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丽莉 《科技信息》2009,(30):306-306
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范畴较广,本文试图从明确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大、小、内、外"四个关系入手,结合相关标准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经济法适用的经济背景的变化,塑造经济产品关系模型这一经济法调整的载体,对于经济法的新调整对象提出了新的划分和界定,并着重分析了现今我国的特殊经济法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法律调整是一个由行政法、民商法和经济法等法律部门组成的综合调整机制,文章主要从民商法的角度对其调整的必要性、形成过程、主要成绩、调整方式以及局限性进行了分析,指出现阶段国企改革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民商法、经济法为主导的法律调整机制。  相似文献   

4.
5.
从国家与市场经济角度探讨经济法调整对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一直是环境保护法学所争论的热点之一。要探讨环境保护法的调整对象,首先要明确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及其特征,它与环境法和自然资源法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其次,作为一个社会规范,环境保护法调整的究竟是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已经突破传统扩展到了人与物,亦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焦点。  相似文献   

7.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历来是经济法学甚至包括民法学、行政法学界争执的一个焦点,但是大家还是就经济法的基本理念达成了共识,即经济法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鉴于我国完全不同于西方的市场进化模式,当前我国国家干预市场的范围应当严格限定,干预市场与培育市场应当两种手段并存.经济法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法益追求是经济法区别于传统的公法和私法独立存在的根本理由.在此基础上再界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也就不再困难.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调整对象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经济法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法学说的发展的研究,抽象出经济法的本质和基本特点,从而总结出符合上述特点的社会经济关系,主要有五种: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社会保障关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对经济进行调节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对公营企业的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9.
主要是立足于国际金融法的基本理论问题来做一系列的探讨,从学者对国际金融法名称存在争议这一现象入手,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学者们对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国际金融关系没有正确的认识所导致,因而本文重点论述了国际金融法的调整对象的内涵,笔者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狭义说及广义说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连带责任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责任人因相同的一些原因导致要承担一些相同内容的责任。在这里,行为责任人不会因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占事件的份额较少而只需承担一部分民事责任,而是要承担全部责任;再者,因为责任人之中的一个担负了责任行为就把全部责任人的责任全部消融掉的责任方式,是想让受害人在受到伤害之后得到应得的救济,维持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周兰 《科技信息》2006,1(12):193-194
二战后,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老大哥",其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影响了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民法观延续了从德国开端的财产法民法观的转向,使从罗马法以来一直奉行的市民社会民商法观的链条至此断开.此外,苏联的商品经济民法观也是一股暗涌,这依次产生的两种民法观引起了中国50年代-80年代的2次大讨论--通过调整对象理论体现出来;同时,一国民法观与其民事立法模式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联的财产法民法观、商品经济民法观在立法模式上相应体现为对潘德克吞体系的移植,这些都对中国历次的民事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中国新民法典的制定前夜,它的民法观、立法理念仍如幽灵一般在其上空盘旋.本文从民商法观、民事立法模式、当前我国民商法典的制订来谈谈苏联民商法对我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对国际私法的调整对象和范围进行全面的剖析的基础上,指出国际私法是以国际关系中的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并拥有独特调整方法的,以解决法律冲突为中心任务,以冲突规范为最基本的规范,同时包括外国人民事法律地位的规范、避免或消灭法律冲突的统一实体法规范以及国际民事诉讼与仲裁程序规范在内的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对以往的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进行了评述,然后从经济关系演进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在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增量利益关系,进而试图从微观和宏观层面上具体阐述并构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相似文献   

14.
对国际商法和国际经济法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论述。指出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含有国际因素,具有相同的法律渊源,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同时,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国际商法与国际经济法调整对象不同,规范性质不同,分属于不同的部门。  相似文献   

15.
提升商事信用的商法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商事信用是商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商事信用和质量一样是企业的生命。良好商事信用的形成需要制度环境特别是法律制度作为保证。商法是商事信用的基本保障,商事信用的提升离不开商法制度的创新即程序法意义上的商法制度创新如完善商事登记和实体法意义上的商法制度创新如公司人格之否认、自然人破产、信用保险等。  相似文献   

16.
17.
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法律专业研究的热点话题,许多学者从不同观点论述了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并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看法.商法与民法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统一法律部门的不同法,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商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也是在变化着的,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认为商法不能够完全脱离与民法而存在,随着商业的发展,商法与民法在内容上日益趋同.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笔者并不建议将商法与民法合并.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商法的法律地位对我国法学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的发展,需要法律的规制和保障。正当的网上言论自由,必须受到充分和有效的保护。目前法无明文禁止和许可的特殊社区,其合法与否,需加以探讨。网上政务公开,应当成为政府的法定义务。法律难以阻碍网络文化扩张。法律要制止对网络文化的不当干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我国民商法的完善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阳 《科技信息》2011,(24):I0068-I0068
民商法律制度的制定是国家为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和实现预定的利益而行使权利,使公民的经济利益得以更好的实现,从而在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上更加规范和完善民、商事经济活动的进行。民商法主要体现在市场体制交易中对交易主体的事宜规范,而交易规范的需要和发展则更加依赖于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本文针对我国民商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为巩固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商法与经济法扎根于市场经济中,无论在调整对象上,还是价值取向上,既有差异又有互补,但它们辨证统一的关系又使两者在社会正义目标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