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谷 《科学通报》1956,1(10):68-68
1956年8月10—25日,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邀请了各方面有关专家,在青岛开了一个遗传学座谈会。生物的遗传,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生命现象,遗传学是生物科学中牵连很广的一门学科,因此应邀参加座谈会的除遗传学家以外,还有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昆虫学、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各方面的专家。他们有的来自科学研究机构,有的来自高等学校。正式出席的有科学院、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农业部、林业部等各个系统的科学工作者43人,列席和旁听的先后有73人。遗传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是很复杂的一门科学,是生物科学中,甚至于是科学中,争论最多的一门科学.近年来对遗传学中的摩尔根学派的学说有过不少的批判,曾经错误地将摩尔根学  相似文献   

2.
刘素贞  魏建晶 《科学通报》2020,65(21):2187-2190
<正>郭正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主任(兼),主要从事新生代地质、古气候学与全球变化研究. 2003~2012年担任《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2013年起任《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副主编.  相似文献   

3.
传播科学知识,功德无量──《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3月2日,《世界科学》创刊15周年科学家座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出席座谈会的科学家有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雄里、沈允钢、匡定波、嵇汝运、戴立信.中青年科学家洪国藩、赵寿元、陈元光、卫志明、朱世豹、...  相似文献   

4.
<正>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于1956年12月在该所学术委员会举办的学术报告会上报告了他4年来在黄土高原区所进行的黄土调查工作。他的报告系综合整理了前人工作,并结合自己的野外观察的大量材料提出的。报告内容分下列三部分:  相似文献   

5.
金华 《科学通报》1957,2(10):312-312
4月23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邀请了十几位过去研究社会学的专家举行了一次座谈会。会上专家们都认为目前许多的社会问题,如人口、家庭、婚姻、儿童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调查研究,这种调查研究工作对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是有帮助的。大家认为必须有一个经常性的组织来进行有关社  相似文献   

6.
“遨游环宇,光耀苍穹”:忆黄土之父刘东生院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葛肖虹 《自然杂志》2009,31(3):185-186
2009年3月6日是刘东生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但所有熟悉刘先生人格和业绩的人们对他的思念和崇敬却与日俱增,笔者有幸参加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所举办的隆重而温馨的纪念会.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12,(21):2041-2042
以推进大幅度学科交叉为主要宗旨的"第二届深海研究与地球系统科学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7月2~4日在上海成功召开.来自同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第四纪是地质发展史中最新的一章,是地质历史的短暂一瞬。地质历史从老到新分为: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新生代又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第四纪所占据的时间,经同位素年龄测定约为200万年;这是根据真马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若以东非人的出现作为第四纪的开始,则其年龄约为300多万年。但是在这短  相似文献   

9.
《科学通报》1955,(8):3-3
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之间的密切合作随着中苏两国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的增长而日益发展。1955年4月26日至6月23日,应中国科学院的邀请,以苏联科学院副院长И·П·巴尔金院士为首的苏联科学院代表团在我国进行了将近两个月的广泛的科学活动,先后访问了我国首都北京及全国三十多个地区的中国科学院研究机构、高等学校、有关的企业部门和它们的研究试验机构,并进行了野外考察。代表团团员们在各地作了多次的学术报告和通俗科学讲演,举行了多次有关科学和工农业产问题的座谈会;代表团应邀出席了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并为大会作了学术报告;最后,代表团还就访问所得,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斐文中  刘东生 《科学通报》1957,2(23):732-732
今年5月16—30日,作者应邀参加了在莫斯科召开的全苏第四纪研究会议,会后并作了莫斯科——列宁格勒间的野外地质旅行,观察了第四纪冰期和各时代的沉积物及其地貌和考古地点等。现在简单地把这次会议的情况介绍如下。这次大会是由苏联科学院第四纪研究委员会与地质和矿藏保矿部联合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500人左  相似文献   

11.
《科学通报》1978,23(1):63-63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筹备组织的全国第一次天然沸石应用座谈会于1977年9月5—13日在山东省潍县举行。 会议期间代表们交流了我国沸石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参观了沸石矿区及应用试验现场。  相似文献   

