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大自然》2016,(1)
正合作是生命进化永恒的主题。为了吸引传粉昆虫,植物或拿出一些种子给昆虫当美食,或释放特殊的气味为昆虫"导航",或构建暖房为昆虫遮风避雨,形成"你为我传粉,我为你育儿"的合作共赢机制。塔黄是喜马拉雅-横断山冰缘带特有的"温室植物",它们在高山冰缘带恶劣环境下的传粉机制又有哪些特别之处呢?固着生长的植物不能像动物一样四处出击主动寻找配偶,而必须依赖各种"红娘"(即传粉媒介,如动物、风和雨水等)的帮助,才能使花粉到达柱头上,完成受精,保证种群繁衍。大多数植物依赖动物传粉,昆虫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2.
福州菩提树传粉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州地区90株菩提树为实验样本,对其进行传粉生物学研究.菩提树榕果的发育过程可划分为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菩提树榕果内雌花有长、短花柱之分,柱头相互粘连靠合形成柱头平台,利于小蜂授粉和产卵,雄花迟熟.首次在福州地区观察到菩提树传粉小蜂Platyscapa quadraticeps(Mayr),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未发现非传粉小蜂.福州地区菩提树种子产出率为52.65%,高于同域分布的其他小果型雌雄同株榕树的种子产出率,这可能是无非传粉小蜂竞争雌花资源的缘故.传粉小蜂的性比为0.10±0.06,与其他雌雄同株的小果型榕树比较,其性比极度偏雌,可能是由于传粉小蜂建群时间短,蜂少果多,单果内繁殖母本数量少,局域配偶竞争强度高所致.  相似文献   

3.
珠芽紫堇的生殖生态学研究:I.传粉生态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3年的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珠芽紫堇的有性生殖为兼性自花受精。其自花受精是对开花期间持续降雨导致传粉者限制的适应。保证自花受精的内部因素有闭花传粉。其自花受精是对开花期间持续降雨导致传粉者限制的适应。保证自花受精的内部因素有闭花传粉、自交亲和及内轮花瓣顶端合成。晴天,闭花传粉则变为异花传粉中的花粉次级呈现。其传粉昆虫是柳分舌蜂,传粉主要发生在异株异花间。山小地花蜂为蜜腺抢劫蜂,干扰传粉者  相似文献   

4.
森林植被的显花、传粉与繁育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显花、传粉和繁育系统多样性是当前植物生殖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近10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1)基本显花功能类型(简称花型)被区分为碟碗型、钟漏型、头刷型、咽喉型、旗帜型和筒管型等,花色分为白、黄、蓝、紫、粉红、红、绿、褐和黑等,提出并比较了不同的花大小划分标准。因此以花型、花色和花大小为特征的植物显花系统呈现出高度的变异格局和复杂的生态关联。(2)传粉系统包括风媒、水媒、鸟类传粉、蝙蝠传粉和昆虫传粉;昆虫为主导传粉系统,细分为蟑螂、蓟马、甲虫、飞蛾、蝴蝶、蝇类、胡蜂、蚂蚁和蜜蜂传粉;传粉系统类型多样、时空分异,与显花系统密切关联。(3)繁育系统可简单地区分为两性、单性异株和单性同株繁育系统,也可细分为两性、单性异株、单性同株、雌全同株、雄全同株、雌全异株、雄全异株等7类繁育系统。繁育系统功能多样,区域分异,与传粉系统关联。另外,笔者对植物生殖生态学的发展趋势、理论创新、方法技术创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杜鹃花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杜鹃花孢粉学、繁育系统及传粉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提出杜鹃花属植物繁殖生物学未来的研究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探讨杜鹃花属孢粉学线形结构的花粉呈现的进化意义;(2)在中国喜马拉雅地区,研究不同地点的相同物种和不同物种繁育系统,分析杜鹃花繁育系统多样性的相关因子,了解传粉系统及传粉昆虫的多样性,揭示杜鹃花属的传粉者特点;(3)选取合适的基因片段,重建杜鹃花属的系统,通过系统树找出可能是杂交起源的种类,纠正经典分类学在杜鹃花属系统位置构建方面的偏差;(4)对比不同杂交群体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找出传粉昆虫对不同亲本和杂交个体施加选择压力的差别,明确在物种的杂交形成过程中传粉昆虫对生殖隔离的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6.
早在19世纪,达尔文就已经认识到被子植物的发展与昆虫的传粉活动是分不开的。有资料表明,被子植物中有80%为虫媒植物,另有19%原为虫媒植物,但因特殊的原因如寒冷、曝热、昆虫少等,才转变为风媒。虫媒植物依靠传粉昆虫的传粉来结实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花解剖结构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罗布麻生殖器官的解剖结构,对其可能的传粉方式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有两种传粉方式:白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2016,(4)
正花粉是有花植物的重要繁殖特征,同时也承载着植物与其传粉者协同演化过程中的直接选择压力。榕属是高等植物中最奇特的一类植物,它的花是隐头花序,榕树只允许榕小蜂类群给它传粉授精,形成有性繁殖的种子。在全球800多种榕树中,有一半是雌雄同株的,另一半是雌雄异株的;在传粉模式上,一部分榕树是主动传粉类群,其  相似文献   

