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植物报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矿床上面的土壤中,皆含有少量矿物,而这些矿物又往往被生长在该土壤上面和某种植物的叶子所吸收.  相似文献   

2.
1植物报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矿床上面的土壤中,皆含有少量矿物,而这些矿物又往往被生长在该土壤上面和某种植物的叶子所吸收。我国地质工作者在皖南山区勘察找矿时,发现凡是有海州香蕉的地方,地下便有铜矿。在巴西的缅巴纳山区,生长着一种暗红色多瓣小草,由于它吸收铁的化合物,其叶片和根茎都较硬,它还长有特殊的根须,采集后经提取便得到铁,顺藤摸瓜,在这草的下面果然找到了铁矿。故称这种多瓣小草为铁草。1934年,捷科学家研究玉米的成分时,发现玉米叶烧成的灰里,每吨含109黄金,以后便在生长…  相似文献   

3.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自组装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超声波分散和离心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土壤无机纳米微粒.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形态主要有圆球状、片状、柱状、锥状、核状,并且不同形态的纳米微粒由溶胶向非溶胶状态转化时呈线性凝聚.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组装团聚是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真正机制.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和气液界面能发生自组装作用,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在矿物表面的自组装行为与矿物表面的特性有关,在活化矿物表面容易发生自组装反应,而非活化矿物表面则不容易发生反应,活化矿物表面的自组装与气液界面的组装作用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莱州湾东岸三山岛地区的表层地质特征,本次研究使用X射线衍射、近红外光谱技术和土壤含盐量测试方法,对研究区表层土壤进行矿物成分及其特征识别,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表层土壤主要由白云母、方解石、石英、硅灰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菱镁矿、磷灰石等9种矿物组成,根据近红外光谱特征峰分析,土壤样品中白云母Al-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06 nm附近,位于2 200~2 210 nm区间,表明其为形成于较低温度的富Al、K白云母;样品中绿泥石Fe-OH的吸收峰集中在2 245 nm处,位于2 240~2 250 nm区间,并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可以确定其为富镁绿泥石,符合绿泥石在表生环境中的地球化学特征。土壤含盐量平均值为1.195 g·kg-1,属轻度盐渍化。结果表明,一方面有效地识别了研究区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为未来找矿相关研究提供土壤矿物成分背景信息,另一方面,土壤矿物成分及组合与研究区地质背景和地表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土壤含盐量测试结果提示研究区可能存在一定的土壤盐渍化风险。使用X射线衍射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及土壤含盐量测试进行综合分析,具有快速简单、经济环保、精确可靠等优势,为土壤矿物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城市表层土壤由于受到人为活动的强烈影响而表现出与自然土壤不同的磁学特征.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环境磁学研究表明,表层土壤的磁学特征主要是由人为产生的多畴/单畴的亚铁磁性矿物主导;同时含有一定数量不完整的反铁磁性矿物的贡献.提取典型土壤样品中磁性矿物的SEM/EDX分析结果表明:人为产生的磁性矿物一般呈球形且粒径较大.柱状样品的磁学特征显示,人为输入的磁性矿物主要集中在表层0~30 cm范围,因此,0~30 cm表层土壤的磁学性质可以指示外源输入磁性矿物的压力强度.  相似文献   

6.
采集重金属污染原土为供试土壤,通过施加1%和2.5%的沸石、膨润土、硅藻土、蛭石4种矿物固化剂,研究矿物添加对土壤重金属全量、有效态、生物有效性及形态分级的影响,并评价其污染及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添加矿物固化剂后土壤中Cu、Zn、Pb含量仍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管控筛选值范围内,其污染及生态风险均相对较低;矿物固化剂添加后可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及生物有效性,且以硅藻土和蛭石处理效果相对较好;矿物添加后可能通过促进EXCH-Cd向FeMnOX-Cd转化而降低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整体上,2.5%矿物固化剂下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更为明显.综上,适量矿物固化剂添加可以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并控制其污染及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模拟酸雨条件下土壤及粘土矿物与砂矿物的风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时间范围内,pH<3.5的模拟酸雨可引起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明显增大,土壤矿物风化速率的变化特点是先快后慢.不同土壤类型的风化速率取决于发育程度和易风化矿物的质量分数.发育程度较低的土壤,盐基离子的释放主要来源于砂矿物组,而发育程度较高的土壤,盐基离子则主要来源于粘土矿物组.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现状,该文检索了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1995—2021年关于矿物肥施用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论文,并利用文献可视化软件VOSviewer和CiteSpace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的年发文数量、文献被引频次、核心作者与国家(地区)、学科分布及关键词进行分析,追溯探讨了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研究的发展概况及热点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995—2021年间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研究的发文数量不断增加;中国总发文量位居世界第1,但相关研究创新性仍需进一步提高;核心作者组内联系较紧密,中国科学院是发文数量最多的研究机构.矿物肥对土壤生态效应影响的研究涉及环境科学、林学和农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热点集中在土壤养分循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等方向.未来应加强矿物肥对土壤碳循环、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等方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矿物土壤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三种矿物土壤,研究它们对氟离子的吸附特性,探讨投加量、吸附时间、pH以及煅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对氟离子具有不同的吸附能力,郴州土壤对氟离子的饱和吸附量可达909.09 mg/kg,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方程式;当矿物土壤的投加量为30 g/L时,吸附行为可在5 h内达到平衡,pH的变化对矿物土壤的吸附能力影响不明显;将土壤经过高温煅烧后,吸附能力会有所增加,经过300℃煅烧的矿物土壤对氟离子的吸附效果最佳,比煅烧前增加了19.2%.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包括无机胶质即土壤矿物胶体和有机胶质,即土壤腐殖质胶体。这两种胶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紧密缔合成不同形态的有机矿物复合体一土壤微团聚体。本文简述了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分析其对几种土壤类型肥力的影响。为今后改良土壤肥力的方法做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包括无机胶质即土壤矿物胶体和有机胶质,即土壤腐殖质胶体。这两种胶质在各种力的作用下紧密缔合成不同形态的有机矿物复合体一土壤微团聚体。本文简述了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并且分析其对几种土壤类型肥力的影响,为今后改良土壤肥力的方法做出了指导。  相似文献   

