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X型超轻点阵结构芯体,首先引入均匀化等效理论,进行均匀化等效处理,然后采用等效芯体的有限元计算模型预测X型结构夹层板的静态力学行为,包括其压缩、剪切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从理论和数值模拟上进一步证明了X型结构在静态力学性能上较金字塔结构具有性能优势.结合实验结果和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均匀化等效理论预测与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吻合较好,误差不到10%.  相似文献   

2.
关于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轨道力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射线脉冲星导航是以脉冲星辐射的X射线信号作为信息输入,经过相应的信号和数据处理,为近地轨道、深空和星际空间飞行的航天器提供高精度的位置、速度、时间和姿态等导航信息的实现过程.本文在概述X射线脉冲星导航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利用X射线脉冲星导航的航天器轨道力学模型以及时钟系统状态方程.并通过数值分析试验,定量分析基于X射线脉冲星的导航卫星轨道确定与时间同步的可行性,初步论证X射线脉冲星导航与航天器轨道力学模型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3.
为诊断0.165~0.775 nm和0.014~0.165 nm范围的软硬X射线,研制了一台多通道(四个反射通道和一个透射通道)柱面晶体谱仪.利用光电检测单元获得了由Qz、LiF和Ge制成的多种不同晶体取向弯晶衍射等离子X射线谱相.谱仪采用离线标定和在线复位技术,可降低由于光源不准引起的光谱偏差,已应用在激光装置的诊断实验上,达到了惯性约束核聚变(ICF)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嫦娥二号工程X频段测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空探测任务以在远距离、弱信号条件下,实现尽可能高的通信速率和测量精度为基本目标,采用更高的射频频段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在嫦娥二号工程中对相对于常规S频段更高的X频段测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试验验证.本文对X频段测控的优势进行了全面论述,简要介绍了嫦娥二号工程X频段测控总体设计和试验方案.根据开展的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信噪比条件下,与S频段相比,X频段测速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测距与干涉测量时延精度提高一倍;X频段月球辐射噪声引起的接收信噪比恶化值在1.6~2.7dB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英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医院常用来诊断疾病的X射线扫描可能是导致一部分人罹患癌症的原因。他们建议医生在使用该诊断方法时权衡利弊。医用X射线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目前普遍用于癌症早期和骨裂诊断的两种方法,也是人们可能接触到的最大的人造辐射源。其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 ,甚至诱发人体内出现某些癌细胞。牛津大学和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在对15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每年诊断出的癌症病例中有0 6 %是由X射线检查所致。在X射线和CT检查更为普遍的日本,每年新增癌症…  相似文献   

6.
龙芯X微处理器芯片是一款集成了中央处理器、存储控制器、PCI控制器、周边元件扩展接口、通用输入/输出控制器、中断控制器、串行外围设备控制器、串行通讯总线控制器等丰富功能的SOC芯片.芯片采用32位MIPS龙芯自主知识产权处理器核LS232,并从多个层面对芯片进行抗辐照加固,包括环栅版图加固、guard-ring版图加固、时空三模冗余加固、DICE结构存储、EDAC算法加固等,使芯片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空间环境的应用需求.龙芯X芯片工作频率为100 MHz,总剂量抗辐照指标300 krad(Si)以上,单粒子GEO轨道翻转率小于1.90362×10-5/设备/天.  相似文献   

7.
同步辐射光源具有高能量、高亮度、高分辨率、单色性好等优点,其配合高读写速度及高分辨率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成像系统,可实现对金属合金凝固过程的枝晶生长动态行为进行实时成像观察.本研究利用北京同步辐射光源,采用X射线衍射增强成像法,对低熔点的Sn-Bi和Sn-Pb合金的凝固进程进行实时成像研究,成功地获得一系列丰富的等轴晶、柱状晶生长行为以及形貌演变的视频图像,这些成像结果为验证或完善已有的金属合金凝固理论提供了直接的第一手实验数据.同步辐射X射线实时成像技术为研究金属合金凝固理论提供了崭新的实验手段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英国桑格实验室领导的人类X染色体测序工作已基本完成,研究人员在前些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自然》杂志上公布了该染色体基因草图。  相似文献   

9.
主要讨论了基于免疫算法的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癌变部位的检测。提出的检测方式是建立在移动Agents系统上的分布式处理,通过模板匹配的方法把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可能的癌变部位标示出来,为医师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并在模板匹配中消除了成像时背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正确检测出实验使用的胸部X线医学图像中的癌变部位,同时,采用移动Agents系统可以提高检测速度。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新型的超轻点阵芯体结构,在此简称为X型芯体.针对该结构提出一种钢板网冲压-钎焊技术,制备出周期性的X型点阵芯体夹层板.通过压缩和剪切性能测试表明,与具有相同密度的金字塔结构比较,X型点阵芯体结构的压缩和剪切峰值强度均提高约30%,以及更高的幅度的plateau平台.研究表明金字塔点阵中的四根杆通过俩俩交错形成X型芯体结构,杆交错形成的二维结点能有效地提高单元体在压缩和剪切变形中的非弹性屈曲抗力.  相似文献   