9.
有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依赖一定的媒介来传送花粉,除少数植物是借助风和水来传播花粉外,在已记录的24万多种有花植物中,四分之三以上是依赖动物进行传粉的,有的学者甚至估计依靠动物传粉的植物达90%。对植物与传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农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也许你早已知道,植物的“传宗接代”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而传粉则是植物有性生殖不可缺少的环节。但你是否知道,花的传粉其实有几种方式?它们又是通过什么来传粉即“传宗接代”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它主要有两种方式,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高山蛙是西藏地区一种常见的特有无尾两栖类,是拉萨地区的绝对优势种,分布广,数量多。文章选择了拉萨市郊的大小池塘、沼泽地、水渠旁和河流的边缘,从1998年至今对拉萨地区的高山蛙的主要栖息场所、生活规律、产卵期、产卵量等情况作了较详细的研究和调查,并阐述了对高山蛙的形态特征和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大自然》2017,(3)
正兰花家族的成员或以妖娆的身姿,或以清雅的幽香吸引着世人的眼光,但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家族竟然"骗子"汇聚。生长在怒江边上的疏花火烧兰就有集产卵地欺骗性与间接防御性于一身的传粉机制。该机制的发现对于理解兰科植物欺骗性传粉的起源意义重大。大部分有花植物依靠昆虫传播花粉,实现有性繁殖,同时也提供花粉或花蜜给昆虫作为回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2017,(5)
正2017年8月10日,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高原野生动物园宣布,该园成功繁育出一只高山兀鹫,这也是迄今为止我国人工繁育成活的首只高山兀鹫。目前该幼鸟日龄100天以上,体长101厘米,喙长11.5厘米,翼长75厘米,体重6.8千克,各项身体指标稳定,已顺利度过危险期。高山兀鹫俗称"座山雕",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栖息于喜马拉雅山脉部分地区、青藏高原、我国西部及中部高海  相似文献   

14.
正大多数植物与其传粉者之间是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但是,兰科植物中有不少类群并不提供花蜜和花粉等报酬,而是通过性欺骗的方式诱骗动物前来"交配",从而实现其传粉目的。兰花因花形奇特、优雅清香、花期长和叶色绿等特点被世人所喜爱,中国十大传统名花中的兰花,所指的就是分布在我国的兰属植物,包括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蕙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兰花是兰科植物的统称,是被子植物中最为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中国药用的艾蒿类植物包括菊科蒿属 Artemisia Linn.与绢蒿属 Seriphidium(Bess.)poljak.两属的药用种类。蒿属全世界有380余种,广布于北半球,亚洲最多,欧洲、北美洲次之,其中以温带、寒温带及亚热带高山地区最多,亚热带平原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亚洲、北美洲的亚热带南部或热带高山地区以及非洲北部、东部或南部地区;我国有185种、44变种,遍及全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高山地区最多,其他省区次之,沿海地区最少。已知国产入药的种娄有61种11变种(品种),约为全国蒿属种类的32.97%绢蒿属全世界约100余种,主产亚洲中部与北美洲中部的温带草原或高山草原与荒漠地区,苏联哈萨克斯坦最多,我国西北地区次之,少数种分布到欧洲及地中海地区;我国有31种、  相似文献   

