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巨行星。然而,他们表示,根据现有理论,这种行星不应该存在。相较它环绕的恒星来说,这颗类木行星大得有点不同寻常,甚至挑战了天文学家对行星形成机制的普遍观点。这颗距我们284万亿千米的恒星是颗M型红矮星——我们银河系中最常见的类型。前不久,一个天文学国际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公布了这项发现。"这个发现很令人激动,因为我们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疑问:像木星和土星这样的巨行星可以在  相似文献   

2.
胶莱盆地中新类型金矿的发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竹如 《科学通报》1994,39(20):1917-1917
作者在华北地台胶莱盆地含炭岩系中发现具一定工业规模的金矿床.含炭岩系属下白垩统莱阳群底部层位(K_1L_1),厚度>270m,不整合于元古界-太古界变质岩上.该岩系为黑色泥岩、砾岩、砂岩、泥灰岩及砂质炭酸  相似文献   

3.
南京附近地区,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的玄武岩,自二十年代起,就有不少的中外地质工作者曾作过大量工作。但由于对相邻于它们的上下沉积岩层的时代争论不休,以致长期以来玄武岩的时代问题未能得到解决,至今仍成为一个悬案,严重地影响着区域地质测量和填图,以及正确地评价地震构造活动性和地震烈度危险区划的工作。为此,我们选  相似文献   

4.
5.
粒径小于10 μm的宇宙尘含有较地表沉积物高的稀有气体同位素3He/4He比值和3He浓度, 地表物质平均3He/4He比值不足0.1 RA (RA即 air ratio, 是大气中3He/4He比值, RA = 1.4×10-6), 而宇宙尘的3He/4He比值却大于100RA. 因此, 沉积物中宇宙尘的加入可以从3He/4He比值反映出来. 本文以典型的洛川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 对磁性地层B/M和M/G界线附近的样品进行了氦同位素测试, 以探索黄土堆积的宇宙尘纪录. 对8个样品的原岩样、提取的磁性矿物和石英颗粒分别进行了测试, 发现磁性矿物的3He/4He比值较陆壳的值高出了一个数量级, 3He和4He含量也均明显偏高, 特别是磁性矿物的3He浓度比石英颗粒高出了2~3个数量级, 比全岩部分高出了1~2个数量级. 这些结果表明, 洛川黄土中磁性矿物的高比率3He/4He可能是由于宇宙尘的注入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南京直立人的原始性状和发现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遵谔  魏正瑾 《自然杂志》1996,18(5):267-274
1993年3月,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旅游公司在开发雷公山葫芦洞时,挖出一个残直立人颅骨,以后又收集到另一残人类颅骨,在发掘该洞过程中,又发现一颗直立人的牙齿和2000余件动物化石,研究表明,两个颅骨和牙齿的形态都和北京人相似,Ⅰ颅骨纤弱并患有骨病,属于一30岁左右的女性,Ⅱ号颅骨厚重,因挤压而变形,为一35岁左右的男性,动物化石共15种,除剑齿象以外,基本上和北京人动物群一致,铀系法和ESR法测年为距今35万年。  相似文献   

7.
蓝田猿人头骨发现经过及地层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兰坡 《科学通报》1965,10(6):477-477
陕西蓝田地区的“新生代”地层保存得很完全,从大约6,000万年前的始新世起一直到现在,各个时代的地层几乎都有了代表。过去在我国其它地方虽然分别建立了许多不同时代的标准地层剖面,但从未发现过如此完整的,特别重要的是在蓝田地区不同的地层中都发现了丰富或比较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对鉴定地层时代和研究脊椎动物的演化与分布有着重大的意义。自从1963年在陈家窝村附近发现了蓝田猿人(Sinanthropus  相似文献   