11.
河南淅川徐家岭出土中国最早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河南省淅川徐家岭出土的属战国早期的蜻蜓眼玻璃珠.利用质子激发X光荧光技术(PIXE)和X光衍射技术(XRD)等无损分析方法测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确定了蜻蜓眼珠的基质为玻璃态物质,其化学成分表明该玻璃属于钠钙硅酸盐系统(Na2O-CaO—SiO2).通过与古代(古巴比伦和古埃及)的蜻蜓眼玻璃珠的纹饰和化学成分的对比,认为徐家岭出土的这批玻璃珠可能从西方传入.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西汉(公元前200年)以前不同地区的最早的中国古代玻璃.古玻璃样品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云南省、广东省和贵州省等地.用质子激发X光荧光技术、能量分散X光荧光技术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等方法测定了玻璃的化学成分.这些古玻璃样品的化学成分属于以下玻璃系统:Na2O(K2O)-CaO—SiO2(K2O:Na2O〈1),K2O(Na2O)-CaO—SiO2(K2O:Na2O〉1),K2O—SiO2和BaO—PbO—SiO2.从考古和历史学观点讨论了这些最早的中国古代玻璃的起源,指出早期中国古代玻璃的制备技术是与中国的古代原始瓷和青铜冶炼技术相关.分析了中外古代玻璃制造技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电子探针(EPMA)、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 - MS)、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技术都已运用于铝土矿的矿物分析及化学成分测定.这些现代分析方法的使用为铝土矿的地质研究提供了更准确和快速的技术支持.本文较详细归纳总结了铝土矿分析技术以及其在地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4.
用X射线研究由PI膜制备石墨化碳微晶的结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固相炭化过的PI(聚酰亚胺)膜的石墨化碳微晶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薄膜的石墨化始于热处理温度2 100℃左右;在2825℃及其以上温度热处理过的薄膜样品的微晶碳层具有很好的取向,并呈现出明显的多相石墨化现象,获得了该试样的镶嵌结构信息;对于3 160℃热处理过的薄膜样品来说,其层间距和镶嵌度分别为0.335 45nm和5.4°. 同时,就其石墨化度稍有不同的两种结晶相的来源进行了一些推理性的讨论,这对更全面地了解该类石墨化产物的结构提供了新的科学知识.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方差未知的随机扰动作用下的链式不完整系统.目标是采用不连续控制和选择控制方法设计概率意义下的准全局自适应渐近控制器u0和u1.对于x0子系统,分别在x0(t0)=0和x0(t0)≠0两种情况下,设计选择控制器U0以保证其准全局渐近稳定.对于(x1,x2,…,xn)子系统,首先给出不连续控制的状态变换技术,然后根据X0子系统不同初始状态下的控制器u0,通过反步技术设计使(x1,X2,…,xn)子系统准全局渐近稳定的不连续反馈自适应控制器u1.给出选择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仿真结果证明设计的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航天局(CIRA)公布了投资1.2亿美元的实验性无人太空载具(USV—X)再入飞行器计划。USV—X将于2010年搭载欧空局的“织女”号运载火箭或印度火箭发射进入亚轨道。  相似文献   

17.
GaN蓝光材料新型ZnO /Si外延衬底的溅射沉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磁控溅射方法 ,通过优化工艺 ,在Si( 10 0 ) ,Si( 111)多种基片上沉积ZnO薄膜 .利用透射电镜 (TEM)、X射线衍射 (XRD)和X射线摇摆曲线 (XRC) ,对ZnO薄膜的微区形貌、结晶情况、C轴择优取向进行了详细的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ZnO薄膜具有理想的结构特性 ,大多数样品测得ZnO( 0 0 2 )晶面XRC的半高宽 (FWHM)为 1°左右 ,最小值达 0 .3 5 3°,优于目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最佳结果 2°.并对ZnO/Si( 10 0 )与ZnO/Si( 111)衬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  相似文献   

18.
GeO2纳米线的原位热氧化法制备与发光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u作催化剂通过金属锗与纯氧在600~800℃的氧化反应,在单质锗表面原位大面积生长出了GeO2纳米线.采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GeO2纳米线为六方相单晶结构,其直径在65~600nm范围内,长度达50gm.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喷金时间对纳米线直径的影响,提出了可能的生长机理.实现了不同直径GeO2纳米线的可控合成.发现发光峰位于355nm强的紫外光发光和发光峰位于400nm和485nm弱的蓝光发光,这两种发光可能分别起源于GeO2纳米线中氧空位与间隙氧之间的跃迁和氧空位中的电子与锗.氧空穴中心的空穴复合.  相似文献   

19.
在(0001)蓝宝石衬底上外延生长了InGaN长周期多量子阱激光器结构.三轴晶X射线衍射测量显示该多量子阱结构质量优良.用该外延片制作了脊形波导GaN激光器,激光器的腔面为GaN的自然解理面,室温,电脉冲注入,激光器可实现激射.阈值电流密度为3.3kA/cm^2,特征温度为145K.  相似文献   

20.
Fe基合金应力退火感生磁各向异性机理的AFM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不同外加张应力下540℃退火的Fe基合金薄(Fe73.5Cu1Nb3Si13.5B9)断口形貌,结合X射线衍射谱和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曲线,研究Fe基合金薄带张应力退火感生横向磁各向异性场过程中的应力作用机制.建立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模型,揭示了包裹晶粒方向优势团聚与磁各向异性场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