16.
《科技潮》1999,(11)
迎风傲雪、生机勃发的高山雪莲,是坚韧不拔的象征。在我国终年积雪的西北天山和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等地区都有分布。位于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陡坡石滩是雪莲生长的地方。那里石屑成堆,山风强劲,气候瞬息万变,又有强烈的紫外线辐射,一般的植物根本无法生存。雪莲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又叫"雪莲花"。植株较矮,仅15~35厘米,茎直立,短粗,叶子贴地生出,多数、密集、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锯齿,基部渐狭成柄,上面长满了白色的绒毛。可以防寒、抗风和防止紫外线的辐射。植物学家把这种伏地生的植物称作垫状植物。雪莲的主根十分发达,可以插到石缝岩隙中去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料,适应高山粗沙碎石和寒  相似文献   

17.
北山羊系亚洲中部地区的高山动物,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曾广泛分布于新疆各高山地区。过去,乌鲁木齐的东郊和南郊岩石山中曾有过较大种群,由于高山牧场的开发和滥猎,新疆地区北山羊的数量迅速下降,近十年来在乌鲁木齐郊外地区已基本绝迹。但事实并不是那么悲观。去年我曾听几位牧民谈到在乌鲁木齐南郊见到北山羊。今年四月份,我两次自费前往离乌鲁木齐70公里的东白杨沟(该地属乌鲁木齐县管辖),进行拍摄和观察北山羊活动情况,所获资料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对马铃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海拔梯度上地膜覆盖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马铃薯物候期、农艺性状(出苗率、苗高、开花率)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可使马铃薯在低、中、高山地区较未覆膜分别提前5、8和10 d成熟;不同海拔梯度比较,随海拔升高各物候期推迟,中山、高山地区分别比低山地区成熟时间推迟3和12 d.在低、中和高山区对马铃薯出苗率促进作用分别为15.6%、27.9%和66.7%,对苗高增长的促进作用分别为4.8、5.0和5.2 cm,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马铃薯营养生长,延迟进入生殖生长的开花阶段;对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理想的是中山地区,平均增产1 369.5 kg/hm~2,高山地区平均增产850.5 kg/hm~2,而低山地区不理想.施肥水平对马铃薯出苗率和苗高的影响不显著;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明显,低山和中山地区中肥水平产量最高,而高山地区高肥水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自然》1991,(4)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其中药材名称为山萸肉、萸肉、枣皮、药枣等.山茱萸为落叶小乔木,自然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的高山地区,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历代众多"本草"书籍中,对其分布都有详细的记载.近代山茱萸主要产区,在伏牛二阳(南阳、洛阳),天目二州(杭州、徽州),秦岭汉宝(汉中、宝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6种榕树及其传粉小蜂共生体系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榕树(Ficus spp.)和榕小蜂共生体系是由宿主和共生者之间的生殖配合维系的.采用隐头花序解剖、对比观察的方法研究了福建省东北部6种榕树及其共生昆虫传粉体系的种间差异.结果表明:6种榕树花的性别分离成雌花、瘿花、雄花和两性花,植株的性表达有雌雄同株和雌性两性异株的区别,雌、瘿花有或无花柄(子房柄)单层或双层排列,雄花有散生、半集中和集中着生的分布方式,花序大小、花的数量、苞片数目、孔道苞片功能分区、出飞孔形成方式均有差异并与榕小蜂的行为相对应,每种榕树通常仅有1种传粉昆虫,6种榕树及其共生小蜂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传粉体系.显然,这种传粉体系存在丰富的种间差异性,各共生体系对传粉生物学的性状有不同的进化选择,体现了共生双方进化适合度和共生对策,维护了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和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