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美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创新意识;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直觉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对培养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环节,是当前推行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把现实的问题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数学,学习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的美。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相似文献   

3.
在数学教学中 ,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和对称美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掌握用多向思维、形象思维思考问题的思维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美与数学     
数学美是众所周知的,在体现数学美的实践中,不少人已作过不懈的努力,但是数学美究竟美在哪里?该文就数学美展开了深层次的剖析,以使我们在把握数学美的过程中充分展示数学的魅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在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意义,研究了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在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切入数学建模,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具体的实例探讨了数学全息方法在大学数学概念、定理教学中的应用.运用全息方法进行大学数学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主客体两方面对数学美进行了结构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8.
数学建模是数学与应用的桥梁,分析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原因,同时讨论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浸润数学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良好数学素养的有效手段.将诗歌、数学史以及具有数学文化背景的具体案例引入数列极限概念教学,再应用类比法进行函数极限概念教学,有利于降低极限概念的抽象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0.
<正>高等数学是大学数学类主干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其他学科问题或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1]).而数学建模作为一项数学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而数学建模作为一项数学教学活动,为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2])很多学校和教师开始思考高等数学教学和数学建模教学之间的联系([2])很多学校和教师开始思考高等数学教学和数学建模教学之间的联系([3]),在高等数学教学中逐步开展了融人数学建模思想和进行数学建模思维训练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