8.
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西藏改则肥下东乡阿多嘎布下二叠统下拉组剖面野外实测中,根据岩性尤其是古生物组合特点,分析该剖面可能有上二叠统的存在。室内大量古生物鉴定结果证实了这一野外推论的正确性。这一发现表明:“西藏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区普通缺失上二叠统”的已有研究结论值得重新认识。该组含有珊瑚,有孔虫,腕足,藻类等丰富的暖水型生物群化石,局部出现珊瑚,层孔虫点礁,这一特点很好地反映了当时古特提斯域从高纬度又转变为低纬度的演  相似文献   

9.
李岩  张晓晓  李春晓  王世骐 《科学通报》2021,66(12):1527-1538
玛姆象科是象型类两个基本分支之一.然而由于发现材料的限制,学术界对早期欧亚大陆玛姆象类的解剖学特征及系统演化所知甚少.来自甘肃临夏盆地老沟地点的一件中新乳齿象头骨,是目前发现的第一件中新乳齿象头骨,也是欧亚大陆发现的第二件早-中中新世玛姆象科头骨,另外一件是发现于法国的苏黎世轭齿象(Zygolophodon turic...  相似文献   

10.
辽西上三叠统大型完整苏铁类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鑫  李楠  王永栋  郑少林 《科学通报》2009,54(13):1937-1939
简要报道辽西地区新近发现的保存完整的大型苏铁类植物化石标本. 化石采自北票地区常河营晚三叠世的羊草沟组, 且完整保存在一整块砂岩上, 高89 cm, 宽130 cm, 包括有长达 82 cm的羽状叶、茎顶及着生其上的雄性球果. 通过对羽叶和小羽片的形态及其着生方式、叶脉、球果及其着生状态等与现生苏铁类植物的对比, 表明当前化石材料与现存苏铁目的泽米科有着密切的系统学关系. 这是目前化石记录中保存最完整且同时具有营养和生殖器官的大型苏铁类化石, 对于研究化石苏铁类的总体形貌、形态演化以及古气候环境变迁等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南京汤山溶洞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徐钦琦 《科学通报》1993,38(15):1403-1403
本文报道的材料采自南京汤山东北端的一个溶洞——葫芦洞。该洞位于南京市江宁县汤山镇西南隅宁杭公路南侧的山坡上,西距南京市区26km(32°N,119°E)。溶洞底海拔85.9m,与当地公路路面高差约75m。该溶洞发育在奥陶纪的石灰岩中。洞呈近东西向延伸的葫芦状,长约80m,两端最宽处超过35m,中部缢缩处宽约20余米,最大高度约15m。溶洞的东半部为更新世的洞穴堆积物(黄褐色粉砂)所覆盖。  相似文献   

12.
香港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优质烃源岩, 坪洲组是香港及其周边地区惟一出露的中-新生代沉积岩, 坪洲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 有机碳含量平均达1.9%, 氯仿沥青“A”含量0.14%~0.24%, 总烃含量880~1800 mg/g, 烃转化率在5~9之间, 热解氢指数达400~600 mgHC/gC, 显示为优质烃源岩的丰度特 征, 层状藻类体是坪洲组源岩的主要有机显微组分, 地球化学特征亦显示了坪洲组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为Ⅰ和Ⅱ1, 含有较丰富的伽玛蜡烷和g, b-胡萝卜烷及C24四环萜烷, 表明其形成于咸水和半咸水的沉积环境, 且该套烃源岩处于成熟期的生油窗阶段, 源岩裂隙方解石脉中有机包裹体的大量存在表明了其已经生成了一定数量的石油并发生了二次运移. 坪洲组地层厚度大, 优质烃源岩的厚度在200~300 m以上, 表明其油气生成潜力十分可观. 坪洲组优质烃源岩的发现, 对我国南部海域的油气资源勘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下白垩统风成砂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荣林 《科学通报》1994,39(1):58-58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乌恰—乌依塔克一带,下白垩统克考勒苏群厚达千余米,前人工作结论均认为它属于滨湖三角洲或滨湖沙堤沉积.作者等经过对乌恰县康苏剖面及阿克陶县乌依塔克剖面较详细的野外和室内研究工作,首次识别出其中有200余米厚的沉积地层应属于典型的风成砂岩.众所周知,风成砂岩往往具有特别良好的孔隙率和渗透性,是石油与天然气最有利的储集层之一,已为国内外许多油气田所证实,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中、新生界沉积,尤  相似文献   

