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并从题目、两极人物形象、情节以及深层叙事结构上对这篇作品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探讨这一叙事手法在表现主题和体现作品艺术价值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自然之子形象作为一股生生不息的创作之流,最能典型地代表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的创作风格和审美旨趣。鉴于目前国内对其作品中的这一类人物形象缺乏系统研究,笔者拟结合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其思想探索的不同阶段,对其主要的长篇小说的自然之子形象进行历时性的梳理与分析;其次,挖掘、整理这一类人物形象的共有特征;最后,揭示自然之子形象的人格之谜并探讨作家本人独特的审美追求。第一部分:“自然之子形象系列”。按照作品创作的先后顺序梳理出以下几位自然之子形象:“乔治、安纳布(《白孔雀》),莫瑞尔(《…  相似文献   

3.
《远大前程》是英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狄更斯塑造了冷漠傲慢的埃斯苔娜这一人物形象,埃斯苔娜在悲剧人物郝维仙小姐的刻意训练和教导下,成为生活中的木偶和爱情的杀手。通过埃斯苔娜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狄更斯向读者展示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英国作家狄更斯作品《大卫.科波菲尔》和中国作家老舍作品《牛天赐传》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进行比较.并赏析大卫和牛天赐这两个世界文学长廊中熠熠闪光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5.
《单刀会》是元代剧作家关汉卿依据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关汉卿在尊重单刀赴会这一史实情节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会面的地点以及关鲁二人就荆州问题争论的焦点等细节部分进行了想像虚构的艺术化处理,使得史实产生一定的变异。关汉卿以史写心,借助变异的史实和人物形象,间接传达其在元代蒙古贵族统治下对英雄的渴望及作家的汉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6.
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和美国作家霍桑的<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同为神职人员,两人的形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人.一个令人憎恶,一个令人同情.两位作家塑造人物形象时有一种相似性,都从角色的需求矛盾引申出了相同的主题.再就是从两位作家对宗教的态度,以及大致相同的文学观,分析了产生一致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沉没之鱼》中具有代表性的象征,即沉没之鱼的象征,陈璧璧和容小姐的象征,以及小白哥这一人物形象的象征。通过对这些象征及其意义的分析,发现东西方文化存在着误读和差异。可见,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必须建立在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8.
军旅作家周大新最新长篇小说《预警》讲述了一个谍战故事,注意可读性,体现出其由精英写作向通俗写作的靠拢,也可看作是作家的一次重要尝试。但他并没有因为尝试而放弃传统写作中人物形象塑造这一核心,这体现在文本中,造成了叙事的摇摆和"故事"的裂隙,从而为当下写作提供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小说代表作《尤利西斯》可谓20世纪欧美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尤利西斯》在人物设置和故事结构上比照荷马史诗之《奥德修纪》而作。本文从文学人物形象塑造的维度,旨在分析《尤利西斯》通过对男主人公布鲁姆个性形象的塑造,描绘了史诗英雄向现代反英雄的蜕变;同时,文章还将从作家个人生平思想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布鲁姆这一现代"反英雄"形象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0.
渠县农民作家贺享雍的中篇小说《末等官》,真实地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揭示出当前农村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九十年代巴渠农村基层干部的典型形象。本文着重对这篇小说在刻划人物形象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1.
徐贵祥军旅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的人物有血有肉、个性鲜活丰满。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文革”前17年小说最大的区别就是他对人物性格特征的深入发掘和对敌我双方人物形象客观深入的刻画。新时期以后,军旅作家由描写战争转变到描写战争中的“人”,对英雄进行重新审视,把英雄当“人”来写,这方面,徐贵祥军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也显得相当丰满鲜活。  相似文献   

12.
封燕 《科技咨询导报》2009,(5):227-227,229
作为一位富有个性的作家,汪曾祺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小人物形象,通过对他们的性格、生存状态的描写表现了汪曾祺追求健康人性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反映底层人民生活的作品,但大多作品只是通过作家的想象来塑造底层人物形象,这种带有想象成分的底层人物塑造必然造成对底层的误解。毕飞宇的《推拿》以"沙宗琪推拿中心"一群盲人推拿师的生活为主塑造了全新的底层人物形象,王大夫、金嫣、都红等人的性格和命运都是趋于常态、健康而有活力,这种全新的底层人物形象对当下底层文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叶兆言的新历史小说"夜泊秦淮"系列以其浓郁的地域色彩和饱满的人物形象而引人注目。《状元境》是这一系列小说的代表作,其中的小人物张二胡颇具典型性。作家通过他软弱、惰性、反抗的心路历程,表达他对"历史人物"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优秀长篇小说《红字》是一部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刻的多元主题作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几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作品中主人公在不同的遭遇面前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不同态度以及不同结局的探讨,论述了作家讴歌诚实、谴责虚伪的主题意识。  相似文献   

16.
潘高洁 《科技信息》2009,(21):193-193,132
哈代的文学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原型应用。文章从这一点出发,采用神话原型批评的方法对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及神话原型、典故进行分析,说明苔丝具有多种神话原型,拓宽读者的视野,使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苔丝这一人物形象,加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夏洛蒂·勃朗特与萨克雷分别塑造了家庭女教师形象 :简·爱与利蓓加。这两个人物形象同中有异 :她们所处的时代 ,社会出身 ,人生道路大致相同 ,但在褒贬色彩和形象内涵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差异性则主要是由于创造形象的作家萨克雷与夏洛蒂·勃郎特性别不同造成的。作家性别的不同会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苏伟贞是公认的受张爱玲影响很深的作家。1986年,苏伟贞发表《长亭》,其中的人物让读者很容易联想起张爱玲的《金锁记》。本文就是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来解读《长亭》对《金锁记》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家个性体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作家时代个性体验,一是个体个性体验。时代个性体验主要由时代大环境所决定。个体个性体验主要由作家性别、性格、家庭和生活经历所决定。时代个性体验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文本层面的体裁方面和第三层面即精神层面的作家精神追求、哲学理想方面;个体个性体验主要表现在文学作品第一层面即语言选择、谋篇布局方面和第二层面即语义层面的人物形象和意境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桂西北风俗和聂震宁小说具体文本的联系 ,揭示了地域风俗文化对创作主体的作家和对象主体的人物形象所发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