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涛 《工程与建设》2007,21(2):156-158
以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为例,论述了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从矿料配合比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马歇尔试件的制作、配合比检验几方面来进行试验.要选择合理的级配和最佳的沥青用量来提高目标配合比设计的质量,并且要对目标配合比进行验证,这样才能提供高质量的配合比设计.  相似文献   

2.
采用针入度为10/20的硬质沥青和石灰岩集料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同时选择了一种PG76—22的SBS改性沥青,进行性能对比。基于体积法的配合比设计完成后,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车辙试验、三点弯曲试验、间接拉伸试验来评价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静态回弹模量与动态复数模量均采用单轴压缩试验来完成,采用不同的加载模式,回弹模量采用7级静态加载,复数模量采用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动态加载。深入研究了温度对两种模量的影响。基于反曲函数绘制了动态模量主曲线,同时采用Cole-Cole平面分析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弹特征。研究认为,硬质沥青可以制备抗车辙性能优异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相同温度下,硬质沥青混合料的复数模量均高于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但37.8℃以上温度时,硬质沥青混合料的黏性流动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3.
结合扶项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试验路,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环节的控制要领,对外掺剂的添加方式、拌和、摊铺、碾压环节提出具体要求,系统总结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4.
结合扶项高速公路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试验路,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环节的控制要领,对外掺剂的添加方式、拌和、摊铺、碾压环节提出具体要求,系统总结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隧道路面抗滑能力不足、排水不良和沥青路面潜在的火灾风险,基于多孔混凝土设计理念在传统路面结构基础上进行磨耗层设计并验证其力学性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隧道湿度条件、隧道照明条件、车辆行为特征、表面构造深度和横向力系数调查分析提出了多孔沥青混合料设计目标,并确定了相应的配合比和最佳沥青用量.氧指数试验表明:相较于基质沥青改性后的阻燃沥青氧指数提高约30%.马歇尔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和渗透性试验表明: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较控制组高约65%,残留稳定度较控制组高约14%;车辙深度较控制组低约37%;渗透性指标是控制组的4.3倍.间接拉伸动态模量试验表明:在低温状态下多孔沥青混合料动态模量与控制组之间的差值小于10%,高温状态下多孔沥青混合料较控制组高31%~50%.  相似文献   

6.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抗变形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及SBS改性沥青和70#普通沥青混凝土在15℃、20℃、40℃及60℃条件下进行单轴贯入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各温度下具有相对较高的抗剪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值,尤其在高温时优势明显.分别得到了以标准温度15℃及20℃抗压回弹模量为基准的回归方程,可以对各种混合料在不同温度下抗压回弹模量进行较高精度的推算,当对结果精度要求不高时也可以采用抗剪强度对抗压回弹模量进行换算.通过对路面结构永久变形的计算,验证了国外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结构中间层的正确性,同时也表明了采用抗剪强度及抗压回弹模量指标进行路面变形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沥青路面的车辙病害以及热拌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设计出了一种温拌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通过黏度试验、软化点试验以及延度试验分析了两种温拌剂的适用性;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热拌和温拌两种工艺的对照试验,对比分析了温拌工艺对高模量沥青混凝...  相似文献   

8.
和平 《科技咨询导报》2013,(8):135-136,138
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是一条建设标准较高的工程,该工程路面根据法国成功应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经验,基层及联结层按照法国规范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施工,该文重点介绍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主要技术指标、配合比设计及施工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改善其路用性能,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利用马歇尔试验、浸水汉堡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对优化后的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分析,并通过扫描电镜(SEM)对沥青混合料破坏断面的微观形貌进行试验观测,尝试揭示玄武岩纤维与高模量外掺剂的复合增强机理。研究表明:利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玄武岩纤维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最佳配比为0.44%高模量剂、0.45%玄武岩纤维和最佳油石比为4.98%;在最佳配比状态下进行路用性能试验得知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均有较大提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到玄武岩纤维在高模量剂作用下能起到较好的加筋及分散应力的作用,且最佳配合比状态下的玄武岩纤维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中分布较为均匀。  相似文献   

10.
乳化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方法。由于乳化沥青混凝土拌和后不能马上成型而形成强度,所以不能直接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在配合比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乳化沥青自身的特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试验方法及养生措施,使试验结果更具准确性和指导性。通过一系列室内试验,并借鉴乳化沥青课题组推荐的研究方法,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修正的马歇尔试验方法来确定该混合料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