14.
塔里木盆地西南拗陷下白垩统风成矿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南蛇藤植物中新生物碱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吉开 《科学通报》1990,35(7):541-541
文献[1]作者报道了南蛇藤植物中四个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作者继续进行研究,得到了化合物1的单晶,并对它进行了单晶结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将文献[1]根据光谱推定的化学结构修正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79年夏,我们在北京东北顺义县西南温榆河附近钻井岩芯中发现不少昆虫化石.这些化石产于下更新统夏垫组的粉砂质粘土中.发现的昆虫化石有食虫虻科、步行虫科(Harpa-  相似文献   

17.
王钰 《科学通报》1965,10(12):1116-1116
在广西地区,郁江组以上的中泥盆世地层,过去统名为东岗岭组。1959年王钰、俞昌民编写“中国的泥盆系”时,分析了广西、云南、湖南、四川各地中泥盆统的化石组合,感到各地剖面的对比常存在矛盾,因而怀疑广西的东岗岭组与郁江组之间,或者有一个间断,或者有一套过渡性的岩层,于是提出中国南方中泥盆统似可三分的建议。在全国地层会议上,经过讨论,认为证据尚不充足。因此,1961—1964年,我们曾三次组队,分别到东岗岭组的标准地点——广西象州县东约2.5公里的东岗岭及武宣县二塘和北流等地(图1),详测剖面,细  相似文献   

18.
姚宣丽 《科学通报》1989,34(8):603-603
西沃德杉属Sewardiodendron Florin自1958年建立以来,仅有过营养枝叶化石的报道,其生殖器官情况一无所知。因此,Harris不主张采用Florin创立的西沃德杉属,而将Florin归入西沃德杉属的大部分标本归入形态属Elatocladus中。近年来,我们在河南义马中侏罗世义马组中发现大量保存完美的,与此种的营养枝共同产出的雌、雄球果,其中有些雌、  相似文献   

19.
下古生界奥陶系Gloeocapsomorpha prisca(G.prisca)富集的Kukersite型烃源岩在全球范围内是一套重要的油气源岩,所以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主力烃源层中是否发育Kukersite型烃源岩在油气勘探中备受关注.研究通过中等成熟度灰泥丘相沉积源岩干酪根裂解-色谱-质谱分析,揭示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地层中存在典型Kukersite型烃源岩,裂解产物表现为低含量n-C19链烃,在n-C13~n-C17之间存在明显奇偶优势;以正构长链烷基取代异构体为主的烷基苯系列和烷基噻吩系列;以及特征性的5-正烷基-1,3-苯二酚及其同系物分布等.根据G.prisca繁育的地理环境特征,并结合目前已经揭示的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含油气系统原油特征和典型中-上奥陶统烃源岩干酪根裂解产物组成特征,提出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主力烃源层中大规模发育G.prisca富集的Kukersite型烃源岩的可能性较小,而主要发育以宏观底栖藻或浮游藻类为主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20.
关中盆地黄土地层中竹子植物硅酸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吕厚远 《科学通报》1994,39(24):2257-2257
在对我国黄土地层各种动植物化石的研究中,仅在半坡遗址堆积物中发现过靠吃竹根而生存的中华竹鼠(Bhizomys sinesis)的骨骼残片,但至今尚未发现过竹子植物化石的直接证据.近年来植物硅酸体的研究逐渐弥补了花粉分析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关中盆地的渭南剖面(3万年来)、宝鸡剖面(13万年来)的黄土地层样品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并与现代竹亚科、芦竹亚科、画眉草亚科等几个禾本科亚科植物硅酸体形态进行对比研究,在渭南S_0地层及宝鸡S_1地层发现竹亚科植物硅酸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