12.
室内氡气污染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诱因,仅次于吸烟。调查结果表明,室内氡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从房基土壤中析出的氡。在地层深处含有铀、镭、钍的土壤、岩石中,人们可以发现高浓度的氡。这些氡可以通过地层断裂带,进入土壤和大气层。建筑物建在上面,氡就会沿着地的裂缝扩散到室内。  相似文献   

13.
河南土壤重金属含量与机械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守明  杨乔平 《河南科学》1995,13(4):355-359
土壤中重金属主要来自矿物颗粒,矿物颗粒又是组成土壤母质的基础。重金属含量多寡决定于母质来源,在相同母质来源条件下,重金属含量与机械组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土壤矿物钾释放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低分子量有机酸作用下含钾矿物和土壤钾的释放是酸性水解和络合溶解双重作用的表面化学反应过程.草酸具有较强的酸性水解和络合能力,活化钾的能力最强,能够有效地活化土壤矿物钾.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乙酸和乳酸亦可有效地促进自云母和钾长石的分解,但受土壤物质组成和土壤颗粒表面作用的影响,活化土壤矿物钾的能力比较低.  相似文献   

15.
以大兴安岭呼中自然保护区2000和2010年火场为研究区,附近未过火区为对照,综合分析火后5和16年凋落物、矿物层和有机层土壤P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对照,火后5年,矿物层土壤P含量显著增加39%,有机层土壤P含量显著增加28%,而凋落物P含量显著减少34%;火后16年,矿物层土壤和凋落物的P含量仍与对照差异显著,而有机层土壤P含量恢复至火前水平。火后5和16年,林火烈度与土壤总P含量不相关;而土壤性质与凋落物、土壤P含量密切相关。对照区,凋落物P含量与矿物层土壤湿度和pH显著相关;火后5年,凋落物P含量与有机层土壤pH显著相关;火后16年,有机层土壤和凋落物的P含量与矿物层土壤湿度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林火对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磷的影响较为持久,且这种影响与土壤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甘肃省15个地点的灰钙土、栗钙土、黑垆土、灰褐土和黄绵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剖面进行了机械组成分析、矿物组成显微鉴定和粘土矿物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机械组成以粉砂为主,粘粒次之;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和灰褐土等于旱地区典型土壤中表层的粘粒质量分数相对较低,土壤原生矿物组成以石英为主,绿帘石等蚀变矿物质量分数较高,次生矿物含有较高的石膏和方解石等;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绿泥石、高岭石和蒙脱石.土壤机械组成、矿物组成和粘土矿物组成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为黄土母质,土壤形成条件为碱性环境、较弱的淋滤作用和干冷气候,近代强烈的风蚀作用(或沙尘暴)和大气污染对土壤有一定程度的改造.  相似文献   

17.
资讯     
《世界博览》2013,(20):12-15
发现最古老人脑已有4000年历史 近日科学家存土耳其发现了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大脑.因为富含矿物的土壤、火和一种被称为“尸蜡”的物质的共同作用.这颗人脑得以被保存了4000年。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壤重金属污染富集的矿物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51个土壤样品的矿物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并对矿物含量和重金属元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高岭石、白云石、闪石、方解石和石英是土壤中主要矿物,且石英与其它几种矿物含量和土壤pH值成负相关性;Cu和Pb的含量显著高于Cd和Hg,而Cd的含量又高于Hg,但以Pb含量的差异性变化最大.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土壤矿物组成及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土壤矿物组成与各重金属含量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相同来源的样品总体上亲缘性较近.采用R型因子分析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Pb、Cu和Cd的含量都与高岭石和伊利石的吸附作用有关,而与蒙脱石、绿泥石的吸附性关系相对较弱;伊利石对Hg具有强吸附性.生活垃圾区的土壤明显存在重金属污染现象,特别是Hg和Cd污染程度相对较高,重金属主要被粘土矿物吸附,碳酸盐结合态和Fe氧化物结合态也较为普遍;母质土壤中,重金属被石英和粘土矿物吸附;长江水系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为粘土矿物吸附态,部分呈碳酸盐结合态,由于库底处于缺氧还原状态,Fe氧化物结合态的重金属被还原.然而,由于缺乏对土壤有机质等方面的分析资料,更深入的认识有待于下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2,(11):76-77
<正>“祝融”号发现火星近期有水活动迹象近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乌托邦平原着陆区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和导航与地形相机数据,发现类似沉积岩的板状硬壳层,富含含水硫酸盐等矿物。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洋研究团队推断认为,这可能是由地下水涌溢或者毛细作用蒸发结晶出的盐类矿物,胶结火星土壤后经岩化作用形成,揭示了着陆区近期有水活动迹象。  相似文献   

20.
经模拟酸雨处理不同紫色土而引起土壤化学和矿物变化的研究,发现模拟酸雨量对土壤交换性盐基影响更大,盐基离子流失次序为Ca(2+)>Mg(2+)>K+,而土壤酸度受模拟酸雨酸度直接影响更重。在模拟大量酸度强酸雨处理明显酸化的土壤上,铁、铝氧化物含量相对增加;粘土矿物中石英明显减少,晶体表面状况受到破坏。因此,重庆地区长期的酸雨必将影响到土壤的化学风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