12.
丑晓伟 《科学通报》1994,39(18):1693-1693
1992—1993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与日本国地球科学综合研究所联合在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开展了成象光谱航空遥感数据的石油地质应用研究,本文以这次研究中获取的热红外多光谱遥感数据为例,探讨热红外多光谱遥感岩石地层信息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三年来,在苏联专家的殷切指导下,中国的地质工作有了很快的进展,在实际工作中也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在这几年工作当中,对中国地质发展和成矿规律的综合认识,实在作得太少了。例如中国的钢铁资源,通过近年的山地工作证实了丰富的矿量,但对这些矿床的成矿规律就没有系统的解释,尤其是中国特有类型的矿床,是地质科学上极有意义的实例,但在几年的勘探材料中也没有作深入的了解。无论在岩浆活动、沉积地层、地质构造、水文地质、矿泉、第四纪地质、风化作用等方面,都没有从基础科学,如地球化学、矿物化学、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物理化学等方面来作系统研究。为了保证国家建设计划的顺利执行,减少资金的浪费,我们的学术水平就感觉到很差,因此在目前就需要进一步检查、改进与提高地质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以苏联的先进科学理论与技术作为我们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世界科学》迎来了20岁生日。 1999年12月 3 日,《世界科学》创刊20周年专家座谈会在上海举行。与会来宾对《世界科学》20年来始终把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为宗旨的办刊方针给予了高度地评价,并对如何办好《世界科学》提了很好的意见。本刊主编夏禹龙、顾文兴分别作了中心发言与主持座谈会。以下摘登部分专家发言,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郑剑东 《自然杂志》2012,34(3):172-175
袁复礼教授 (1893-1987), 中国著名的地质、地理和考古学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长期任清华大学教授兼地学系系主任,其间参加了著名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在考察中发现大量动物和植物化石,尤其在新疆发现二齿兽和水龙兽等冈瓦纳大陆大型爬行动物化石,贡献卓著。他毕生从事地质调查和地质教育事业,笔者从其参与创建中国地质学会、西北科学考察、清华大学任教、考古发掘、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学研究、矿产资源调查等方面阐述袁复礼对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王赤  孙丽琳 《科学通报》2007,52(6):739-740
2007年1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科院空间中心)学术委员会在香山饭店举行了“载人登月科学问题”专题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家航天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参谋部、国家气象局、中国科学院、航天集团公司、高等院校等各空间科学和航天领域的专家及代表参加了此次专题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青藏公路沿线第四纪冰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万倜 《科学通报》1979,24(10):455-455
青藏公路横穿青藏高原,我们在沿线进行地貌和第四纪地质的考察,研究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和念青唐古拉山的第四纪冰川。现就有关第四纪冰期划分的研究成果,择要报道如下: 一、冰期和间冰期系列 考察中所见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多集中于山区和山麓地区。通过各类冰川遗迹的追索和鉴定,确定了不同的冰碛层及各自的层位,并综合考虑地貌、构造、沉积物及风化程度等特征,  相似文献   

18.
李炳元 《科学通报》2004,49(5):492-492
<正> 中国地理学会地貌与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广东仁化县共同组织的《2004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术会议暨丹霞地貌研讨会》和《海峡两岸地貌与环境研讨会》于2月2~6日在广东仁化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同时召开,102位代表参加了新世纪的第一次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大会。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高原第四纪古风成沙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董光荣 《科学通报》1983,28(16):998-998
第四纪古风成沙,是指现代风成沙出现以前的第四纪期间,由风的地质作用所形成的沙质沉积物。国外对第四纪古风成沙(或古沙丘,又称化石沙丘)已有较多研究,国内不少地方亦屡有发现。鄂尔多斯高原(图1)是其中很早以来有过不同程度发现的地区,但系统研究尚少。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郝青振等人根据对我国第四纪黄土的研究揭示,北半球每40万年会经历超长的温暖气候期.认为这与地球运转轨道变化具有40万年周期引起北半球太阳辐射变化幅度减少有关。由于当前地球正开始经历新一轮的太阳辐射变幅最小期.即使不考虑人为增加的大气二氧化碳影响,北半球温暖的间冰期气候可能还会持续约4万年。该研究成果发表在Ⅳn-ture。2012,490:393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