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
正近日,2018年(第十届)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布,《应用技术学报》编委、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技处处长、化工学院教授韩生获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创新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是由中国化工学会于1999年设立、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审核的奖项,被列入首批准予登记的26个社会力量设奖项目,是中国化工界广泛认可的奖项。该奖项每年度评选奖  相似文献   

2.
张治民现任中北大学精密塑性成形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兼任中国塑性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防先进制造专家、省城科技顾问、《塑性工程学报》《中北大学学报》编委。主要从事金属精密塑性成形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了“直齿圆柱齿轮精密塑性成形工程化应用研究”“难加工零件温冷近净成形与改性技术”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金属温成形CAE及应用研究”“高寿命精锻氧枪喷头”获山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20,(3):40-41
正1月10日,杭州师范大学谢恬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项目"新型稀缺酶资源研发体系创建及其在医药领域应用"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这是杭州师范大学首次获得该奖项,也是杭州市属高校首次获此殊荣。传统医药化工生产工艺中,往往存在高能耗、高污染,反应条件强烈等问题。谢恬教授团队的获奖项目,则是为了让医药生产变得更加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4.
<正>2017年1月9日,2016年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隆重举行,我校周青平教授联合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所赵新全研究员申报的"三江源区草地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管理技术创新和应用"项目荣获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光电"或"公司")是广晟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LED及LED应用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国星光电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多项,省部级项目80多项,产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重点产品称号。继2016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荣誉之后,国星光电又在2019年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20年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1年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和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完成单位)。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了201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评选结果。《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是  相似文献   

7.
2006年度我校14项科技成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具体项目如下:获一等奖项目: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密度培养生产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获二等奖项目:(1)广西大学农学院卢美英教授主持的“促花、控梢、保果调  相似文献   

8.
正1月10日,荣获2019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的"超慢速扩张洋中脊热液硫化物发现与探测关键技术创新"项目揭示了超慢速扩张脊深部热源,为硫化物的发现起到重要指导作用。该项目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项目第一完成人、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有个不太雅的雅号——"陶烟  相似文献   

9.
正2021年6月23日,《应用技术学报》第二届编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召开。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编委会主任委员柯勤飞教授出席并讲话。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编委朱为宏教授,华谊(集团)公司科技部总经理、编委罗勇教授级高工,  相似文献   

10.
简讯     
南京林业大学3项科技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选中,南京林业大学共有3项科技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余世袁教授主持的“农林废弃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张齐生院士参加完成的“竹质工程材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曹云峰副教授参加完成的“废纸生产低定量高级彩印新闻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农林废弃物生物降解制备低聚木糖技术”项目荣获200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项目中,南京林业大…  相似文献   

11.
正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的2014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评选活动中,《河北科技大学学报》和《河北工业科技》首次双双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我校连续第4次当选"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优秀组织单位"。本次评奖的参评对象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收录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12.
正周文德,男,博士,教授,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负责人、市级特色专业(汉语国际教育)负责人。《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编委、"东亚人文研究"栏目中国主持人。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出版过著作8部(含工具书、教材、合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荣获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获首批"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06年入选重庆市"322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兼任重庆市孔子儒学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市语言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文字学会会员、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西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重庆三峡学院兼职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中心特聘驻所教授、西昌学院兼职教授等职。  相似文献   

13.
<正>在2019年3月新颁布的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中,我校化学系光功能材料与器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付红兵教授团队的"若干低维光功能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器件研究"项目、物理系红外热波无损检测联合实验室张存林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红外热波无损检测与评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这已是我校连续三年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  相似文献   

14.
11月20日,由刘唯、赵雪来、刘羿携组成的乌江渡发电厂参赛队荣获"2019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总决赛二等奖"!本次比赛,乌江渡发电厂参赛队带来的项目是《抢占工业智造先机电动打拔键装置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近日,中国煤炭学会对"第一届全国煤炭优秀科技期刊"进行了表彰。《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荣获"第一届全国煤炭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近年来西安科技大学期刊中心狠抓期刊人员培训工作、加强对外调研交流,积极对接科研及生产一线,坚持采用专家集体选用稿制度,规范期刊出版流程,不断提高办刊质量。《西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版及《技术与创新管理》今年先后荣获"陕西高校精品期刊"、"陕西省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陕  相似文献   

16.
正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9年1月8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浙江省共有25项科技成果荣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浙江省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7项,参与完成的18项。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7.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前身是1973年创刊的《四川师范学院学报》(文理合刊),1978年自然科学版创刊,1991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51-1295/N,国际标准连续刊号为ISSNl001-8395.本刊于1989年获四川省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二等奖,1990年获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2年获省高校优秀学报二等奖,1993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二等奖,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期刊,1999年荣获四川省自然科学质量一级期刊、四川省高校优秀学报、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和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0年荣获四川省优秀期刊二等奖,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并被《中国出版》列为中国精品期刊,2004年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确定为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2004年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评比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期刊《科学技术与工程》编委、主要创刊人之一许昌淦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4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许昌淦先生1935年1月生于湖北武汉.1958年在北京航空学院热加工系研究班毕业.历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在超高强度钢的材料、工艺和应用研究、高强度地钢淬透性及力学性能的研究、航空用结构钢的典型显微组织图谱及铝合金的深腐蚀方法等方面有较高造诣.公开发表《材料工艺中的微型计算机》《钢的过冷奥氏体冷却转变图》《常用结构钢显微组织图谱》《现代工程合金》《合金钢》等专著.在《兵工学报》《金属学报》《航空学报》《编辑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过有关金属材料、科技期刊编辑学、腐蚀学、复合材料等专业方面学术论文数十篇.曾获得航空航天部科技成果技术进步一等奖、机电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航空工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  相似文献   

19.
简讯     
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3月28日上午,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2004年度共有300个项目获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出现了空缺。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次产生,两个项目获一等奖,26个项目获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度空缺,28个项目获二等奖;16个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28个项目获二等奖。5名外籍科学家分享了本年度的国际科技合作奖。我校段雪教授等完成的“系列新型结构镁基无卤高抑烟无机阻燃剂”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  相似文献   

20.
屈庆     
<正>屈庆,男,汉族,博士,中国共产党员,1971年9月出生,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大学东陆学者。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Applications》、《物理化学进展》和《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杂志编委,兼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海洋污损与防护专业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云南省自然科学项目2项,云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云南大学校基金、企业项目等10余项,参与"九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