏语、英语中的内涵及其翻译问题进行分析比较,试图揭示黑与白颜色词在藏语和英语中的基本内涵、象征意义及其基本翻译规律。  相似文献   

17.
朱丽 《镇江高专学报》2010,23(3):118-120
宗教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美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宗教信仰错综复杂,了解其不同的宗教文化,可以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8.
《所罗门之歌》是非裔美国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在美国主流文化中,白人文化对黑人文化不断进行渗透和颠覆,以使美国黑人逐渐忘记历史。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坚持不懈地修复着黑人文化。她认为,黑人同胞的进步与发展必须以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为前提。本文分析了小说主人公“奶人”的自我追寻,认为黑人的自由与发展要依靠像“奶人”这样的年轻人,“奶人”的成长经历代表着作者与黑人同胞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人们在网络、手机等新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地缔构着博客、微博等新的媒介;新老媒介不断发展、繁荣着文化;文化反过来又浸润着人们的认识、思维,进而作用于人们所从事的编辑活动。编辑、媒介、文化的高度交互发展促进着文化产业的发达,而发达的文化产业则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及综合国力具有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越文化研究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越人文化落后,没有文字,所以早期的越史和越文化多存留于先秦的汉人文献中。这些文献很有价值,但也有不少错误的传说。唯一一种由先秦越地越人写作的是《越绝书》,此书经过东汉初人的整理补充而流传下来,价值甚高。此外,东汉初人研究越文化的著作还有《吴越春秋》和《论衡》,也都有重要价值。东汉以后,由于种种原因,越文化的研究者和成果很少。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若干学者以新的思维和方法研究越文化,其中顾颉刚的研究成果具有创见。最近20年来,越文化研究出现高潮,许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的关于"古代越文化传播分布地域实勘研究",通过对古代越人流散地区的实地踏勘,对古代越文化进行追踪研究,收获不小,其成果即将以论文集形式出版,对古代越文化研究具有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