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广西蚱亚科一新属二新种记述(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述采自广西蚱亚科一新属二新种,即突顶蚱属,新属Exothotettix gen.nov.广西突顶蚱,新种Exathotettix guangxiensis sp. nov.及突缘尖顶蚱,新种Tertdorus prominemarginis sp.nov.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地区蚱总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记述了西双版纳地区蚱总科三新种 ,即版纳羊角蚱Criotettixbannaensissp .nov .,白庭蚱Hedotettixalbipalpulussp .nov .及云南真长背蚱Euparatettixyunnanensissp .nov ..此外还记述瘤背蚱TetrixtorulosinotaoZheng新发现的雄性 ,毛股蚱TetrixbarbifemoraZheng新发现的雌性 .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  相似文献   

3.
记述蚱科Tetrigidae蚱属 2新种 ,即阳朔蚱Tetrixyangshuoensissp .nov .,桂林蚱Tetrixguilinicasp .nov .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广西大学农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庭蚱属(Hedotettix Bolivar)的新种记述(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采自云南省庭蚱属三新种,即粗瓣庭蚱Hedotettix grossivalva sp.n.,短背庭蚱Hedotettix brackynota sp.nov.及雪山庭蚱Hedotettix xue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并附中国庭蚱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系统记述在中国分布的悠角蚱属15种,内有1新种即伪瑞氏悠角蚱Eucriotettix pararidleyi sp.nov。该新种近似于瑞氏悠角蚱Eucriotettix ridleyi Gunther,1938,主要区别为:前胸背板中隆线全长明显,前胸背板后突伸达后足胫节顶端。附有悠角蚱属研究历史及中国悠角蚱属分种检索表。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无翅蚱属在中国的种类,共计有4种,其中包括1新种,即苍山无翅蚱Aalatettix cangshanensis sp.nov.附有无翅蚱属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7.
记述采自广西、云南、江西及内蒙古等省区蚱总科8新种,即猫儿山玛蚱Mazarrediamaoershanensis sp.nov.、尖齿波蚱Bolivaritettix acumindentatus sp.nov.、金城江波蚱Bolivaritettixjinchengjiaangensis sp.nov.、宽片尖顶蚱Teredorus eurylobatus sp.nov.、环江蚱Tetrix huanjiangensis sp.nov.、鄂温克蚱Tetrix ewenkensis sp.nov.、球顶悠背蚱Eupaaratettix globivertex sp.nov.及褐条悠背蚱Eupaaratettixochronemu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及河北大学博物馆.  相似文献   

8.
记述采自青海省祁连山地区蚱属昆虫一新种 ,即祁连山蚱Tefrixqilianshanensissp .nov .该新种近似于昆明蚱TetrixkunmingensisZheng及云南蚱TetrixyunnanensisZheng .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学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滇西北地区蚱总科的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记述滇西北地区蚱总科4科16属41种,其中包括1新属9新种及1个新雄性发现,即无翅蚱属Aalatettix gen.nov.、长垫无翅蚱Aalatettix longipulvillus sp.nov.、云南波蚱Bolivaritettix yunnanensis sp.nov.、福贡波蚱Bolivaritettix fugongensis sp.nov.、瘤背台蚱Formosatettix torulosinota sp.nov、云龙蚱Tetrix yunlongensis sp.nov.、巍山蚱Tetrix weishanensis sp.nov.、福贡柯蚱Coptotettix fugongensis sp.nov.、短翅真长背蚱Euparatettix brachyptera sp.nov.及贡山拟真长背蚱Euparatettixoides gongshanensis sp.nov。  相似文献   

10.
渝桂地区蚱总科三新种记述(直翅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记述采自重庆及广西十万大山地区蚱总科(Tetrigoidea)昆虫三新种,即重庆波蚱Bolivaritettix chongqingensis sp.nov.,重庆蚱Tetrix chongqingensis sp.nov.及黑斑蚱Tetrix nigrimacul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统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1.
现代有机合成的新概念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念和方法是有机合成化学发展的基础,新的概念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可为有机合成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发展方向.介绍现代有机合成中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结合具体的有机合成反应实例阐述有机合成在这些概念和方法方面取得的新成果和进展,现代有机合成发展方向和应重视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报道在陕西秦岭发现的蟋蟀科昆虫新属:秦蟋属Qingryllusgen.n.一新种:纹股秦蟋Q.striofemorussp.n.以及在四川南部发现的哑蟋属GoniogryllusChopard,1936昆虫一新种:川南哑蟋G.chuannanensissp.n..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的形势下,我党产生了关注民生的若干新思维。体现在:在新的形势下,我党以新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到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民生问题能否解决好,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顺利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国家政体的安全,并且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格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内容。在新的形势下,我党系统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我省开始实施,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执行者和决策者是课改成败的关键所在.高师院校作为教师培养基地,为适应时代的需要,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实现与中学化学教育的协调发展.本文结合新课程理念,从课程设置到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等方面展开探讨,寻求适合我校实际的化学专业学生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记述了采自广西大青山地区斑腿蝗科二新属及二新种,即拟越蝗属Tonkinacrisoides gen.nov.,广西拟越蝗Tonkinacrisoides guangxiensis sp.nov.,皱蝗属Rugulacris gen.nov.及红胫皱蝗Rugulacris rubitibial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定义一个新的线性算子Lp(a,c),得到亚纯p-叶函数的一个新子类,并研究得到新子类的两个相关结论及一个推论.  相似文献   

17.
贵州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及一新亚种记述(单向蚓目:巨蚓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发现于贵州的腔蚓属蚯蚓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即叠管腔蚓Metaphire ptychosiphona sp.nov.和秉前腔蚓江口新亚种Metaphirepraepinguis jiangkouensis subsp.nov.。新种及新亚种的模式标本分别采于绥阳宽阔水和江口梵净山。  相似文献   

18.
简介初中化学新教材的构建与概况,新课程理念与新教材的关系,介绍新教材趣味性、科学性、启蒙性、基础性、发展性、综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正时期的新教育运动对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师中心主义教育教授方法进行了批,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主张。通过创办新型实验学校和对公立学校进行改革的教育实,形成了一整套的教育理论、教授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猪油为原料,对新型催化剂SXL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进行探索。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反应温度、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对生物柴油的产率和转化率的影响,通过GC-MS技术对所得生物柴油成分进行分析,并以BD100的方法检测其性能。结果最佳工艺条件下,SXL催化猪油制备生物柴油的产率、转化率均能达到98%以上,其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甲酯,主要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家标准。结论新型催化剂SXL对于猪油催化转化制取生物柴油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